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購潮來了:理財公司、公募私募基金一起上
由于黑天鵝事件頻出,全球股市出現回調,A股也難獨善其身,截至3月29日收盤,滬深300年內跌幅達到16.32%。不少投資權益市場的產品的凈值也出現一定幅度回撤。3月23日,光大理財打響理財子公司自購“第一槍”之后,陸續已經有南銀理財、中郵理財宣布自購,合計金額達到13.5億元。
三家銀行理財子宣布自購
據“中郵理財”微信號3月26日消息,中郵理財發布公告稱,已將自有資金約6.5億元申購旗下管理的理財產品,并計劃擇機申購旗下管理的混合類(財富鑫鑫向榮、鴻元系列)及“固收+”(鴻錦系列)理財產品。
3月23日晚間,光大理財公眾號發布“關于運用公司自有資金投資本公司旗下股票型和混合型理財產品的公告”,表示將自購旗下股票型和混合型產品不超過2億元。打響了銀行理財子公司自購“第一槍”。
光大理財表示,此次增持旗下產品是對中國資本市場韌性的信心,也是對自身投研能力的信任。光大理財希望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保證自有資金的收益空間。
從光大銀行此次自購標的來看,主要針對的是該機構旗下陽光紅股票型和陽光橙混合型理財產品。
光大理財公布自購的第二日,3月24日晚間,南銀理財公告稱,基于對經濟長期向好、穩定繁榮的信心,以及公司持續提升投研能力的決心,本著與廣大投資者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公司已投入自有資金約5億元用于認購/申購公司旗下理財產品。
上述三家理財子公司合計自購金額達到13.5億元。
理財子公司大額申購/認購旗下產品的背景是,部分產品“破凈”。同花順統計,截至2022年3月27日,銀行理財子公司所發產品的“破凈”數量達1734款,在已披露凈值數據的11548款產品中占比為15%。
3月21日,招商銀行常務副行長兼董秘王良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最近一段時間理財子公司產品出現跌破凈值的情況,主要與資本市場波動有關,當前招銀理財有幾十只產品出現了“破凈”現象,這與行業其他公司狀況一致。目前招銀理財也在研究措施,結合銀行客戶低風險的配置,加大債券等固收類產品的投入;對權益類產品的配置,加大投研能力,延長理財產品封閉期;加強資產配置,減少回撤。同時也要加大投資者教育。
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3月25日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對標資管行業,銀行理財產品權益占比提高將是一個長期趨勢,關鍵還在于自身專業能力能否迅速得到匹配,相信未來隨著投資者教育工作逐步到位,銀行理財客群對波動的接受能力也會不斷提升。
已有57家公募機構自購旗下產品
其實在銀行理財子公司自購之前,公募基金(包括券商資管)早已出手自購,根據同花順的統計數據,今年以來共計57家基金公司和券商自購旗下基金,南方基金、華泰證券資管、大成基金、國泰基金等今年以來實施自購金額超億元。
南方基金的自購規模最大,2022年以來南方基金已使用自有資金認購旗下權益類基金超過2.5億元。南方基金表示,接下來還將進一步加大主動權益、被動權益、FOF等產品自購力度,將資產配置周期拉長到3年以上,通過自購旗下基金份額形成公司的長期戰略資產組合,與持有人利益深度綁定,努力為客戶持續創造價值。
截至3月29日收盤,滬深300指數年內跌幅達到16.32%,不少偏股型產品出現浮虧。基金自購對于市場的人氣也起到提振作用。
今年基金公司自購基金為105只,凈申購金額達到18.6億元,創2015年以來同期新高;上一次大規模自購集中在2018年1至3月,凈申購金額12.43億元,彼時滬深300下跌3.28%。
從自購類型來看,股票和混合型基金的分量較重,前者的累計自購額為6.9億元,后者為6.82億元,此外債券型基金為3.81億元。
從獲自購基金的基本面來看,這些基金均為2022年以來新成立基金,3月份成立基金占近半數。不過雖然已經拿出真金白銀自購,但目前距離基金承諾的自購規模還有一定差距,隨著基金的發行,基金公司自購金額也將陸續到位。
除了公募之外,私募也通過自購積極穩定市場情緒。據私募排排網的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11家私募宣布自購,累計金額近14億元,其中9家百億級私募自購達到11.8億元。
自購規模較大的私募為九坤投資。3月18日晚間,九坤投資發布公告稱,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信心,與投資者共同踐行長期投資理念,該公司決定自3月18日起,采用每月定投的方式,以自有資金申購旗下股票型資管產品。每月定投金額為1000萬元,定投周期為3年。這意味著,在未來三年,九坤投資自購金額累計額將達到3.6億元,且以定投方式進行。
對于為何選擇定投的方式自購,九坤投資表示,經過一季度的回調,市場風險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雖然仍有不確定性,但站在長期看好A股市場的角度,已經是較好的投資時機,另外通過長期定投,可以降低因擇時帶來的風險。
關鍵詞: 私募基金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自購潮來了:理財公司、公募私募基金一起上2022-03-30
- 【讀財報】“固收+”公募產品集體回撤 南2022-03-30
- 全球糧價上漲 豬企如何應對2022-03-30
- 受鴻泉物聯股價波動“拖累” 千方科技借殼2022-03-30
- 安琪酵母2021年營收首破百億 國內國際主營2022-03-30
- 廣聯達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翻倍 數字設計2022-03-30
- 業績反常、突擊增收......廣濟藥業年報“怪2022-03-30
- 快手架構調整后首份年報:經調凈虧損188.522022-03-30
- 奈雪的茶上市首年虧1.45億 計劃2022年門店2022-03-30
- Mysteel早讀:鋼材期貨夜盤下跌,俄烏談判2022-03-30
- 突然爆雷!多個重大項目未中標,這家A股要2022-03-30
- 元琛科技:2021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13.53%2022-03-30
- 華友鈷業:與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達成戰略合2022-03-30
- 耐普礦機預計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381.91%-2022-03-30
- 智己L7量產車型“智己L7 Pro”售價確定為42022-03-30
- 快手高管解讀Q4財報:我們在直播電商下沉市2022-03-30
- 浦東:金融要素市場如常運轉2022-03-30
- 達實智能:黃德強離任副總經理2022-03-30
- 魯銀投資2021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10派0.35元2022-03-30
- 海天味業2021年營收達250億元 持續推進產2022-03-30
- 方大特鋼抗疫生產兩不誤2022-03-30
- 平煤股份: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10%,精煤戰2022-03-30
- 美聯儲研究顯示財政刺激可能是導致美國通脹2022-03-29
- 【公司前線】招商蛇口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變2022-03-29
- 【公司前線】招商蛇口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變2022-03-29
- 【公司前線】樂歌股份全資子公司法定代表人2022-03-29
- 【公司前線】百普賽斯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從2022-03-29
- 【公司前線】三峽能源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從2022-03-29
- 鄭康豪“急了” 皇庭廣場降價18億尋接盤方2022-03-29
- 恒大物業:成立獨立調查委員調查“134億存款2022-03-29
精彩推薦
- 快手架構調整后首份年報:經調凈虧損188...
- 奈雪的茶上市首年虧1.45億 計劃2022年...
- Mysteel早讀:鋼材期貨夜盤下跌,俄烏談...
- 快手高管解讀Q4財報:我們在直播電商下...
- 浦東:金融要素市場如常運轉
- 美聯儲研究顯示財政刺激可能是導致美國...
- 鄭康豪“急了” 皇庭廣場降價18億尋接盤方
- 恒大物業:成立獨立調查委員調查“134億...
- 恒大汽車:目標于2022年6月22日實現“恒...
- 中天金融:“佳源系”未按時支付中天城投...
- 新城悅服務:受托人就股份獎勵計劃購買10萬股
- 龍光集團:延遲刊發經審核2021年度業績
- 浙江建投:擬36.6億接盤恒大在建杭州水晶...
- 【焦點】喜提一字板!擬豪擲百億跨界新...
- 德信中國:延遲刊發2021年度經審核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