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暴露增多 需建立債市統一執法機制
嚴監管成常態
“未來債市嚴監管或將持續,尤其是對杠桿比率的要求。”華泰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超表示,未來嚴監管主要會體現在資管新規上,新規可能包括對約束表外業務、多層嵌套、資金池運作、期限錯配等的規則。在目前監管的環境下,部分機構可能會從自身風控視角,將標準執行得更嚴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監管從嚴正逐步常態化的同時也需明確,嚴監管與促開放是并行的。在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上,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日前發布了《銀行間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注冊評價規則》、《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市場信用評級機構自律公約》及《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信用評級業務調查訪談工作規程》,為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開放,促進信用評級業務和銀行間債券市場健康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巡視員高飛表示,在今年整體開放的環境下,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力度將加大。在衍生品方面,央行在制定相關的管理辦法,允許債券、境外直接投資向下開展更多的金融和信用衍生品。在基礎設施服務方面,央行會同有關基礎設施機構,根據市場呼聲,督促加強開發和完善,將一些細節障礙消除,讓境外投資者能夠更加便利的參與。在稅收政策方面,央行和財稅部門共同商討和推動有關政策盡快發布、實施。
對外開放的過程也是債市自身建設的過程。高飛強調,“不僅僅是出于開放,也是出于市場本身加強建設的布局。比如,進一步完善招商,擴大投資者隊伍。完善市場交易機制,也包括豐富利率和匯率的工具,強化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等,建立更加開放、包容,富有彈性的市場。”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