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別在細節處“耍小聰明”設陷阱 應減少客戶的誤解
據媒體報道,一批持卡人在網絡平臺上投訴某股份制銀行信用卡未經自己同意擅自開通收費項目,每個項目每月收費8元~20元不等,大部分人發現時已收取兩三年甚至更久。從內容上看,針對該銀行信用卡的投訴多與“私自扣款”有關。很多客戶表示,自己也不清楚這些收費項目到底是干什么的,稀里糊涂就被扣了錢。
幾乎所有在網絡投訴的持卡人都表示,自己不清楚當初怎么開通這些服務的,沒有主動申請過。持卡人普遍反映,該銀行信用卡每月收取這些項目的續訂服務費前后,都不會再向持卡人發送任何短信、微信,更沒有電話提醒,收費只在當月賬單體現。由于日常刷卡消費都有即時提醒,因此很多人查看信用卡賬單就是大致掃一眼,不會看得很仔細。
對于相關銀行被投訴的“私自”扣款現象,法律界人士認為,銀行在正式收費前應明確征得消費者同意,比如要求消費者短信回復確認,不回復則不收費。每月扣款前后應向消費者發出提醒,并明確告知退訂方式。此外,銀行應在手機APP、微信小程序等電子渠道設置自行停止收費項目的選項,為消費者提供對等的便利。
信用卡收費事關眾多消費者的切身利益,銀行應該更多站在消費者立場考慮,提供更加細致的服務,減少客戶的誤解。涉及收費的產品一定要細致周到地說明提醒,收費項目退訂的渠道也應更加便捷。不要讓客戶覺得銀行是在細節處“耍小聰明”設陷阱,銀行光明正大地掙錢才是正道。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江海證券2020年凈利潤1.31億 收入小幅降低
- 潤科生物終止創業板IPO 保薦機構是萬和...
- 合生創展再度“借新還舊”:擬發3億美元...
- 博眾精工上市首日漲85% 成交額5.50億元
- 股價飆升17%報8.44港元!恒騰網絡入選MS...
- 樂心醫療2020年營收、凈利雙增背后:一...
- 遠洋集團前4月銷售額305.4億元 對應協...
- 日照銀行2020年總資產突破2000億元 凈...
- 重慶富民銀行2020年凈利潤出現成立以來...
- 金融壹賬通2021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1....
- 天茂集團發布公告稱:國華人壽前4月原保...
- 銀保監會:2020年第四季度末風險綜合評...
- 銀保監會:一季度末保險公司原保費收入1...
- 銀保監會:一季度末保險公司總資產24.3...
- 上市公司質量穩步提升 優勝劣汰市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