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小產品”催生“大產業”
近年來,以冰箱貼為代表的有創意、有特色的文創產品不斷涌現,不僅文化味足,還充滿時尚氣息,成為受游客喜愛的“潮品”,相關產業日益發展壯大,有力助推地方文旅經濟的發展。
“把文化帶回家”
甘肅省博物館內,戴著食品手套、口罩的工作人員扮成麻辣燙店員,游客可挑選帶著表情的年糕、蟹棒、西藍花等玩偶作為“食材”,隨后由工作人員將玩偶放進毛絨鍋中“燙煮”。這款產品的靈感源于甘肅美食名片麻辣燙,屬于文創“甘肅(不)土特產超級市場”系列。很多地方都推出了當地特色美食玩偶,如天津煎餅果子玩偶、蘇州大閘蟹玩偶、西安肉夾饃玩偶等。
博物館已成為許多人的必選旅游目的地,國家文物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國慶節假期,全國博物館接待觀眾7488萬人次。各博物館推出的文創產品則被游客列入必買清單。
排隊2個多小時后,張家佳終于買到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的天宮藻井冰箱貼。這款冰箱貼根據館藏文物萬善正覺殿天宮藻井設計,共分5層,既可分開擺放,展示藻井不同部分的魅力,也可疊放,還原完整的藻井形態,底層星空還有夜光效果。今年5月,該產品一上市迅速成為“爆款”,經常斷貨。
同樣一“貼”難求的還有國家博物館以明孝端皇后鳳冠為靈感設計的鳳冠冰箱貼,它包括木質版和金屬版兩款,有網友專門整理出“搶購攻略”,在社交平臺上分享。
張家佳是個文博愛好者,每個月都會逛一兩次博物館,有時看展,有時專為買文創。這兩年,各式冰箱貼在她購買的文創中占比越來越高。“現在的冰箱貼設計精巧,外形美觀,既具備裝飾品的功能,又文化味兒十足。某種意義上說,買冰箱貼就是把文化帶回家。”
過去不起眼的冰箱貼為何一躍成為緊俏產品?全國博物館文創聯盟成員單位、北京昊愛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郝春風表示,由于博物館數量、場地及人們休閑時間的限制,不少人無法經常去博物館參觀,加上文物的稀缺性和唯一性,帶動了以文物為載體的文創產品的興起。
融入地方特色
日前,“泉城好禮”成果展示活動在山東濟南579百工集舉辦。“泉城好禮”是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結合年度文創大賽策劃推出的文創品牌,旨在建立一個由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集文創品牌創意、生產、宣傳、營銷于一體的文創品牌培育推廣體系,助力“這一站,濟南”旅游目的地營銷品牌建設。據介紹,錦鯉冰箱貼、濟南八景立體畫、盛夏荷塘立體擺件、泉城古韻飛行棋、濟南自開商埠120周年手繪地圖、把子肉毛絨系列文創等25件作品獲得“泉城好禮推薦文創產品”稱號。未來,濟南文旅部門將以“泉城好禮”文創品牌為載體,打造更多具有濟南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讓更多人通過文創產品了解濟南、愛上濟南。
近年來,“辨識度高”日益成為各地文創產品的設計標準。
晉祠悟空變身同款小廟冰箱貼、九龍壁透光明信片、太原雙塔文創雪糕、榫卯結構模型、輕輕一碰就會雙手合十的云岡石窟蓮花“佛小伴”掛件……多款頗具山西特色的文創產品被網友列入山西旅游購物清單。山西文博資源豐富,如何更好地加以宣傳、推廣,一直為當地文旅部門所重視。如今,這些符合年輕人審美喜好的文創產品獲得市場認可,也為山西文旅推廣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文旅創業者也將目光投向文創。浙江德清90后海歸女碩士沈吉辭職回到家鄉莫干山,專心設計制作“有德清元素”的冰箱貼。莫干山有很多騎行愛好者,且山路彎多,沈吉便打造了一款名叫“拐個彎就到”的金屬冰箱貼,推出后首批貨很快售罄。接下來,她計劃將德清的名山、濕地、古鎮以及“詩、瓷、橋、茶、舞、絲、珠”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設計,推出系列文創產品。
激發文旅活力
山西太原鐘樓街一家名為“晉禮”的文創店內,擺放著約2000種山西特色文創產品,據介紹,該店去年銷售額近590萬元,今年預計可達約800萬元。
優質的文創產品不僅取得亮眼的銷售成績,也逐漸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
“村超”“村BA”等賽事的舉辦,為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旅產業發展送來“東風”。據了解,為豐富“村超”文化內涵,助力“村超”發展,榕江縣培育了一批文創企業,并指導各文創企業(非遺工坊)將傳統技藝與“村超”文化相融合,開發出服飾、包包、玩偶、家居裝飾、文創伴手禮等非遺文創系列產品以及“村超”衍生產品200余種。
在貴州畢節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的苗繡車間內,游客正挑選心儀的文創產品。苗繡車間負責人介紹,他們將傳統與時尚相融合,設計推出抱枕、鑰匙扣、T恤等符合消費者需求的鄉村文創產品,推動苗繡技藝更好地創造經濟價值,也為當地文旅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風箏是山東濰坊出產的歷久彌新的文創主題。濰坊風箏博物館文創工坊、濰創館等文創館內,“鈴鈴紙鳶”風箏風鈴、祈福風箏擺臺、“箏箏日上”金屬書簽、紙鳶風箏刺繡香囊等風箏主題文創產品吸引眾多游客欣賞、選購。當地有著悠久的風箏制作歷史,風箏藝人在傳承“扎、糊、繪、放”四大風箏制作技藝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創新。據統計,目前,濰坊共有風箏企業600多家,年銷售額20多億元,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文創“小產品”催生“大產業”2024-11-05
- 2024北京馬拉松收官 中國選手陳天宇獲得季軍2024-11-05
- 航天員葉光富歸來 家人準備了一條特殊的圍2024-11-05
- 北美票房:《毒液:最后一舞》蟬聯北美周末2024-11-05
- 高校紛紛開設微專業,“香”在哪2024-11-05
- 正畸,年輕人“自我養育”的又一種方式?2024-11-05
- 優秀傳統文化“破圈” 看戲曲如何“圈粉”2024-11-05
- 龍旗召開核心供應商大會,共建高質量產業鏈2024-11-05
- 八洺堂:引領健康市場新趨勢,開創頭療養生2024-11-05
- 恒小花:AI人工智能如何改變傳統產業格局2024-11-05
- 票據與數據的碰撞,深度數科與票據生態的科2024-11-05
- 佳樂專精彩亮相2024東莞漫博會,IP原創漫畫2024-11-05
- 科創引領中國資產爆發 坤元資產FOF伙伴IPO2024-11-05
- 花3000元就能挽回感情?警惕網絡“情感導師2024-11-05
- 莫讓“亂跳轉”影響網購熱情2024-11-05
- 貨幣政策有力支持經濟回升向好2024-11-05
- 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同比增兩成2024-11-05
- 三季度湯臣倍健業績公開,主動變革尋突破2024-11-05
- 馬來西亞發布今年“十大候選年度漢字”2024-11-05
- 設六個項目,2024北京市中小學生智力運動會2024-11-05
- 北馬中的“學霸”跑者:馬拉松是一場數字游2024-11-05
- 中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精品消費月啟動2024-11-05
- 沈陽故宮戲臺建筑群完成彩畫修復向公眾開放2024-11-05
- 2024年全國啦啦操冠軍賽在河北灤州開賽2024-11-05
- 專業票據大品牌深度數科:企業不可不知的融2024-11-05
- 華人演員盧燕自傳《燕歸來》全球首發2024-11-05
- 蛇年特種郵票設計者揭秘:這個細節寓意“好2024-11-05
- 桂湘黔三地聯建共筑同心夢 合奏鄉村振興曲-2024-11-05
- 文明的坐標丨“瓷海明珠”龍泉青瓷2024-11-05
- 機遇中國 多彩世界|土城古鎮 外國旅游參2024-11-05
精彩推薦
- 小黃象攜手中國國家U18冰球隊,以熱愛書...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豐富市民“花樣”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經”:高山盆地“金果”...
- 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平臺企業和平臺內商...
- 遇見非遺丨把沉睡的泥土鐫刻進生活
- “江南蔬菜之鄉”江西樂平3000余畝水芹...
- 襄陽牛肉面:“熱辣滾燙”顯“俠義”
- 【百萬莊小課堂】今天你emo了嗎?職場青...
- 中國試點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便利境外來...
- 深圳年度最大規模畢業生雙選會提供崗位3...
- 廣西桂林滿城桂花飄香
- 江南造船中東代表處揭牌 續簽兩艘液氨...
- 首屆全國小戲小品展演將于十月中旬在長...
- 阿爾卡拉斯止步上海網球大師賽男單八強
- 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話說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