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供需雙向調節 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
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主要經濟體通脹指標加速上行,全球通脹預期不斷升溫。受此影響,過去半個月內召開的兩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均重點提及大宗商品漲價問題。展望未來,本輪大宗商品價格以及PPI或將高位運行一段時間,需要密切關注對中下游企業盈利的擠壓、對消費價格的傳導、對貨幣政策的制約等三大可能的不利影響。
本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兩個鮮明特征:首先是速度快,自2020年7月以來CRB大宗商品指數已連續10個月環比上漲,接近8%的月均漲幅為近幾輪之最;其次是擴散廣,既包括原油、銅、鋁、鐵礦石、螺紋鋼等工業品,也包括大豆、玉米等農產品。其中,銅價已創2011年以來新高。
從成因看,本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三個推動因素:一是需求恢復,去年下半年主要由疫情率先得到控制的中國帶動,年初以來則主要是歐美帶動;二是疫情下供需錯配,尤其是海外需求不斷恢復,但供給端沒能跟上;三是疫情以來各國紛紛出臺大規模刺激政策,全球“放水”規??芍^史無前例,全球流動性極度寬松。此外,全球主要大宗商品被寡頭壟斷定價也是推手。從疫情當前進展和全球政策動向來看,這些推動因素短期內可能仍然存在,這也將支撐本輪大宗商品價格延續上漲或者保持高位運行。
我國最新的4月PPI同比漲幅已攀升至6.8%,從去年5月觸及低點-3.7%以來,已連漲11個月,低基數之下預計5月很可能突破8%達到峰值,下半年也很大可能整體維持5%至6%以上的高位?;仡櫄v史,幾乎每一輪大宗商品漲價和PPI持續走高都會對經濟運行帶來不利影響:
對中下游企業盈利擠壓比較明顯。從傳導路徑來看,PPI下游與CPI同步性較強,但PPI上游向下游傳導不暢,特別是2015年之后PPI和CPI持續發生背離。由此帶來的后果是PPI上游價格大幅上行期間易擠壓中下游利潤空間。從利潤占比看,2009年至2011年PPI上行期,上游原材料業利潤占比提升超過7個百分點,但中游制造業利潤占比下降1.3個百分點,下游消費品業利潤占比下降近6個百分點,2015年至2016年的情形也類似。
物價穩定是貨幣政策的重要目標。5月11日央行最新發布的《2021年中國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當前我國并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但需對大宗商品漲價給我國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帶來的差異化影響保持密切關注,綜合施策保供穩價,及時有效管理預期,防范市場價格波動失序。5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高度重視大宗商品價格攀升帶來的不利影響,針對市場變化,突出重點綜合施策;保持貨幣政策穩定性和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合理引導市場預期。據此看,至少決策層尚不會因大宗漲價就收緊貨幣政策。
本輪PPI上漲主因是全球大宗商品漲價帶來的輸入型通脹并疊加低基數,考慮到當前我國宏觀政策的首要目標仍是保就業和保市場主體,更有針對性的舉措應是從供給端發力,加強供需雙向調節,增強保供穩價能力。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快手:一季度電商交易總額為1186億元,...
- 民生銀行高管耗資千萬增持“護價” ...
- 一季度補貼超12億 多家券商披露政府補助
- 北汽藍谷年產能達26萬輛利用率僅5% 銷...
- 比依電器應收賬款兩年增3.4倍 空氣炸鍋...
- 前4月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5.5% 支出...
- 菜價季節性回落有望延續 預計后期價格...
- 美團回復無法使用微信支付:微信支付系...
- 寧德時代在上海成立瑞庭時代新能源公司...
- 圓通速遞在河北成立供應鏈公司,經營范...
- 百度關聯公司入股“中交車旺”,注冊資...
- 香港恒生指數午間休盤跌0.41%,騰訊控股...
- 上海外貿快速增漲,今年前四月進出口總...
- 旅行交友拼團拼車App“墨魚旅行”獲數千...
- 自動駕駛公司“蠻酷科技”獲近億元P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