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指標居前!銀行業半年報交卷 建行向“內”求變
一方面,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銀行業高速擴張的時代日趨落幕;另一方面,外部環境日趨復雜,市場利率下行,進一步擠壓銀行傳統利潤空間。
面對新挑戰,如何實現提質增效,成為銀行業的必考題。隨著2024半年報陸續出爐,從各家銀行的業績表現和高管表態,一些新的解題思路正逐漸浮出水面。
“堅持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在‘均衡協調’上求實效,較好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建設銀行行長張毅9月2日在建行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如是指出。
建設銀行2024年中期業績發布會現場。供圖
解題——從大到精提質量
求規模,求速度,是銀行業過去十幾年的增長邏輯。但隨著經濟增長進入新的周期,增量放緩成為必然。推動擴張節奏、增長質量與整個經濟環境現狀相匹配,是銀行業緊迫需要解答的命題。
以“提質”的考量,代替對總量的追求,由多到精,由大到強,作為國有大行之一,建行半年報透露出這樣的破題思路。
從數據上來看,截至6月末,建行資產總額40.2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5.14%,凈利潤1650億元,不良貸款率1.35%,資本充足率19.25%,這意味著建行在復雜外部環境下較好實現了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
與此同時,數字上的增減變化,也折射出建行對資產管控做的一道“加減法”。
張毅提到,今年以來,建行在加快核心資產增長,加大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的同時,持續優化資產結構,持續壓縮低效資產占比,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并推進資產質量主動管控。
此外,他表示,在負債質量方面,建行搭建了企業級資金大循環體系,聚焦源頭資金和結算資金,大力拓展高質量負債。
優化資產結構,是基于建行對新形勢下銀行業長遠發展的深刻判斷。建行董事長張金良今年4月曾指出,要深化對金融工作本質規律的認識,摒棄以規模和速度論英雄的傳統思維。正如業內人士表示,當前銀行高質量發展比僅追求增量對銀行應對波動、控制風險的意義更為深遠。
建行相關指標的不俗表現為其領導層“提質增效”的實踐帶來了更多支撐和信心。中期業績數據顯示,得益于優質資產的良好表現,建行在資產盈利能力這一核心指標上表現持續突出,上半年ROA 、ROE分別錄得0.84%、10.82%,繼續保持可比同業領先優勢。截至6月末,建行資本充足率達到19.25%,一級資本充足率14.92%,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4.01%,均較2023年末有明顯提升。
建設銀行2024年中期業績發布會現場。供圖
破局——從外到內修“內功”
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中國銀行業新發放企業類貸款平均利率較2021年的前期高點下降超100個基點。上半年,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54%。
在此背景下,大多銀行紛紛布局降低負債端成本和擴大生息資產,以穩定經營業績。不過,就利率持續下調的預期來看,相較于尋求外部營收增長點,從內部增效已成為銀行業實現穩健增長、重塑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洞察這一趨勢,建行在國有大行中率先提出了“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經營理念。一方面,建行加強成本管控,推動集約化經營;另一方面,建行加快數字科技研發,向精益管理要收益。
張毅介紹,今年上半年,建行提升費用開支效率,增加戰略重點和科技創新投入,壓縮一般性支出。建行經營費用較上年同期減少1.67%,成本收入比繼續保持市場良好水平。
此外,在數字科技重塑企業經營的大背景下,建行依托大行優勢,加快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大AI技術應用。同時,作為擁有大量線下網點的國有大行,積極深入推進網點復雜業務集約化運營與流程優化,依托科技手段持續為員工減負賦能。
在一體化、集約化的運營思維引領下,上半年,建行集約化運營事項累計拓展至308項,人民幣賬務性業務外匯匯款業務集約化處理比例均超98%,業務辦理效率和用戶體驗顯著提升。
“主動管控資產質量”,也是銀行業落實中央防范金融風險要求的關鍵點之一,以及新形勢下備受市場關注的經營表現。在這一領域,各家銀行都在發力,從半年報來看,建行已初步探索出一些有效的路徑。
“我們持續完善客戶綜合融資管理體系、強化集團一體化風險管理充分發揮智能化風控效能、加強信用風險前瞻管控,穩妥有序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實現了風險處置量質雙優。”張毅提到。
“我們將更加注重統籌協同,全面推進‘五大行動’。”張毅強調,建行未來將開展零售信貸行動、資金穩固行動、中間業務提質行動、降本增效行動和客戶深耕行動“五大行動”。其中,通過降本增效行動,建行將加強成本費用管理深化資本集約化轉型,向全面成本管理要效益。
建設銀行2024年中期業績發布會現場。供圖
聚焦——服務實體助民生
從建行為代表的國有大行的發展實踐,不難看出,在經濟增長的新周期,銀行發展的質效邏輯已然改變,衡量銀行增長的標準從規模轉到質量,從總量變為效率。而銀行提質增效的根本目標,在于更好聚焦主責主業,融入經濟與民生發展的大局。
2024年,在中央強調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和做好“五篇大文章”的大背景下,規模、技術領先的國有銀行在服務“五篇大文章”方面探索積極。
以“科技金融”為例,上半年,建行創新評價工具,構建“股貸債保”服務體系,打造區域科技金融創新中心新模式。截至6月末,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1.80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31%。
在“綠色金融”領域,建行聚焦綠色低碳轉型,綠色貸款余額4.4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4.93%,債券投資組合中投向綠色領域資金規模超2000億元。
此外,建行通過支持國家區域戰略、助力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融入發展大局,并結合自身業務優勢,支持“三大工程”建設,積極推進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
在經濟環境更為復雜之時,銀行業應更顯擔當。展望未來,張毅強調,建行將繼續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持續增強風險思維、全局思維、發展思維、客戶思維、協同思維、競爭思維,堅持守正創新,專注主責主業,把建設銀行各項工作融入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去謀劃推動,找準金融服務著力點,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完)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核心指標居前!銀行業半年報交卷 建行向“2024-09-03
- 寧夏靈武:鮮蔬供港澳正當時2024-09-03
- 如此“儀式感”有必要么?北京一女子賣車,2024-09-03
- 上期綜合業務平臺浙油中心報價專區基差報價2024-09-03
- 滴滴專車十周年 陪伴全國54座城市近2億用戶2024-09-03
- 酒泉文旅聯動持續破圈2024-09-03
- 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即將開啟2024-09-03
- 事關食用油運輸 強制性國家標準制定計劃通2024-09-03
- 重慶發布16個空天信息大跨度綜合應用場景2024-09-03
- 空天信息產業國際生態大會在重慶舉行2024-09-03
- 7月全國新增建檔立卡新能源發電項目共4647個2024-09-03
- 山西太原至日本名古屋國際客運航線復航2024-09-03
- (聚焦中非合作)多領域“出新” 中非經貿2024-09-03
- 截至8月底我國CNAS認可各類機構逾1.9萬家2024-09-03
- 聯合國副秘書長李軍華:全球經濟韌性不應掩2024-09-03
- “堰水進京”鐵路物流專列首發2024-09-03
- 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冶金工業展覽會在上海開2024-09-03
- 粵西重要通道陽信高速板塘嶺隧道左洞貫通2024-09-03
- 沈陽發布六大主題370余項秋季文體旅活動2024-09-03
- “智慧大腦”助廣西北部灣港掀起新一輪“碼2024-09-03
- 中國海上最大油田原油日產突破10萬噸2024-09-03
- 重慶力爭到2027年打造千億級空天信息產業集2024-09-03
- 打造湘商回歸品牌 全球湘商大會累計簽約192024-09-03
- 2024(貴州·仁懷)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2024-09-03
- 第五屆海峽兩岸(福州)職工創新創業創造大2024-09-03
- (身邊的變化)山西高平:環衛一體化 激活2024-09-03
- 海南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擴建工程7002024-09-03
- 客貨兩旺 杭州機場暑運多項數據創歷史新高2024-09-03
- 中緬邊境瑞麗口岸2024年以來出入境客流量突2024-09-03
- 新疆首個“水光柴儲”智能微電網建成投運2024-09-03
精彩推薦
- 第十二屆環鄱陽湖國際自行車大賽開賽
- 鄉約福建:瓶栽銀耳結出“幸福果”
- 送外賣、開網約車、干家政……這些就業...
- 探訪福建寧化下曹古村落:客家傳統建筑...
- 這些汽車眼熟嗎?長影辦“電影汽車派對”
- qq收不到圖片怎么回事?qq發不出去消息...
- 四個魚組合起來念什么?魚?鱻?的寓意...
- 上半年出貨量增長13.2% 手機市場保持增長態勢
- 電力統一大市場建設取得新成效 新能源...
- 從烏魯木齊到阿斯塔納 中國姑娘2000公...
- eπ007增程版上市交付 全系13.16萬起
- 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68.61萬億元,...
- 貸款平穩增長,“組合拳”持續發力——8...
- Mysteel早讀:黑色期貨夜盤飄紅,寶武10...
- 招商蛇口更換掌舵人:“老將”蔣鐵峰升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