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音樂”示弱 新鴻基公司2022年虧損2億港元
5月27日,新鴻基公司(00086)發布盈警公告: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4個月,公司未經審核綜合股東應占虧損約為2億港元,而2021年同期本公司股東應占溢利約為11億港元。關于2022年前4個月的虧損原因,新鴻基公司表示,主要在于公司投資管理業務中的金融工具按市值計價之虧損所致,并與近期全球市場波動一致。
事實上,在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及軟銀集團相繼發布失利的最新財報,尤其是軟銀集團軟銀集團公布了自1981年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年度虧損。2021財年(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凈虧損約1.7萬億日元(約131億美元),新鴻基公司的盈警來的并不意外。
然而,正如華爾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安全邊際”的理論所指,股票代表的是公司的部分所有權,而不應該是日常價格變動的證明;股市從短期來看是“投票機”,從長期來看則是“稱重機”。對于投資者而言,尋找價值標的衡量標準,應是長期凸顯的內在價值。
因此,盡管新鴻基公司財報暫時蒙上陰影,但該公司作為一家業務多元化金融公司,具防守性、強現金牛借貸業務、具增長性投資管理及基金管理業務,三大業務協同效應顯著,構筑長期核心競爭力,配置價值仍較為突出。
智通財經APP認為,短期業績承壓,不改新鴻基公司內在價值突出,且該公司派息政策長期以來持續穩定,并在2021年增派特別股息每股4港仙,全年股息合計每股30港仙,為股東提供可觀回報,不失為值得長期追蹤的優質標的。
金融市場“音樂”示弱 投資管理業務失利
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前夕,時任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的Chuck Prince曾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當流動性的音樂停止時,事情可能會變得復雜,但只要音樂還在播放,你就得起身繼續跳舞。”一個月以后,Chuck Prince口中的“音樂”失聲,以雷曼兄弟破產為標志,金融海嘯席卷全球,市場崩潰一發不可收拾,股市亦兵敗如山倒。
盡管不能和音樂“失聲”的2007年相比,但2022年金融市場音樂“示弱”顯而易見。
美股經歷了大拋售,標普500指數正陷入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持續時間第二長的調整。自今年首個交易日以來,該指數已較最高水平下跌14%,市值蒸發約6萬億美元。
對納斯達克100指數而言,牛市更是已經結束,五個月來的跌幅超過23%。而就在去年11月,該指數的市盈率接近36倍。隨著股市遭遇大拋售,許多成長股公司的跌幅是這個數字的兩倍。
而A股市場面對疫情、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等風險,上證指數失守2900點整數關口的噩耗仍言猶在耳。
金融市場的全線下跌,在于不斷涌出的黑天鵝事件導致悲觀情緒高漲,比如俄烏沖突和新冠疫情反復,這導致能源和農產品價格大漲,全球供應鏈出現危機,進而推升通脹,未來可能進一步引發歐洲、美國等經濟體陷入經濟停滯或衰退。而美聯儲實施激進的貨幣緊縮政策以對抗通脹,更引發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
金融市場的高波動,自然影響了各大投資企業的業績表現。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2022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53%。主要是投資和衍生品凈虧損15.8億美元,去年同期為凈盈利46.9億美元。當季每股盈利EPS為3702美元,比一年前的7638美元大幅下降,市場預估為4490美元。
而全球頂級風投公司軟銀集團2021財年凈虧損約1.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99億元),其中承擔投資業務的愿景基金虧損高達2.6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97億元),雙雙創下虧損紀錄。
兩大巨頭的消息在前,新鴻基公司投資管理業務的失利就在情理之中,股市的波動并非公司所能控制,上市股票倉位的公允價值變動虧損大家都無法幸免。但該業務對公司的整體業績影響較大,2021年該業務貢獻了51.3%的除稅前凈利潤。因此,投資管理業務的波動,導致公司2022年前4個月的虧損。
事實上,在常態化的金融市場中,新鴻基公司的投資管理業務的業務能力,可圈可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核心因素:AUM,即投資管理分部的資產,;其二,投資收益率,主要與負責投資管理團隊的項目資源和專業水平有關。
2021年,新鴻基公司投資管理分部的資產逐年擴大,3年年復合增長率達26.7%,表明底層被投公司表現優異使其估值表現突出。其二,穩中有升的投資收益率,2021年年度平均資產回報率為14.4%,理想的投資收益率凸顯其投資管理團隊具備較高的投資水平。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后,美聯儲祭出量化寬松的大旗,充裕的流動性排山倒海而來,一切又“馬照跑、舞照跳”的歌舞升平時代。我們有理由相信,盡管投資永遠充滿各種不確定性,但在常態化的金融市場中,新鴻基的投資管理分部業績增長經過短期調整,中長期的資產規模增長將會得到底層公司強勁表現的支撐。
融資業務貢獻現金流 基金業務打造新增量
新鴻基公司的經營韌性體現在三大業務的協同效應,盡管投資管理業務受到金融市場的波及,但融資業務依舊韌性十足,持續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基金業務未來發展前景廣闊,有望貢獻增量業績。
根據智通財經APP了解,新鴻基公司的融資業務可分為消費金融、按揭貸款和專業融資,其中消費金融業務占比最大。所以消費金融的發展決定著該公司融資業務的規模。我們可以從消費金融的滲透率、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三大維度分析消費金融業務的增長空間。
首先,從滲透率而言,香港本地的消費金融市場成熟。根據科尼爾的《三地消費金融市場比較研究》報告,2019年香港本地的人均消費金融在貸余額即已經高達3.2萬元,遠超大陸的0.8萬元和臺灣的1萬元,并且香港的消費金融整體滲透率高達50%,遠超大陸的28%和臺灣的24%。在成熟的市場中,新鴻基公司具備規模優勢,增長確定性強。
財報顯示,在香港市場,新鴻基公司的消費金融業務主要通過亞洲聯合財務有限公司(簡稱UAF)運營,集團持股比例在63%。憑借著多年的財務經營以及集團雄厚的經濟實力,UAF自成立以來一直穩占香港無抵押個人貸款市場的領導地位。2021年是亞洲聯合財務自2014年以來所占香港市場份額連續增長的第七年。過去四年來,在無抵押貸款未償還結余方面,亞洲聯合財務在香港所有放債人當中排名首位,在所有市場參與者(包括銀行)當中排名前五名。此外,亞洲聯合財務在中國內地持有一個互聯網貸款牌照及在全國主要城市持有線下放債人牌照。
其次,市場規模而言,大陸及香港的消費金融市場規模均將保持增長態勢。在2019-2024年期間,大陸的消費金融市場將從2019年的11.44萬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1.44萬億元,五年CAGR約為13%;香港2024年的消費金融市場規模增長至0.28萬億元,五年CAGR為3%。新鴻基公司在香港市場繼續享受龍頭紅利之外,在大陸市場也有布局。
2021年,該公司的消費金融內地業務已然打開局面,貸款結余總額達39.13億元,同比增長30.4%;年內新增貸款55.13億元,同比增長30.5%,逐步深入內地消費金融市場。
最后,從競爭格局的維度來看,新鴻基公司的消費金融業務,無論作為香港市場的龍頭,還是內地市場的先行者,都具備優勢。
總體來看,消費金融業務自2020年下半年起強勢反彈,于經濟周期體現了該業務的韌性。與此同時,公司與多個線上平臺合作,面向更廣的大眾消費市場,建立更加穩健和可擴展的消費金融業務,并在業績端得到兌現。
2021年,作為融資業務的主要發力點——消費金融業務表現強勁,創下兩項歷史新高。2021年底平均貸款結余總額為126.81億元,同比增加12.0%,達紀錄新高。尤其是下半年的業務量進一步增長,推動全年營收達35.26億元,同比增長5.9%;稅前利潤達16.65億港元,同比增長34.5%,創歷史新高。
除了融資業務之外,新鴻基公司的基金管理業務蓄勢待發,有望成為公司下一條成長曲線。
2021年上半年,公司成立基金管理平臺— Sun Hung Kai Capital Partners,現持有證監會第一類、第四類及第九類牌照,且進一步夯實了機構級別的基礎設施。同年,公司啟動了6個投資策略多元化的合伙關系╱基金。總之,2021年,基金業務發展取得堅實的進展,額外籌得超過1億美元的外部資金,為未來數年的增長及業績奠下鞏固基礎,有望貢獻增量業績,成為該公司新的營收增長曲線。
參考基金管理對標公司,中國光大控股的基金產品涵蓋一、二級市場基金、母基金AUM等領域,2021年全年基金管理業務收入達到38.8億港元,同比增長111%,占集團總收益比重為64.5%。由此可以看出,基金業務的發展潛力,新鴻基公司后續大力發展基金管理業務,無疑會增加收入來源和提高利潤的穩定性。
內在價值被低估 安全邊際顯著
從各業務發展的方向來看,新鴻基公司的三大業務協同效應顯著,有望從中長期改變市場對該公司的定價邏輯。
目前,新鴻基公司的業績受投資管理分部盈利波動的影響,導致整體略有起伏。因此,市場對于新鴻基公司的定價較為保守,導致新鴻基公司的市凈率僅為0.29(截至5月30日收盤)。
然而,融資業務為新鴻基公司提供長期穩定的現金流,而新增的基金管理業務將成為營收新的增長曲線,經常性的收入增加有效提高該公司盈利的穩定性,隨著上述兩項業務的深入發展,新鴻基公司的內在價值將不斷釋放,進而改變市場預期及估值。
富途研報計算,新鴻基公司的合理估值約為125億港幣,相對于當前的72億港幣市值(截至5月30日收盤),潛在增幅空間高達74%。另外,即使保守起見,新鴻基公司的估值區間將在57-130億港幣,下跌空間有限,而向上更有彈性,現價對應的投資賠率整體較高,安全邊際較為顯著。
簡言之,2022年以來由于金融市場的高波動,導致新鴻基公司業績短暫承壓。然而,該公司中長期增長邏輯不變,三大業務協同效應凸顯內在價值,加上較為顯著的安全邊際,使得新鴻基公司的投資價值仍可期待。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金融市場“音樂”示弱 新鴻基公司2022年虧2022-05-31
- 華住集團一季報發布:業績表現符合預期 構2022-05-30
- Aritco瑞特科的經驗分享:如何打造高效的團2022-05-30
- 我愛運動 更愛飛利浦骨傳導耳機A66062022-05-30
- 海道教育牽手壹心理|啟動回收焦慮「公益心2022-05-30
- ArTalk | 企業上云如何真正做到安全又安心?2022-05-30
- 一起來破案:「項目融通系統性風險保險」是2022-05-30
- 景氣投資知多少:景氣賽道反彈到哪了?2022-05-30
- 從星益生趣RB狗糧談狗糧到底怎么選2022-05-30
- 77英姐直播間的春之喚背后究竟隱藏了多少實2022-05-30
- 江山歐派夯實“穩”的基礎,保持戰略定力2022-05-30
- 英國歐臻廷是什么來頭,竟然比LV更早獲得PO2022-05-30
- 兩度抄底俄羅斯,Hopingclub華英會為投資者2022-05-30
- 公會體系下的人脈運營,讓Hopingclub華英會2022-05-30
- 再傳捷報!睿帆科技入選艾媒咨詢2022年中國2022-05-30
- 太子信托、柬埔寨投資管理公司、柬埔寨房地2022-05-30
- 害怕被震下車,不妨看看這類產品!2022-05-30
- 恒易貸:元宇宙仍在空中翻轉的硬幣2022-05-30
- 恒榮匯彬:家庭保險理財規劃注意事項有哪些2022-05-30
- 外匯天眼:如此“交易外匯”,哪還有黑平臺2022-05-30
- 創富港一站式創業創新服務直擊創業者痛點,2022-05-30
- 小恒錢包:申請房貸攻略有哪些2022-05-30
- 疫情催生國產醫療機器人 恒昌解碼高景氣復2022-05-30
- 耿曉泉:鼓勵社會各界人士參與鄉村建設2022-05-30
- 氣凝膠概念股有哪些?電瓶車頭盔概念股有哪2022-05-30
- 《相信品牌的力量》美享薈集團與中國好聲音2022-05-30
- 生產帳篷概念股有哪些?戶外露營股票有哪些2022-05-30
- 人造肉概念股有哪些?植物肉概念股上市企業2022-05-30
- 社交網絡板塊概念股票有哪些?短視頻概念股2022-05-30
- 吃貨黨∶還沒嘗過清遠雞?再不試試你就out了2022-05-30
精彩推薦
- 氣凝膠概念股有哪些?電瓶車頭盔概念股...
- 生產帳篷概念股有哪些?戶外露營股票有...
- 人造肉概念股有哪些?植物肉概念股上市...
- 社交網絡板塊概念股票有哪些?短視頻概...
- 人腦工程概念股有哪些?腦機接口行業概...
- 網絡安全概念上市企業有哪些?超算龍頭...
- 2022年銅股票概念股有哪些?廢銅回收價...
- 什么是智能手表?智能電表概念股有哪些?
- 橫琴概念股2022年有哪些?粵港澳大灣區...
- 首批7只科創主題基金現狀如何?國聯安上...
- 什么是光伏異質結電池片?什么是同質結...
- 保障性住房概念股是那些?什么是集成房...
- 什么是三網融合概念股?儲能概念股票有...
- 甲型流感概念股有哪些?港口水運概念龍頭...
- 超級細菌概念股有哪些?哪些是病毒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