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醫通仍正常使用 “停運”風波誰之過
見習記者 張 安 賀王娟
京醫通“停運”風波,引發各界關注。
“無論如何不應該侵害患者的利益和便利性。”一位監管部門人士對《》記者說。
4月19日深夜,京醫通運營方北京怡合春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怡合春天”)再次發布公告稱,后續在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督指導下,雙方將以理性的態度對京醫通線上系統的歷史投入和未來運營經費等相關問題進行協商,以推進所有問題的最終解決。雙方協商期間,該公司將保障京醫通線上系統的正常運行。
京醫通運營主體怡合春天與出資建設方北京銀行(601169)之間的矛盾已經擺在明面。記者探訪怡合春天辦公地更是發現為關聯公司。一個已經運營十年的民生項目為何突然差點“停運”?目前仍是謎團。
目前仍可正常使用
“京醫通”項目于2012年4月21日啟動,由彼時的北京市衛生局(后為“北京市衛健委”)、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北京銀行共同推進的一個民生項目,具備線上掛號、線下取號、門診繳費、報告查詢等功能。
根據怡合春天方面的介紹,目前,“京醫通”線上平臺覆蓋6萬余名醫生、4萬余張床位、3000多個臨床學科,付費用戶群體超3000萬,已累計為近6億+患者提供服務, 為全國最大規模的公立醫療在線服務平臺。
4月18日,一張京醫通停運的通知在網絡上流傳。根據通知,署名為怡合春天的公司稱,北京銀行作為京醫通線上系統的出資方,一再拒絕履行出資義務,該公司獨自負擔京醫通項目數億元成本長達七年,因無力承擔高昂的運營成本,京醫通線上系統將于2022年4月20日9時起正式停運。
4月19日,北京市衛健委就此進行回應稱,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已緊急通知雙方,將進一步督促指導雙方從維護公眾利益出發,依法理性解決糾紛,使廣大群眾能夠繼續獲得便利的線上預約服務。北京銀行回應稱,將加強各方協同,確保患者正常就醫。
4月20日,《》記者發現,“京醫通”線上掛號系統仍然可以正常使用。北京友誼醫院工作人員也對記者表示,目前可以正常使用。
而對于用戶京醫通賬戶內的資金,京醫通客服人員對《》記者表示,用戶可以持個人證件和京醫通卡片,到京醫通支持的醫院窗口辦理提現業務。但目前北京華信醫院和北京市隆福醫院不支持提現業務。
京醫通運營方究竟是誰?
天眼查顯示,怡合春天成立于2014年9月18日,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軟件開發,健康管理(須經審批的診療活動除外)等。
公司共五大股東,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為馬駿,其他股東包括北京眾翰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天悅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上投拉薩上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眾誼投資中心(有限合伙)。
4月19日,《》記者查找發現,怡合春天在平臺發布的招聘信息顯示,其地址為北京朝陽區嘉銘中心A座23樓。記者立即趕到該辦公樓,發現樓層指引顯示的23樓是三醫互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前臺工作人員給記者提供了該公司的電話,此電話與天眼查上顯示的怡合春天電話一致。不過,記者再三撥打也未撥通。
三醫互聯和怡合春天又是什么關系?為什么是同一辦公地和同一電話號碼?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三醫互聯成立于2019年8月26日,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李若晨,經營范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咨詢、銷售醫療器械等。李若晨曾是怡合春天的經理,但在2017年退出;其還是怡合春天股東公司天悅投資的股東。
《》記者來到嘉銘中心23樓,辦公室里有少數工作人員正在辦公,但并未掛有公司招牌。記者詢問這里是否是“京醫通”的運營公司,工作人員隨即保持警惕狀態,并迅速將記者帶離辦公區域。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現在是敏感時期,從公司角度來說,也是希望這件事能順利解決。無論是公司還是患者,都希望能正常運行。”
一件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在記者離開該樓層之際,此前寫在樓層指引上的“三醫互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已被抹去。
“停運”風波誰之過?
從“停運”到繼續運營,圍繞京醫通的一場風波背后,也隨之帶來種種疑問。
“當初建立這個項目的初衷是公益性還是商業性,建設運營資金哪里來?誰主導、誰審批、誰負責的?”前述監管部門人士對《》記者提出自己的疑問。
“目前來看,京醫通問題的關鍵是,誰來投這個錢?當初運行的機制是怎樣的?運營主體是個什么性質的公司?”北京某三甲醫院人士對《》記者說,目前醫院對信息化乃至數字化建設越來越重視,但是現在面臨的是機制問題,即哪些投入該由醫院出,哪些投入該由政府出,哪些投入該由企業出。
在業內看來,京醫通“停運”一事也暴露了醫院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面臨的一些問題。
北京鼎臣醫藥創始人史立臣對《》記者表示,京醫通已經在北京30多家醫院構建了掛號、就診、線上支付、復診等功能模塊,一旦停運,會造成混亂。
在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看來,京醫通的問題本質是一場內部糾紛。未來市場化的醫療數字化平臺也不一定只由公益組織當主角,企業完全可以成為這一領域中流砥柱。
關鍵詞: 正常使用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京醫通仍正常使用 “停運”風波誰之過2022-04-21
- 重要子公司拒不配合 科華生物年報披露出現2022-04-21
- 隆基股份光伏電池轉換效率創新高2022-04-21
- 協鑫科技一季度盈利超30億元 攜手中環股份2022-04-21
- 德馬科技 擬收購東方汽車80%股權2022-04-21
- 光迅科技2021年營收凈利雙增 擬非公開發行2022-04-21
- 江山股份受益行業景氣凈利倍增 財務持續改2022-04-21
- 禾邁股份盈利2億擬分紅1.2億 超募50億擬投2022-04-21
- 華海藥業一季度凈利續降超41% 原料藥利潤2022-04-21
- 多氟多量價齊升首季盈利7.32億 加速擴產搶2022-04-21
- 東方鋯業擬定增7億龍佰集團認購兩成 一季2022-04-21
- 華恒生物氨基酸產品表現強勁盈利1.68億 國2022-04-21
- 新譯大講堂在京啟動 機器翻譯助力醫療高質2022-04-20
- 安記食品2021年業績同比降14.06% 醬類調味2022-04-20
- 子公司拒絕配合年報審計 科華生物可能被實2022-04-20
- 祥龍電業:2021年實現凈利692.14萬元 同比2022-04-20
- 湖南發展:2021年營收創五年新高 2022年加2022-04-20
- 巨星農牧:擬發行10億元可轉債 擴大生豬養2022-04-20
- 大消費戰略轉型成效初顯 得利斯2021年預制2022-04-20
- 上海銀保監局:同意寶武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2022-04-20
- 新冠檢測紅利消退,圣湘生物營收凈利雙降2022-04-20
- 中銀證券:林景臻辭任公司董事長 寧敏接任2022-04-20
- 天隆公司拒絕配合 科華生物年報或將被出具2022-04-20
- 利歐股份擬實施股票期權激勵計劃 共授予1.2022-04-20
- 日照市委常委、副市長賈剛到山東港口日照港2022-04-20
- 國內市場開拓初現成效 路斯股份2021年實現2022-04-20
- 遠信工業2021年營收增長40.63% 持續加強研2022-04-20
- 廣州發展:2022年新能源裝機規模力爭達到302022-04-20
- 云南白藥:擬回購不超11.19億元公司股份2022-04-20
- 疫情期間提高產品交付效率 三全食品確保市2022-04-20
精彩推薦
- 云南城投擬出售20家下屬企業股權及1項酒...
- 上海:社區疫情擴散得到有效遏制,兩區...
- 上海發布城市數字化轉型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
- 中銀證券選舉寧敏為董事長
- 新城悅服務:受托人以98萬港元購買10萬股股份
- 貝殼完成收購圣都家裝
- 貴州省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4815.49億元,...
- 財政部:一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萬億,...
- 廣東多地下調房貸利率
- 廈門國貿2021年房地產業務營收39.47億,...
- 陽光城:104.02億元事項正與金融機構或合...
- 哈爾濱六個主城區實行社會靜態化管理
- 保利的“減量時代”與“進三爭一”虛實
- 一圖速覽: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看點前瞻
- 山東又有五市下調房貸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