文明遇鑒|瓷為媒,海為路,“China”何以全球圈粉?
2007年,針對宋代古沉船“南海Ⅰ號”的打撈工作曾轟動一時。彼時的考古工作者發現,800年前的沉船殘骸之上,竟散落了無數精美的瓷片。
歷史的煙波長卷里,中國瓷器踏著海上絲路的浪花,遠銷全球。那時,大洋彼岸的紳士與貴婦們稱其為——“china”。而誕生出瓷器這一人類瑰寶的神秘東方大國,亦得名為“China”。
China,既是中國,也是瓷器。歷經數千年,風靡全世界,一路走來,中國瓷器充分印證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也有力見證并踐行著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鑒。
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白”德化白瓷展覽,佛教陶瓷制品佛像雕塑
談到瓷器,就不得不提起景德鎮。江西景德鎮古稱昌南,因瓷而名、因瓷而興、因瓷而立。千年窯火不熄,淬煉出這座城市獨一無二的文化魅力。景德鎮的瓷器,自古便“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它們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白色黃金,是連接東西方文明的橋梁,曾一度掀起“中國熱”。
202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景德鎮考察調研時感慨道:“一輩子做一件事,祖祖輩輩干一件事,不是簡單的事。要堅持走自己的路,不能見異思遷。老祖宗傳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要繼續攥在手里,與時俱進,讓它發揚光大。”
在江西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展廳內,展示修復完整的明代“青花大龍缸”。朱定文 攝
小城龍泉,在浙西南,以瓷聞名,傳頌千年。“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云”,千年來,無數匠人接力前行,守護這份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美麗。如玉類冰,饒玉影青,龍泉青瓷成為凝聚民族智慧與審美情愫的載體,迤邐千年,是迄今為止唯一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陶瓷類項目。
從三國兩晉的初露鋒芒,到宋元的鼎盛輝煌,龍泉青瓷始終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公元12-15世紀,龍泉青瓷不僅在中國流行,更被全球追捧,被譽為“瓷海明珠”,見證了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認識中國的輝煌歷程。這些年,龍泉青瓷頻頻亮相國際舞臺,以更豐富的樣式、更青春的面貌為更多人所知。
2019年7月15日,“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展覽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齋宮開幕。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遠看是紙,近看是瓷!”2024上半年,以“德化白瓷”為主角的短視頻火熱出圈,吸引了不少網友關注。無論是薄如蟬翼的白紙,還是仕女塑像的發絲,如非近距離特寫,很難分辨白瓷材質,造型、質感無不令人驚嘆。
福建德化陶瓷以“白”見長,因白如雪、薄如紙、潤如玉而享譽世界,被贊譽為“中國白”。汲取本地瓷土,注入汩汩清水,經灼百窯火,奪得三尺雪,“燒”和“造”兩種技藝的傳承與完善,成就了“中國白”的美。德化陶瓷始于夏商,興于宋元,從泉州刺桐港出發,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輸往歐亞大陸。瓷海揚帆,漲海聲中萬國商,激起千層浪。
圖為2023年12月17日,北京,“中國白——德化白瓷展”展出的德化白瓷作品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經由開窯烈火,燒制越窯秘色瓷,似青如黛。越窯青瓷被稱為“母親瓷”,在多元開放的大唐,它與邢窯白瓷并稱為“南青北白”,共同書寫了中國瓷器的輝煌篇章。
魏晉時期,越窯青瓷通過海路,成為東亞區域的搶手貨。日本古墓、朝鮮半島都曾出土過越窯青瓷制品。經大批商人之手,越窯青瓷被請上輪船,駛向海上絲綢之路,遠抵埃及、坦桑尼亞、伊朗、伊拉克,較近至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菲律賓,將中國的文化與美學,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圖為柴燒越窯青瓷。林波 攝
以瓷為媒,中外之間形成了一張橫跨亞非的龐大貿易網絡。隨著諸國對瓷器的競相追捧,海外仿造之風興起。朝鮮半島出現“高麗秘色”,并向浙東反向銷售;日本名古屋附近的猿投窯,生產出大批造型、紋飾、釉色均與青瓷相類的陶制品;9世紀以后,就連埃及工匠都開始以中國瓷為形仿造陶器……海外對中國瓷器的崇拜與對中國文化的真心傾慕,由此展現得淋漓盡致。
從紅陶三足缽的質樸,到唐三彩載樂駱駝俑的絢麗;從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四大傳統名瓷各美其美,到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古色古香;從中國陶瓷文化展在澳大利亞悉尼開幕,到“三葉草燔瓷香插”乘坐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環游太空,再到景德鎮瓷器作品“出海”講述中外文明互鑒故事……經歷幾千年歷史淬煉,中國傳統陶瓷技藝長盛不衰,既詮釋著古人的美學思想與技藝追求,又在歷史的映照、文明的互鑒下綻放出典雅秀美、瓷韻并香的光彩。
2023年6月18日,近20個國家的駐華使節走進江西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參觀。圖為塞浦路斯駐華大使瑪莎·瑪夫羅瑪蒂在觀看展出的展品。中新社記者 劉力鑫 攝
“瓷風”勁吹,“瓷熱”升溫,作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棵常青樹,中國陶瓷正續寫新的華彩樂章,從歷史走向未來,從中國走向世界。
瓷器在歷史長河的沖刷下永不褪色,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仍在繼續。(完)
關鍵詞: 文明遇鑒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文明遇鑒|瓷為媒,海為路,“China”何以2024-09-20
- 總票房3.88億元 中秋檔現實主義情感力作最2024-09-20
- 一些“網紅醫生”為何熱衷于兩性話題? 2024-09-20
- 受歡迎的擦手紙應該具備哪些優勢?2024-09-20
- 這座年輕的沿黃小縣,有何“羽”眾不同?2024-09-20
- 引領創投AI浪潮!海創匯大模型-專精特新創2024-09-20
- 激活鄉村振興動能 廣東金融助力粵字號“土2024-09-20
- 挑戰新世界紀錄!22000米高空熱氣球載人實2024-09-20
- “伏爾加河上的繁星:俄羅斯藝術科學院院士2024-09-20
- “騎手”與“棋手”的“騎遇棋緣”2024-09-20
- 品質至上鑄輝煌,實力非凡贏贊譽,中英人壽2024-09-20
- 加拿大多倫多:中秋圓月巧遇月偏食2024-09-20
- 機關大院停車場、食堂對外開放,“花式寵客2024-09-20
- 馬王堆漢墓簡帛研究取得最新成果(傳承之光2024-09-20
-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考古新發現(考古進行2024-09-20
- 強化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管理服務2024-09-20
- 黃河蘭州段實現斷面水質優良率100%2024-09-20
- “絲路丹青——絲綢之路沿線壁畫傳摹展”在2024-09-20
- 雄安新區高鐵高速網建設有新進展2024-09-20
- 96.2%受訪初中生使用過短視頻2024-09-20
- 調查顯示農村初中生對網絡素養教育有更強烈2024-09-20
- 樂享山水魅力 擁抱煙火人間 總臺中秋國風2024-09-20
- 廣西三江:侗寨斗牛展風情2024-09-20
- 江西首列汽車零部件出口專列開行 發往印尼2024-09-20
- 從煤海到綠洲:神東煤炭綠色奇跡震撼外媒2024-09-20
- 秋景如畫 甘泉大峽谷光影交錯2024-09-20
- “愛我中華 強我國防”主題活動升旗儀式在2024-09-20
- 秋分將至 江西安福武功湖迎來秋捕季2024-09-20
- 中老鐵路再延伸助老撾商品銷東盟2024-09-20
- ?攜手多家大型銀行,山特以全場景供電方案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