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因素強干擾 北向資金“失重”A股市場
新華財經上海12月29日電(記者 汪友若)2022年是A股市場上外資表現罕見弱勢的一年。
受海內外宏觀經濟與重大事件擾動,今年以來北向資金流入規模遠低于往年。截至12月28日,今年以來A股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910.36億元,僅為2021年全年凈流入額的約20%。
(資料圖片)
展望2023年,機構普遍認同的是,隨著美聯儲加息放緩、美元指數高位回落、外圍流動性環境改善,疊加人民幣貶值壓力緩解甚至進入升值周期,北向資金流入A股的規模有望恢復至正常水平。
北向資金年內凈流入910億元
截至12月28日收盤,北向資金2022年累計凈流入A股910.36億元。這一數字不僅較2021年4321.69億元的凈流入量顯著下滑,也是2017年以來北向資金年度凈流入額的歷史低位。
從持股數據來看,截至12月28日收盤,北向資金十大重倉股中有9只與去年同期相同,貴州茅臺、美的集團、寧德時代分列北向資金重倉股前三名。僅長江電力滑出北向資金前十大重倉股,匯川技術取而代之,其余則多為排名順序上的小幅波動。
北向資金2022年的弱勢表現與外資風險偏好下滑息息相關:2022年以來,外部地緣風險“黑天鵝”疊加全球流動性緊縮“灰犀牛”導致經濟增長預期下行,全球主要權益市場明顯走弱。
“2022年海外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整體下行,這不單是針對中國市場,而是針對整體新興市場。這是下跌市場中的共性。”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這樣總結道。
從月度數據來看,北向資金在2022年3月出現第一波大幅流出潮,單月凈賣出額達450.83億元,為歷史第4高。這一波外資“撤離”主要緣于烏克蘭危機突然升級,地緣政治沖突致使全球活躍資金迅速收縮頭寸,降低風險資產配置。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地緣風險“黑天鵝”僅對市場情緒造成了短期擾動,次月,北向資金便恢復凈流入態勢,并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大幅回流A股近900億元。
另一大對北向資金產生更長遠影響的因素則是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步伐。從3月開始,美聯儲共計加息7次,累計加息425個基點;在6月份美國通脹水平升至年內最高峰后,美聯儲更是在6月、7月、9月和11月連續4次加息75個基點,為40年來的首次。
美聯儲激進加息帶來的強勢美元在2022年持續困擾著全球市場,尤其是新興市場。歷史經驗顯示,北向資金對A股的配置受匯率等事件性因素的擾動非常顯著。
在美聯儲連續4次加息75個基點期間,北向資金再度出現了較顯著的流出:7月至10月,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出超700億元,10月單月凈流出額更是高達573億元,排名歷史紀錄第二。
負面擾動因素將在2023年逐步改善
不過,多數機構預測,2022年擾動外資增持A股的負面因素將在2023年得到逐步改善。
高挺認為:外資的風險偏好在短期較難出現大的提振,但人民幣匯率回升及中國經濟復蘇兩大因素的影響將一定程度帶動外資在2023年回流A股。首先,美聯儲大幅加息的時期已經過去,從匯率角度來看,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的空間已經很小,甚至會有回升的余地,這對于北向資金流入的影響將是正面的。其次,中國經濟復蘇也將帶動外資流入。“明年二季度開始,經濟會有復蘇跡象,三季度可能會表現得比較明顯。”高挺預判。
西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易斌持有類似的觀點。他表示,一方面,美聯儲激進加息節奏料將在2023年放緩,人民幣貶值壓力有望減輕;另一方面,國內經濟韌性較足,A股盈利底部回升,對外資的吸引力將增強。預計北向資金凈流入規模可修復至近年來合理水平。
中金公司表示,伴隨美聯儲加息節奏放緩、中國經濟增長企穩改善,在中國龍頭公司依然具備較好基本面和中長期估值具有吸引力的背景下,海外資金在2023年有望重回凈流入態勢。
外資凈流入規模有望恢復至千億級別
在對北向資金2023年全年流入規模的具體預測上,部分機構認為,外資將在2023年恢復至約2000億元年凈流入額的正常水平。
中信證券策略團隊在年度展望中表示,外資是2023年A股的主要增量資金來源之一。中信證券預計,隨著明年人民幣緩慢升值,外資凈流入規模有望恢復至千億級別以上。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預計,2023年北向資金凈流入規模將回到正常水平,即300億美元左右。
西部證券的預測更為樂觀。該機構認為,參考2018年至2022年外資凈流入規模均值(2700億元),預計2023年外資凈流入規模有望達到2700億元。招商證券認為,如果按照外資持有A股流通市值占比回升至2022年初的水平,保守估計有望帶來增量資金約2800億元。
野村東方國際的判斷則相對謹慎。“總體而言,今年北向資金凈流入規模僅900億元左右,明年北向資金凈流入規模有望超過這個數字,但增加多少很難具體預測。”高挺表示。
此外,高挺提示,今年醫藥、食品飲料等板塊跌幅較深,同時這些又是海外投資者長期青睞的品種。2023年北向資金流入規模增加后,以食品飲料、醫藥為代表的大消費板塊初期可能會受益更多。
編輯:翟卓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外部因素強干擾 北向資金“失重”A股市場2022-12-29
- 新資訊:“輸血供氧”實體經濟 券商年內承2022-12-29
- 冠農股份:12月28日融券賣出金額4.18萬元,2022-12-29
- 當前看點!太極實業:12月28日融券賣出金額82022-12-29
- 連續三年!華數再次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2022-12-29
- 杭華股份獲4家機構調研:目前公司液體油墨2022-12-29
- 中國交建擬分拆子公司重組上市 受益者祁連2022-12-29
- 【全球獨家】南京軟件谷躍升“數字谷”2022-12-29
- 焦點滾動:華康股份:擬5.23億元收購華和熱2022-12-28
- 【全球快播報】維康藥業:銀黃吸入溶液現已2022-12-28
- 焦點速看:全球最大規模“沙戈荒”風電光伏2022-12-28
- 當前消息!【新華財經調查】傳藝科技半年申2022-12-28
- 華夏幸福擬轉讓南方總部資產 預計凈回籠資2022-12-28
- 智通港股通活躍成交|12月28日2022-12-28
- 世界聚焦:三六零披露轉讓哪吒汽車增資權進2022-12-28
- 世界視訊!優客工場毛大慶:成為更多創新力2022-12-28
- 今日看點:房價大跌之后,銀行也會來找麻煩!2022-12-28
- 數字化進程加速,汽車營銷悄然變臉2022-12-28
- 中國民生銀行與第二批12家房企簽署全面戰略2022-12-28
- 環球視訊!容百科技:擬投建湖北新能源技術2022-12-28
- 天天微頭條丨首個!華大基因助力繪制豆科植2022-12-28
- 環球速讀:華夏幸福最后一名“平安系”董事2022-12-28
- 最新快訊!華夏幸福擬124億向華潤置地轉讓南2022-12-28
- 復星與輝瑞的抗疫啟示2022-12-28
- 為什么說魅族社區是魅族品牌背后的“大本營2022-12-28
- 當前快看:首批26個試點項目!資本市場金融2022-12-28
- 【環球財經】海指12月28日微漲0.02%2022-12-28
- 港股內銀股集體走強,建設銀行漲超4%2022-12-28
- 環球短訊!港股通醫藥ETF(513200.SH)漲1.2022-12-28
- 焦點熱議:【龍虎榜】意華股份12月28日成交2022-12-28
精彩推薦
- 智通港股通活躍成交|12月28日
- 今日看點:房價大跌之后,銀行也會來找麻...
- 環球速讀:華夏幸福最后一名“平安系”...
- 最新快訊!華夏幸福擬124億向華潤置地轉...
- 港股內銀股集體走強,建設銀行漲超4%
- 環球短訊!港股通醫藥ETF(513200.SH)...
- 【聚看點】港股異動 | 部分抗疫概念股...
- 焦點滾動:【券商聚焦】海通國際:持續關...
- 萬科完成發行37億中票,用于補流及項目建設
- 環球微頭條丨港股概念追蹤 | 全球最大...
- “21奧園債”利息支付再展期半年
- Mysteel晚餐:鋼坯虧損158元,明年1月高...
- 每日熱文:深圳控股11月銷售額11.43億元...
- 焦點熱訊:遠洋集團成功發行13.03億元REITs產品
- 當前通訊!瑞爾集團港股漲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