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冬波:包公文化為何情牽兩岸遠播四海?
包拯,北宋名臣,因其廉潔公正、鐵面無私,故有“包青天”之名。20世紀90年代,臺灣制作的電視連續劇《包青天》風靡兩岸,掀起了一陣“包青天熱潮”,包公文化影響輻射海內外。
包公文化如何產生?包公文化為何能情牽海峽兩岸并在海外廣泛流傳?近日,安徽省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夏冬波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予以深度解析。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千百年來,包公形象是如何具象化并受人崇敬的?
夏冬波:包拯在世時就很出名,他的為政能力、親民愛民的事跡和剛直清廉的形象,已經深得時人贊譽。包公的形象源于其為官期間清正廉潔的作風,及后世傳說中“包青天”文學、戲劇形象的雙重融合。在一代代的口傳筆記中,包公形象從歷史、文物包公,向文學、戲劇包公方面發展,逐漸形成了當下的包公形象。
包拯在民間的口碑極好,后世以他為主題的話本、小說、戲曲很多,形成了包公話本小說和包公戲。如傳統包公戲有《三俠五義》《包公案》《鍘美案》等。以包公為主題的影視作品也很多,出名的包公影視劇有《包青天》(1995)、《少年包青天》(2000)、《凌云壯志包青天》(2005)等。
4月30日,游客在安徽合肥包公園參觀。今年5月1日起,安徽合肥包公園景區免費開放,游客可通過預約入園游覽,零距離領略包公文化的魅力。趙強 攝
總的來看,包公的形象主要由歷史、文物、文學和戲劇四個維度構成。四者相輔相成,又互為補充,從而造就了傳承千年的“包青天”形象。
中新社記者:包公文化是如何產生的?
夏冬波:包公文化的影響隨時間和文化的演變逐漸形成。隨著時代的發展,包公作為傳說或者故事中的主角,其人物性格和事跡“層累地”增加,因此時間與宋朝相隔越久遠,包公的傳說就越豐富、越傳奇、越精彩。
在宋朝,儒家倫理得到重振,強調“君君、臣臣”。因此,宋朝奉行“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這一政策的成熟則是在宋仁宗時期,王安石、司馬光、范仲淹等一大批宋代名臣的出現,都在這一時期。在此氛圍下,許多其他官員的一些優秀事跡也被加在包拯身上,使得包拯成為為官之人的榜樣。
其次,宋代經濟催生了瓦肆等娛樂場所和話本小說,包拯形象的廣為流傳恰逢其時,成了話本、公案小說創作者首選的塑造對象,虛構的成分越來越多。宋朝滅亡后,元代戲曲、明清小說,都需要包拯這樣的創作素材,不斷推陳出新。在這個過程中,一個文學的包拯越來越豐滿,一個戲劇的包拯越來越精彩,而一個歷史的包拯卻被越來越淡化。
再次,宋元以來民間文學催生“清官文化”,包拯化身“青天”,成為“清官”文化符號之一,名揚天下,自然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中新社記者:包公文化是怎樣在臺灣傳播的?
夏冬波:包公文化在臺灣主要通過建包公廟、開展民間崇拜祭祀活動和包公文化研究中心推動等方式,讓包公文化傳播出去。
5月27日,臺灣包公文化研究發展總會訪包公故里。趙強 攝
臺灣島內歷史最悠久并被譽為“包公祖廟”的是云林縣四湖鄉三條侖的包公廟,又稱海清宮,始建于1738年(清乾隆三年),由泉州移民興建,迄今已有286年的歷史。島內各地立廟多從此分靈。
云林包公廟奉祀的包公被尊為“閻羅天子”。這個稱呼最初命名來自安徽合肥包家莊包家祠,是因后人認為包拯死后成仙,掌管閻羅殿第五殿。20世紀80年代,這座廟宇進行了重修,規格完全遵照古制,木結構都是以榫連接,許多精美石刻、木雕、彩繪,內容以包公審案的故事為主,材料多來自大陸,工藝是請福建工匠來做,大殿的點金柱頗具特色。
臺北、彰化、高雄、新竹等島內多地建有包公廟,供奉的包公主神,大多移自大陸。其中規模最大的是高雄大寮的開封宮,始創于1969年,奉祀馬國公(包公)為主神,以農歷八月十五日為“包公圣誕”。20世紀80年代,此廟重新修建時,既仿照了云林包公廟,又受到大陸開封包公祠的影響。
海峽兩岸,血濃于水。包公文化在兩岸的傳承,自明清以來尤盛,可謂源遠流長。
中新社記者:包公在促進兩岸文化交流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夏冬波:包公作為清官文化的代表人物,在促進兩岸文化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5月27日,兩岸共同講好包公故事座談會在安徽肥東舉行。趙強 攝
在臺灣,民間崇拜包公非常普遍,節慶活動也比較多。如:云林包公廟,每年農歷七月初十舉行“閻羅天子千秋慶典”,用以祈福避災,日久成為習俗,各地的分靈神祇、信徒都會回祖廟進香朝拜。2006年8月,為慶祝包公渡臺濟世268年,云林包公廟第一次邀請島內各地2萬多人前來團拜,典禮依照古禮進行,場面隆重熱鬧,一派香火鼎盛的景象。
島內很多信眾在家里供奉包公像。最具特色的是:包公廟被編入了鄉土教材,如臺灣云林縣一本教科書中的一個單元是“拜訪海清宮”,了解海清宮的沿革及建筑結構,培養學生愛護鄉土的情懷。
在臺灣,包公廟的功能在不斷擴展,參與民間創意生活,賦能鄉土文化產業鏈。包公不再抽象于歷史傳奇、信仰精神之中,實際已從孝肅廉明的名臣、公理正義的象征、反腐倡廉的教材,升華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中新社記者:您認為應如何擴大包公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夏冬波:包公文化在漢文化圈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據考證,早在明代,包公的大名就已跨越國界。明代鄭和下西洋,既向海外傳播了包公文化,也帶回了海外敬仰包公的信息,如在1484年(明成化二十年)的史籍中,就出現了“雖海外雜國莫不知其名而敬慕之”的文字描述。尤自明清以來,中華傳統文化隨百姓遷移海外而在海外廣泛傳播,其中就包括包公文化。在東南亞的菲律賓、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都建有為數不少的包公廟,同時還有各種形式的包公祭祀和紀念活動。
合肥包公祠位于包公幼年讀書處的香花墩上,是全國各地祭祀包拯的專祠中存續時間最長的,也是海內外包公祠的“祖庭”。包公后人多次集聚合肥,在包公墓拜祭和懷念先人。也有一些來自西方國家的包公愛好者來合肥參觀考察。
在文化傳播與交流日益便捷和頻繁的今天,包公文化正在超越時空和國界的限制,走向世界,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獨特的精神標識,為越來越多的海外民眾所認同和喜愛。(完)
受訪者簡介:
夏冬波。受訪者供圖
夏冬波,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武漢科技大學國學研究中心終身客座研究員,安徽省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近年來發表研究包拯文章多篇,完成包公文化研究課題多項。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夏冬波:包公文化為何情牽兩岸遠播四海?2024-10-29
- 恒小花:探索AI智能在不同行業中的應用2024-10-29
- 辛樂優選平臺重磅公告:三日系統維護,回饋2024-10-29
- 恒友匯宏觀經濟研究室:“科技打頭陣” 把2024-10-29
- 上海機場多措并舉為第七屆進博會保駕護航2024-10-29
- 上海推出多項便利措施迎進博會 出入境服務2024-10-29
- 廣西侗鄉:“指尖經濟”助力鄉村振興2024-10-29
- 第二屆世界漢學家大會在福建南平開幕2024-10-29
- 黑河口岸開通冬季氣墊船旅客運輸2024-10-29
- 戲劇巡游《朋克星球 2060》亮相桂林藝術節2024-10-29
- 第二屆“東坡遇見秋史”中韓書畫名家展在韓2024-10-29
- 賽迪研究院啟動全國平臺經濟發展指數研究,2024-10-29
- “哆啦A夢兒童圖畫書”系列上市 紀念哆啦A2024-10-29
- 貴州榕江:金秋鄉村美如畫2024-10-29
- EWD(2024)東方戰龍世界拳王爭霸賽在深圳2024-10-29
- “騎”樂融融!中外友人武漢東湖綠道騎行 2024-10-29
- 港澳動漫產業人士冀加強與內地合作 將中華2024-10-29
- 科治好:當代養生秘訣丨預防勝于治療2024-10-29
- 零豆智能控車手表,憑顏值與實力圈粉2024-10-29
- 武漢看男科哪家醫院好些?武漢附大醫院,實2024-10-29
- 產品供給多元化,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多款保險2024-10-29
- 國科長三角與東方啟明星達成戰略合作,共探2024-10-29
- 江蘇無錫一度假區面向海內外招募古建老宅“2024-10-29
- “千鮮之城”福建霞浦如何讓海產品“飛入”2024-10-29
- 北苑貢茶主題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行2024-10-29
- 2024沈陽咖啡消費季聚焦多樣化需求激發消費2024-10-29
- 2024廊坊市“通北”協同馬拉松鳴槍開跑2024-10-29
- 貴州銅仁追“新”逐“綠”正當時2024-10-29
- 濟南甲狀腺研究院消融主任王宗春科普:結節2024-10-29
- 微調究竟有什么魔力?千人千面的潤致玻尿酸2024-10-29
精彩推薦
- 小黃象攜手中國國家U18冰球隊,以熱愛書...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豐富市民“花樣”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經”:高山盆地“金果”...
- 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平臺企業和平臺內商...
- 遇見非遺丨把沉睡的泥土鐫刻進生活
- “江南蔬菜之鄉”江西樂平3000余畝水芹...
- 襄陽牛肉面:“熱辣滾燙”顯“俠義”
- 【百萬莊小課堂】今天你emo了嗎?職場青...
- 中國試點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便利境外來...
- 深圳年度最大規模畢業生雙選會提供崗位3...
- 廣西桂林滿城桂花飄香
- 江南造船中東代表處揭牌 續簽兩艘液氨...
- 首屆全國小戲小品展演將于十月中旬在長...
- 阿爾卡拉斯止步上海網球大師賽男單八強
- 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話說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