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點丨今年以來險企“補血”超340億元 數百億元補充資本“在路上”
沉寂了超半年的保險公司資本補充債券發行,最近再次熱鬧起來。近期,3家保險公司資本補充債券陸續發行完畢,總發行規模達93億元。同時,還有1家保險公司成功發行永續債,加上今年以來陸續獲批的股東增資,險企今年以來已補充資本約340.18億元。
(相關資料圖)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保險公司補充資本的意愿十分強烈,但受限于多種因素,險企尤其是中小險企補充資本還面臨較大難度。一方面,險企需要積極利用外源性資本補充方式;另一方面,險企也需要通過優化業務結構、提高利潤留存等提升償付能力。
險企多措并舉補充資本
上述3家保險公司發行資本補充債券及1家險企發行永續次級資本證券,均發生在3月份。
具體來看,3月3日,太平再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發行13億元資本補充債,票面利率3.88%;3月9日,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太保產險”)發行70億元資本補充債,票面利率3.72%;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利安人壽”)3月10日發行10億元資本補充債,票面利率4.60%。此外,港交所信息顯示,中國太平近期發行20億美元(約137.7億元人民幣)永續次級資本證券。
債券發行將直接大幅提升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例如,利安人壽債券發行公告顯示,根據測試,債券發行后,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可上升13個百分點;而太保產險表示,債券發行后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可上升26.79個百分點。
根據相關政策,保險公司還可以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永續債)。永續債可用于補充核心二級資本,可同時提升險企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因此,即便其受到“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余額不得超過核心資本的30%”限制,業界仍然認為永續債是險企補充資本的重要渠道。截至目前,除了中國太平已經發行永續債外,還有險企也正推進永續債發行計劃。
除了發債外,保險公司還積極推進股東增資。今年以來,銀保監會同意太保產險增加注冊資本4.78億元、陽光保險集團增加注冊資本11.5億元、中國人壽財險增加注冊資本90億元、愛心人壽增加注冊資本3.2億元。4家保險公司共獲得增資109.48億元。
事實上,目前還有多家險企的發債申請已經獲得銀保監會批準但尚未發行,如太保產險獲準發行不超過100億元、中郵人壽獲準發行不超過80億元等,此外,據了解,多家險企正積極推進增資工作。由此來看,全行業還有數百億元補充資本“在路上”。
償付能力下滑催生資本補充需求
根據銀保監會2月份召開的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工作會議,去年第四季度末,納入審議的181家保險公司中,16家被評為C類,11家被評為D類,這意味著27家險企償付能力不達標,占比14.9%,不達標公司較此前有所增加。這些不達標險企大多有補充資本的需求,部分險企還急需提高風險綜合評級等級。同時,從已披露去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險企看,70%以上的險企出現償付能力充足率下滑。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險企償付能力下滑有多方面原因。從行業發展看,近幾年,人身險行業重疾險發展持續承壓,財產險行業責任險賠付率上升壓力較大,險企盈利更難,也不易通過利潤留存實現資本補充。從監管政策來看,償二代二期工程于2022年一季度正式實施,部分險企償付能力將受到一定沖擊。例如,太保產險在債券發行公告中提出,去年三季度末,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68%、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22%,分別較2021年末下降70個百分點和66個百分點。原因主要是在償付能力二期規則下,保險風險取消了一期規則下超額累退,市場和信用風險增加了穿透規則,并調整了各個投資資產的風險因子,導致公司最低資本大幅增加。
近兩年“補血”呈現供需不匹配特點
一般情況下,保險公司資本補充需求大,相應的資本補充債券發行以及股東增資金額就會增加,以滿足險企更好發展需求。而從實際情況看,近兩年,盡管險企的資本補充需求大,發債增資額卻不升反降,呈現出供需不匹配的特點。
縱向來看,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數據,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保險公司資本補充債券發行規模分別為780億元、589億元、211.5億元,下降之勢十分明顯。同時,從去年7月份利安人壽成功發行10億元資本補充債券后,險企發債出現了超半年時間的“空窗期”。
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在《中國保險業風險評估報告2022》中表示,保險業資本供需不匹配將導致保險公司特別是中小保險公司資本壓力增大。從需求端看,保險業對資本的需求持續增加;從供給端看,社會資本進入保險業的意愿降低,外部資本供給減少,表現為增資發債金額下降、非上市保險公司牌照熱度降低等。
龍灣湖智庫首席經濟學家陳輝表示,從險企外源性資本補充方式看,股東增資受增資意愿、增資實力、對保險業未來發展的預判等多種因素影響;發行債券是相對方便的資本補充方式,但對信用評級、凈資產規模等有相應要求,目前部分險企已獲批的發債額度用盡。近年險企發債難度有所提升,規模有所下降。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表示,險企提升償付能力,在定量指標方面,除了用好發債等方式外,險企還要走資本集約型發展路徑,充分評估不同業務結構和不同投資策略的風險回報水平,優化資產配置,提升資本使用效率。在定性指標方面,險企要完善公司治理,優化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提升風險綜合評級結果。
編輯:談瑞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世界快資訊:新股公告 | 力盟科技(02405)2023-03-21
- 恒指牛熊街貨比(58:42)︱3月21日2023-03-21
- 快看點丨今年以來險企“補血”超340億元 2023-03-21
- 【新視野】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3月21日2023-03-21
- 【讀財報】回暖明顯!TOP30上市房企2月銷售2023-03-21
- 吉林市民政局關于養老機構恢復服務秩序的通2023-03-21
- 天天最資訊丨海南省關于開展個人自住住房商2023-03-21
- 宿遷市關于市級部分社保基金存儲銀行招標有2023-03-21
- 天天快訊:智商高的女生的特點(智商高的女生2023-03-21
- 德邦股份:3月20日融券賣出金額1.44萬元,2023-03-21
- 格力中央空調中標中國移動全國高壓離心式冷2023-03-21
- 世界速訊:新股消息 | 瑞昌國際遞表港交2023-03-21
- 廊坊市關于市本級企業離退休人員未認證停發2023-03-21
- 【天天聚看點】榮盛發展深圳子公司為榮顥置2023-03-21
- 仙桃市關于延長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費補繳2023-03-21
- 焦點關注:鄧州市第七油棉廠關于職工養老保2023-03-21
- 今日觀點!【環球財經】市場擔憂有所緩解 2023-03-21
- 【環球財經】紐約社區銀行收購原屬簽名銀行2023-03-21
-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什么意思(授人以魚不2023-03-21
- 沖擊波彈(什么是沖擊波彈?)_每日快報2023-03-21
- 【速看料】概念動態|濤濤車業新增“融資融2023-03-21
- 每日速看!萊紳通靈獲3家機構調研:公司會通2023-03-21
- 天天熱議:三次元測針_三次元2023-03-21
- 泉州市關于公布2020年住房公積金繳存上下限2023-03-21
- 天天簡訊:天津金融信貸平穩增長 2022年制2023-03-21
- 北京市進一步完善失業保險金業務互聯網經辦2023-03-21
- 世界熱門:高分子新材料特種單體生產商常青2023-03-21
- 太原市工傷保險管理服務中心正式對外開展經2023-03-21
- 極品少年王(葉什么的小說名字)2023-03-21
- 滾動:PPAP歌詞(ppap歌詞)2023-03-21
精彩推薦
- 天天熱議:三次元測針_三次元
- 環球熱頭條丨綠城管理業績會4次提到“人”
- 焦點精選!敬請惠存手機號合適_敬請惠存
- 天天資訊:日本東電直播用核污水養魚事...
- 當前熱訊:東吳證券:互聯網公司拐點將...
- 招銀國際:維持李寧買入評級 目標價66.44港元
- 建設銀行將于本月29日公布2022年業績 ...
- 中金:維持小鵬汽車-W跑贏行業評級 目...
- 暴雷“警報”再起? 雅居樂紹興柯橋信托...
- 財報深響|招商蛇口:2022年營收增14%、歸...
- 世界報道:美國銀行家:美聯邦機構疏于小...
- 財報深響|融創服務去年虧4.82億 管理層...
- 德國馬牌中國區總經理高睿珂:誠邀用戶...
- 環球要聞:樓市探春|實探臺州樓市:文旅...
- 日本十年人才政策成效不佳,4月新政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