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豬業務深度虧損,溫氏股份能否踩準豬價反彈節點
豬周期持續探底,豬禽業務并舉的溫氏股份(300498)也難以抵擋。受肉豬業務深度虧損影響,溫氏股份2021年凈利潤為-134.04億元,是上市7年來的首虧。
2022年4月20日,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在“2022中國農業展望大會”上表示,目前豬價已經出現觸底反彈跡象,農業農村部預計6月生豬生產大概能夠達到盈虧平衡點。有機構預測,2022年下半年豬價有望反轉向上,溫氏股份也有望相應釋放盈利彈性。不過在業內專家看來,目前豬肉只是從階段性過剩向供需基本平衡轉變,還未進入上漲周期的基本面。
對于未來如何有效對抗豬周期等問題,溫氏股份方面4月22日回應記者稱,由于目前處于2022年一季報發布敏感期,公司暫無法回復問題,“可以關注4月27日的投資者關系記錄”。
豬雞并舉難敵豬周期
財報顯示,溫氏股份2021年實現營收649.54億元,同比減少13.31%;實現凈利潤-134.04億元,同比減少280.51%,這也是溫氏股份上市以來交出的首份虧損業績。
溫氏股份解釋稱,報告期內,受疫情影響,酒店、食堂和團餐等聚集性消費持續低迷,畜禽產品總需求量下降,而受前兩年畜禽養殖產能擴張影響,產品供給增加,供求總體失衡,銷售價格快速從高位下行并長時間低位運行;加之飼料原料價格不斷上漲、公司外購部分豬苗育肥、持續推進種豬優化等因素致養殖成本高企,“公司面對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
2021年,溫氏股份銷售肉豬1321.74萬頭,同比增長38.47%,不過由于毛豬均價下降48.18%至17.39元/公斤,價格深幅下跌,相關產品營收下降36.36%至294.94億元,加上飼料原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導致肉豬養殖業務出現深度虧損。
另一方面,肉雞市場總體行情好轉。報告期內,溫氏股份銷售肉雞11.01億只,同比增長4.76%;肉雞類營收303.28億元,同比增長24.84%;毛雞均價為13.2元/公斤,同比增長13.5%。溫氏股份稱,養雞業務的盈利僅能彌補養豬業務的部分虧損。
而從整體行業來看,2020年以來,我國禽業經歷了較長的市場低迷期,行業產能去化程度較大。2021年,我國禽肉供給同比增長不大,但2021年2月起受生豬價格下行及供需關系影響,禽業價格整體呈現震蕩下行趨勢,至7月跌至最低點,之后價格回升,全年禽業市場價格整體好于上年,總體比較平穩。
與禽業相比,養豬行業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生豬共出欄67128萬頭,同比增長27.4%;豬肉產量5296萬噸,同比增長28.8%。從需求端來看,新冠疫情導致酒店、食堂、旅游等聚集性消費減少。以上原因綜合影響供需兩端平衡,豬價處于急速下跌階段,2021年6月跌到第一個低點,10月再創新低,全年豬價在最低點時同比下跌近70%。
決策部署“慢一拍”
兩年前,溫氏股份的肉豬業務處于完全不同的境地。
2019年,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全國生豬出欄量下降,導致全國肉豬銷售均價上漲46.57%。溫氏股份同期肉豬類營收及毛利同比分別增長23.83%、189.75%。同時,受美國進口禽肉減少、非洲豬瘟疫情背景下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影響,市場上禽肉售價同步上漲,溫氏股份肉雞(鴨)類產品營收及毛利同比分別增長33.9%、50.53%。在豬禽業務雙增的情況下,溫氏股份2019年營收增長27.75%至731.2億元,凈利潤更是大增252.94%至139.67億元。
2020年,本輪豬周期進入頂部區域。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全國豬肉產量4113萬噸,同比下降3.3%,豬肉價格同比上漲49.7%。由于供給仍然偏緊,豬肉價格總體處于歷史高位。
然而,溫氏股份并未抓住此輪上漲機會。2020年年報顯示,為控制非洲豬瘟風險,溫氏股份前期主動調整了豬苗調運及投放生產環節的進度,肉豬產量相應下降;同時,主動淘汰部分受威脅母豬,導致健康豬苗出欄量階段性減少。這些因素導致溫氏股份2020年肉豬銷售同比下降48.45%,肉豬銷售收入僅增長0.72%,加之同期養雞、養鴨業務出現大幅虧損,致溫氏股份全年凈利潤下降46.83%。
其間,溫氏股份也試圖乘勢進行產能擴張,于2020年9月公布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資說明書,擬募資不超過98.75億元用于多個養殖項目,其中養豬類項目計劃投資總額約為62.52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44.82億元。溫氏股份當時解釋稱,畜禽養殖業中小養殖戶逐漸退出,大量規模企業加強產能投資,行業集中度逐步提高。為抓住有利時機,滿足未來業務發展需求,溫氏股份將加大資本支出,拓展投資規模。
然而到2021年初募資完成,豬價行情已經發生反轉。2021年6月22日,溫氏股份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年初以來豬價出現連續下降,部分地區豬價已接近上輪周期底部,導致行業整體進入階段性困難期。為此,公司從2021年5月起停止外購種豬和仔豬,放緩生產節奏,同時自2020年四季度開始停止新項目立項,在建項目“能緩則緩”。
2022年3月17日,溫氏股份公布募資投資項目調整實施進度公告顯示,有10個養殖項目將預計建成投產時間從2022年3月、6月延后至2023年12月。溫氏股份對此解釋稱,2021年生豬供應能力充足,價格持續走低,跌速快、跌幅大、持續時間長,生豬養殖企業普遍面臨收入下降、利潤虧損、現金流緊張等考驗,公司采取控產能、控投資、控支出、穩定生產成績舉措,“儲備資金度過行業寒冬”,因此放緩了上述募投項目的建設進度。
溫氏股份在2021年財報中認為,生豬價格仍處于周期底部,市場行情持續低迷。2021年1月起,生豬價格從36元/公斤左右快速下行,最低跌破10元/公斤。由于前期外購種豬成本高、受疫病侵襲種豬利用率低等因素,公司對種豬計提減值19.07億元。為保證經營現金流安全,溫氏股份暫緩新建種豬產能,重新核定各業務板塊資金使用量,“逐步走出生產困境”。
以生豬出欄量計,溫氏股份在A股上市豬企中的排名,已從2019年的第一降至2021年的第三,頭把交椅已被牧原股份(002714)取代。2022年4月15日,溫氏股份宣布終止“崇左江城溫氏畜牧有限公司一體化生豬養殖項目一期”等8個募資投資項目,主要理由是生豬行業市場行情持續低迷。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溫氏股份前期主要問題在于決策失誤、踩點不準,價高時缺豬,補欄時豬價又開始走低。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2021年4月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認為,溫氏股份“養豬大王”的位置變動,一部分原因是在非洲豬瘟疫情中損失大,在復養過程中思慮較多,導致后面產能恢復進程慢了一拍。
豬價反彈能否扭轉困境?
2022年4月20日,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在“2022中國農業展望大會”上表示,目前豬價已經出現觸底反彈的跡象,農業農村部預計6月生豬生產大概能夠達到盈虧平衡點。農業農村部將及時發布生產市場預警信息,引導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督促落實生豬產能調控預案,切實穩定支持政策,尤其是不得隨意限貸、抽貸、斷貸,防止生豬產能過度下滑。
豬價反彈能否拯救溫氏股份業績?招商證券研報認為,自2021年三季度以來,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逐季度加速下降。考慮到母豬產能去化向肥豬供給減少的傳導周期,預計2022年下半年豬價有望反轉向上,溫氏股份也有望相應釋放盈利彈性。
溫氏股份2022年3月11日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稱,主要綜合考慮市場行情判斷、自身資金實力等多種因素確定出欄目標,初步規劃2022年底增加能繁母豬數量至140萬頭,以滿足未來發展需要。“樂觀估計,2022年三季度后豬價有可能進入下一輪周期的上行通道;悲觀估計,2022年仍處于社會平均盈虧平衡線位置,可能需要2023年才能進入下一輪周期的上行通道。”
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朱增勇接受記者采訪認為,與2015年、2018年-2019年母豬產能急劇下降造成的下一年豬價上漲不同,現在豬肉只是從階段性過剩向供需基本平衡轉變,豬價觸底后向窄幅震蕩轉變,還未進入上漲周期的基本面。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我國能繁母豬存欄4185萬頭,同比略漲1.6%,基本接近農業農村部2021年9月發布的《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中提出的“十四五期間,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應穩定在4100萬頭左右”的綠色區域。這意味著10個月后供需形勢更趨平穩,但不代表豬價未來會進入上漲周期,而是產業回歸常態盈利水平。
從溫氏股份近兩年動作來看,其主要策略是借助多領域布局來對抗豬周期,如在豬、雞基礎上發展乳業板塊、布局水禽板塊等。其中,乳業板塊已提出拆分上市目標,2021年銷售總收入增長25%至10.62億元,并完成了戰略投資者引入和股份制改造工作。不過從溫氏股份2021年營收構成來看,其他養殖類、原奶及乳制品占比分別僅為4.19%、1.64%,尚無法對溫氏肉豬、肉雞板塊產生實質性影響。
首席記者 郭鐵
編輯 李嚴
校對 李銘
關鍵詞: 溫氏股份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肉豬業務深度虧損,溫氏股份能否踩準豬價反2022-04-24
- 【公司前線】正泰電器關聯公司出現經營范圍2022-04-24
- 【公司前線】馬應龍關聯公司出現經營范圍變2022-04-24
- 大族激光投資成立先進智能裝備股份公司2022-04-24
- 【公司前線】聯創電子關聯公司注冊資本從7.2022-04-24
- 興全基金謝治宇調研聯化科技2022-04-24
- 盛洋科技2021年凈利潤增長98.85% 5G通訊基2022-04-24
- 聯化科技獲29家機構調研:公司主營業務分為2022-04-24
- 邁瑞醫療2021年成績單:連續5年營收、凈利2022-04-24
- 江中藥業整合白酒業務 擬注銷連虧4年的杞2022-04-24
- 【公司前線】高能環境關聯公司注冊資本從752022-04-24
- 【公司前線】海天味業成立新全資子公司 注2022-04-24
- 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長虹2022年度招聘增加超2022-04-24
- 海航集團風險處置工作基本完成2022-04-24
- “摩萄盒子杯”2022公開邀請賽完美收桿/突2022-04-24
- 想要“人車合一”?5萬元幫你找回操控的快2022-04-24
- 社會面清零后第十天,吉林省復工復產如何?2022-04-24
- 吉林省:金融部門按照“能開盡開、早開快開2022-04-24
- 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榜:9省份過萬,京滬2022-04-24
- 日元暴跌貶值創20年紀錄,日本央行有難言之2022-04-24
- 重慶將實施“六大專項行動”,全面振作工業2022-04-24
- 【公司前線】華海藥業成立新全資子公司 注2022-04-24
- 韭菜們醒醒吧!20倍光伏巨頭或仍將暴雷!182022-04-24
- 【公司前線】大族激光參股成立新公司 注冊2022-04-24
- 【公司前線】大唐發電成立新全資子公司 注2022-04-24
- 【公司前線】紫金礦業全資子公司高管發生變2022-04-24
- 主營產品產銷兩旺 玉馬遮陽2021年凈利同比2022-04-24
- 【公司前線】得利斯全資子公司高管發生變更2022-04-24
- 【公司前線】鵬博士關聯公司被移出經營異常2022-04-24
- 【公司前線】運達股份全資子公司法定代表人2022-04-24
精彩推薦
- 社會面清零后第十天,吉林省復工復產如何?
- 吉林省:金融部門按照“能開盡開、早開...
- 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榜:9省份過萬,京...
- 日元暴跌貶值創20年紀錄,日本央行有難...
- 重慶將實施“六大專項行動”,全面振作...
- 蘭州:二套房認定取消再次申貸時間限制
- 內蒙古滿洲里:對相關區域實行封控管理
- 央行24日開展100億元逆回購操作
- 央行連續發聲釋放貨幣政策重要信號,專...
- 外匯局:未來長期價值投資仍是外資流入...
- 山西一季度生產總值為5513.12億元,同比...
- Mysteel早讀:黑色期貨大幅下跌,中國寶...
- 22個省份已無關閉關停的高速公路收費站...
- 內蒙古滿洲里:對相關區域實行封控管理
- 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