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追憶黃埔英烈吳其蘇:父親以血肉身軀炸毀日軍坦克
黃埔百年,我們既要歌頌軍功顯赫的黃埔名將,更應該緬懷那些為國捐軀的黃埔英烈,南京保衛戰中英勇殉國的中央軍校教導總隊連長吳其蘇,便是其中一位。
近日,中新網記者來到英烈吳其蘇故鄉惠來縣,聽其女兒吳以真憶述那段壯烈的故事:“父親以血肉身軀炸毀日軍坦克,犧牲時尸骨無存。”
日前,中央軍校教導總隊連長吳其蘇之女吳以真接受中新網采訪。李曙 攝
吳其蘇,原名吳明光,1908年出生于廣東省惠來縣華湖鎮溪洋村,民國初年移居神泉鎮,于惠來縣立中學畢業。
“當時,我父親在學校(中學)的成績很好,也娶了老婆成家。”談及父親為何報考黃埔軍校時,吳以真追憶:“父親曾說國家艱苦,正遭受外強侵略的威脅,為了國家興旺,為了祖國強盛,為了不受外國侵略,他才選擇報考軍校。”
由于年代久遠,女兒對父親早年的經歷知之甚少,只知道父親讀了軍校之后,又在教導總隊任職,后升任教導總隊第二團步兵連上尉連長,率部駐守南京紫金山。吳以真稱:“父親在部隊的待遇不高。當時,我的一個哥哥夭折了,他就回來帶著我媽、我哥,七叔和七叔的大兒子去了南京,出資在南京租房住了一小段時間后,又帶著他們回到了家鄉。”
“回家鄉后,一個朋友勸告他,不能去南京,去了這條命就保不住了。”吳以真憶述,“父親堅定說,為了保護國家的安全,他必須要回南京。如果一旦有戰爭發起,他必須沖在前頭。結果,父親還是回了南京,而且一走不回。”
1937年7月7日,日軍悍然發動“盧溝橋事變”,攻占北平、上海等地后,兵分三路包圍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0日向南京發起總攻。中國守軍節節抵抗,展開了一場極為慘烈的南京保衛戰。
1937年12月12日,吳其蘇率領教導總隊第二團步兵連在紫金山與日軍浴血奮戰。是役,日軍出動幾十輛坦克、裝甲戰車,對紫金山陣地展開瘋狂的進攻,步兵連傷亡殆盡。在陣地將要失守之際,吳其蘇身捆十幾顆手榴彈,冒著炮火以血肉之軀撲向日軍坦克,奮然拉響導火索,日軍坦克頓成廢鐵。吳其蘇也粉身碎骨,壯烈犧牲,年僅29歲。
“父親犧牲時,我還沒有出生,直到第二年通知家屬開追悼會,我還被母親抱在懷里。”吳以真說,“父親沒有任何物件留給我們子女,也沒有留給母親。”
中國抗戰電影《金陵十三釵》中,“李教官”在身上纏著手榴彈,撲向日軍坦克的無畏形象,原型就是吳其蘇的英勇壯舉。史料記載,當年攻占南京的日軍指揮官松井石根也稱:“南京的教導總隊曾發揮相當勇猛的抵抗。”
“我是遺腹女,小時候對父親不太了解。長大后,老師和校長講述我家的歷史,我才知道父親的事情。”吳以真雖未親歷父親的言教,但從親友介紹中能知悉父親是一個不怕死、不貪財的黃埔軍人,也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善者。她說,“父親為人非常好,別人有什么困難他都會去幫助,與他人的關系都不錯。”
吳其蘇犧牲后,國民政府為他頒發《榮哀狀》,狀文寫道:“茲有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二團上尉連長吳其蘇,于民國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南京抗戰陣亡,忠貞為國,殊堪矜式,特頒此狀,永志哀榮。”故鄉惠來縣還舉行追悼會,各界代表數百人參加,同時給予家屬多年資助和照顧。
圖為吳其蘇的榮哀狀。(受訪者 供圖)
“雖然我們后來都沒有見到過父親,但他對我們的生活和思想是有很大影響的。”吳以真說:“我們在各方面都繼承了父親的思想和遺志,無論讀書也好,工作也好,都努力地做到名列前茅。”(完)
關鍵詞: 黃埔英烈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女兒追憶黃埔英烈吳其蘇:父親以血肉身軀炸2024-09-18
- 再現明清“笪橋燈市” 南京千年古巷熙南里2024-09-18
- 西藏日喀則: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館日喀則2024-09-18
- 外賣“從天而降” 無人機送咖啡是什么體驗2024-09-18
- 以科技創新升級品質保障,得物App入選“科2024-09-18
- 自主研制 我國首個業務化運行的激光通信地2024-09-18
- 受臺風“貝碧嘉”影響 浙北海域Ⅰ級防臺應2024-09-18
- 9月14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1.9億人次2024-09-18
- 大運河沿線及運河“朋友圈”城市非遺集中亮2024-09-18
- 廣州海珠首屆獅王爭霸賽開賽迎中秋-中新網2024-09-18
- 青海舉辦規模最大綜合性職業技能大賽 8172024-09-18
- 猜燈謎、做月餅 蓉港澳青年共享中秋樂趣2024-09-18
- 福建泉州:光影重現世遺點德濟門的前世今生2024-09-18
- “云中錦書:我和中國的故事”德國專場活動2024-09-18
- 中秋臨近 香港元朗“燈籠街”五彩斑斕-中2024-09-18
- 2024北京西山民俗文化節在房山開幕2024-09-18
- 山西大同亮相第二屆“永定河杯”“非遺+文2024-09-18
- 綠寶園·翡梵空間揭幕儀式暨品牌微電影《時2024-09-18
- 西藏拉薩舉行中國健身鍋莊舞大賽2024-09-18
- 細品黑龍江文創月餅:文旅營銷的“創新皮兒2024-09-18
- 北京中秋國慶彩燈游園會開幕 自貢彩燈“亮2024-09-18
- 寧夏銀川66個家庭與73名學生“結親互助”走2024-09-18
- 綠色養殖助力共富 蚌埠牧場探索循環經濟新2024-09-18
- 設計師張珂嘉談推廣民族文化:注重從中國泥2024-09-18
- 新中式旗袍中秋走俏 年輕人熱衷儀式感穿搭2024-09-18
- 中國鐵路迎中秋小長假運輸客流最高峰日2024-09-18
- 2024年全國體操冠軍賽在成都開賽2024-09-18
- 德國伯樂中文合唱團獻唱中德經典歌曲2024-09-18
- 南鐵迎中秋小長假運輸客流高峰 預計發送旅2024-09-18
- “新象長江”主題美術作品展覽在武漢開幕2024-09-18
精彩推薦
- 2024北京西山民俗文化節在房山開幕
- 山西大同亮相第二屆“永定河杯”“非遺+...
- 西藏拉薩舉行中國健身鍋莊舞大賽
- 細品黑龍江文創月餅:文旅營銷的“創新...
- 北京中秋國慶彩燈游園會開幕 自貢彩燈...
- 寧夏銀川66個家庭與73名學生“結親互助...
- 東西部協作機制助力四川婦女特色產業發展
- 小新帶你在火鍋食材節上“開懷暢吃”
- 未來已來 跟小新一起看看科技感被完全...
- 進考古坑、體驗修復文物 在服貿會“邂...
- 合肥機場開通首條通往中歐貨運航線
- 房山金融服務專題展亮相2024服貿會共繪...
- 中國“智”造自行車暢銷海外 企業趕訂...
- 航拍太原東山丘陵地貌
- 烏魯木齊大巴扎:旅游熱度持續“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