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2023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較快增長
一、2023年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比上年增長19.5%
為更加客觀和準確地反映我國經濟新動能變化趨勢和發展進程,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對原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編制方法進行了修訂,并以2022年為基期,對2023年指數進行測算。結果顯示:2023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為119.5,比上年增長19.5%,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新動能繼續成長,經濟活力向好,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持續提升,網絡經濟保持較快發展,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壯大,助力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二、市場經濟活力有效釋放
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快建設,清理和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整治,經營主體較快增加,高新技術企業持續增長,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市場活力增強。測算顯示,2023年經濟活力指數為114.5,比上年增長14.5%。全年新設經營主體3273萬戶,比上年增長12.6%,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46.3萬家;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0.3%,快于全部投資7.3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9.9%、11.4%;快遞業務量達1320億件,增長19.5%,為發展網絡經濟,促進新型消費提供保障。
三、科技創新引領作用突出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縱深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強化,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有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豐碩,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持續提高,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凸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力度加大,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新動能成長壯大的關鍵力量。測算顯示,2023年創新驅動指數122.3,比上年增長22.3%。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達3.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1%;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12145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1.8件,比上年提高2.4件;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額達61476億元,增長28.6%。
四、網絡經濟發展優勢持續鞏固
出臺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持續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部署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大力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啟動實施“數據要素×”三年行動,促進數字技術普惠包容發展,扎實推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持續賦能經濟發展新動能成長。測算顯示,2023年網絡經濟指數達122.1,比上年增長22.1%。截至2023年底,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分別達15.2億戶、6.4億戶,分別比上年增長4.0%、7.9%;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3014.7億GB,增長15.2%;全國5G基站達337.7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29.1%,比上年提高7.8個百分點。
擴大內需戰略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應用持續強化,以直播帶貨為代表的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持續快速發展,戶外場景和升級類商品線上消費需求旺盛,遠程醫療、數字娛樂等信息類服務消費延續快速增長態勢。消費領域電商交易額增勢良好,生產領域電商交易額穩定增長,跨境電商發展潛力進一步釋放,已成為外貿發展的新動能。2023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5.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增速加快7.0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8.4%,增速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個百分點;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再創新高,全國電子商務平臺交易額46.8萬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9.4%;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2.38萬億元、增長15.6%,其中出口1.83萬億元、增長19.6%。
五、轉型升級取得積極成效
出臺穩定工業經濟運行、支持先進制造業舉措,穩增長和促升級統籌推進。實施“一鏈一策”,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推動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有序布局未來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新三樣”增長強勁,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推動新產業新業態持續壯大。測算顯示,2023年轉型升級指數為116.3,比上年增長16.3%。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升至15.7%;有電子商務交易活動的企業比重達13.6%,比上年提升3.3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增長29.9%。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國家統計局:2023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2024-09-01
- 暑運期間 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日均達1.2024-09-01
- “爆改”村莊讓鄉村“流量”變“留量” 村2024-09-01
- 西部陸海新通道5年跑出“加速度” 聯通全2024-09-01
- 增強綠色技術創新內生動力2024-09-01
- 上海張江:構建創新生態圈 打造未來產業集2024-09-01
- 廣州從化凍眠荔枝首次出口2024-09-01
- 數博會十年向“新”而行 高“質”發展為全2024-09-01
- 今年前7個月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024-09-01
- 共建共享文明網絡家園——2024年中國網絡文2024-09-01
- 8月中國制造業PMI為49.1% 高技術制造業重2024-09-01
- 中經評論:打通行業堵點,讓養老護理更有溫2024-09-01
- 中國已成為國際旅游最大客源國和主要目的地2024-09-01
- 十年數博何以“長紅”?貴州大數據從“新”2024-09-01
- 中非經貿合作穩步發展、活力強勁、空間廣闊2024-09-01
- 2024亞布力企業家第二十屆夏季年會在廣州舉2024-09-01
- 黑龍江省·廣東省產業合作對接活動在哈爾濱2024-09-01
- 意向簽約金額66.3億元 山西懷仁搭平臺助特2024-09-01
- 黑龍江·香港向北開放生產性服務業對接活動2024-09-01
- 2024清遠(廣州)招商推介會舉行 簽約項目2024-09-01
- “RCEP規則利用率研討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2024-09-01
- 銀川鐵路部門暑運發運送旅客量達歷史新高2024-09-01
- 武漢天河機場暑運迎送旅客逾606萬人次創新高2024-09-01
- 8月中國百城新房價格環比小漲 二手房價繼2024-09-01
- 暑運收官 國鐵集團鄭州局累計發送旅客37482024-09-01
- 2024版《國鐵集團客規》正式公布 主要變化2024-09-01
- 武鐵今年暑運旅客發送量創歷史新高2024-09-01
- 中國非制造業經營活動連續20個月保持擴張2024-09-01
- (經濟觀察)上半年中國四大行不良貸款率齊2024-09-01
- 暑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累計超105億人次 透2024-09-01
精彩推薦
- 上半年出貨量增長13.2% 手機市場保持增長態勢
- 電力統一大市場建設取得新成效 新能源...
- 從烏魯木齊到阿斯塔納 中國姑娘2000公...
- eπ007增程版上市交付 全系13.16萬起
- 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68.61萬億元,...
- 貸款平穩增長,“組合拳”持續發力——8...
- Mysteel早讀:黑色期貨夜盤飄紅,寶武10...
- 招商蛇口更換掌舵人:“老將”蔣鐵峰升任...
- 搭檔超20年合伙人反目,董事長把副董事長...
- 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下一步我...
- 好消息!奉賢4座口袋公園改造提升工程即...
- cf體驗服資格是永久的嗎(cf體驗版)
- 李家超昨日下午視察災情,稱香港特區政...
- 存內控獨立性不足等問題,證監會對華西...
- 美網決賽對陣出爐!2號種子拒絕爆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