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萬宏源獲8家機構調研:截至2021年末,公募基金投顧累計簽約客戶9.5萬人,管理規模超人民幣30億元(附調研問答)
申萬宏源(000166)4月18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2年4月15日接受8家機構單位調研,機構類型為保險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陽光私募機構。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問:請介紹公司衍生品業務布局和展望
答:2021年,國內衍生品市場延續蓬勃發展勢頭,伴隨著密集的衍生品行業政策,整個市場在向更加規范高效的方向快速邁進,場外衍生品業務規模呈現穩定增長態勢。2022年,公司將圍繞“打造場內外交易及產品創設的一體化平臺,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金融衍生品服務機構”的目標,發揮衍生品業務引領優勢,以產品、交易、定價為核心,為客戶提供全品種多資產交易策略的詢報價交易、風控估值、交易管理一站式服務。
問:請介紹公司2021年自營業務發展策略
答:2021年,公司自營投資繼續實現增長,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合計為111.36億元,同比增長62.37%,排名行業前列。公司在主動壓降股票質押等風險較大業務的基礎上持續優化業務結構,債券業務投資收益率大幅超越市場指數,在同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權益類衍生品和客盤交易業務穩步增長,方向性投資收入占比下降,絕對回報顯著增多。未來,公司將持續推動傳統自營業務的經營模式進一步向“交易型”投行模式的全面轉型,多措并舉實現自營業務的高質量發展。
問:請介紹公司2021年投資銀行業務經營協同情況
答:受益于注冊制改革試點帶來的資本市場擴容以及資本市場系統性改革的持續推進,2021年,公司投資銀行業務規模穩步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實現投資銀行手續費凈收入17.92億元,同比增長25.83%,股債主承銷規模超過人民幣2,600億元,同比增長近20%。公司投行業務堅持以“研究+投資+投行”業務模式為引領,打造“區域+行業+產品”矩陣,充分發揮投行引領作用,深化協同成效,持續落實大投行條線與投資銀行業務委員會的紐帶作用,“以客戶為中心”服務好各類客戶的綜合金融服務需求。
問:請介紹公司2021年金融產品銷售業務情況?
答:公司金融產品銷售包括銷售公司自行開發的金融產品及代銷第三方金融產品,涵蓋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計劃、收益憑證、質押式報價回購等金融產品。2021年,公司全面貫徹大財富管理的理念,積極整合內外部資源,不斷增加對產品業務的支持和投入,持續豐富產品線和策略線,持續為客戶提供專業化、多層次的產品服務。報告期內共銷售金融資產人民幣3,541.47億元,較上年增長37.04%,其中自行開發金融產品人民幣2,529.84億元;代理銷售第三方金融產品人民幣1,011.63億元。
問:請介紹公司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布局?
答:公司積極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的客戶服務體系,通過抓產品銷售、量化私募、基金投顧、私人財富等風口業務,加大客戶資產引進和盤活力度,進一步完善財富管理體系,推進向財富管理轉型發展。2021年末,公司證券客戶托管資產達到人民幣4.3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91%,市場占有率6.06%,行業排名靠前;實現代理買賣業務凈收入人民幣43.45億元,穩居行業前列;2021年內新獲中國證監會首批賬戶管理功能優化試點資格,為未來持續升級服務模式和客戶體驗創造條件。2022年,公司將繼續順應大財富管理趨勢,從傳統的以牌照為核心的經紀業務模式向以客群服務為核心,以資產配置、投顧服務、金融科技為抓手的財富管理模式轉型,堅持客群需求驅動,強化客群體系建設,優化客戶分類分級管理,豐富客戶服務維度,創新產品設計與運營模式,不斷滿足客戶的綜合財富管理需求,打造均衡、可持續發展的財富管理業務模式和有特色的財富管理品牌。
問:請介紹公司在公募基金投顧業務方面的布局?
答:2021年,申萬宏源證券(000562)緊抓第一批公募基金投顧業務試點券商之一的先發優勢,圍繞基金投顧業務構建完善了資產配置研究體系,交易風控體系及配套營銷服務推廣體系等。
截至2021年末,公募基金投顧累計簽約客戶9.5萬人,管理規模超人民幣30億元,位居第一批試點券商前列;共上線4大類9個組合策略,存量客戶人均委托資產達到人民幣7.4萬元,累計復投率達53%以上,部分中低風險組合盈利客戶占比超過90%。2022年,公司將結合業務發展所面臨新形勢及公司實際情況,把握“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機遇,推動“智能化、低碳化、品質化”細分賽道的產品布局完善,并持續推動成長風格產品的業績變現以及均衡風格、穩健型產品的持營接力;
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為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金融投資、股權投資等。申萬期貨憑借在合規經營、創新協同發展、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的良好表現,連續第五年在證監會分類監管評級中獲得A類AA級最高評級,并獲得各交易所和相關專業機構頒發的“優秀會員金獎”、“最佳期貨公司”等30余項榮譽,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調研參與機構詳情如下:
參與單位名稱 | 參與單位類別 | 參與人員姓名 |
---|---|---|
德邦基金 | 基金公司 | -- |
中天證券 | 證券公司 | -- |
英大證券 | 證券公司 | -- |
長城證券 | 證券公司 | -- |
長江證券 | 證券公司 | -- |
混沌投資 | 陽光私募機構 | -- |
國壽養老 | 保險公司 | -- |
玖歌投資 | 其他 | -- |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申萬宏源獲8家機構調研:截至2021年末,公2022-04-19
- 最高法黃文俊:依法有效打擊惡意拖欠賬款和2022-04-19
- 最高法黃文俊: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普惠2022-04-19
- 康佳投資成立新公司,經營范圍含房地產開發2022-04-19
- 濰柴動力(02338.HK)擬收購濰柴雷沃22.69%股2022-04-19
- 最高法楊永清:依法打擊“高利轉貸”“職業2022-04-19
- 石四藥(02005.HK)一季度股東應占溢利同比增2022-04-19
- 聚餐吃什么?配上百年糊涂酒,這幾個下酒菜2022-04-19
- 華泰“省心投”升級最大亮點:及時投遞投資2022-04-19
- 發改委:預計年內PPI總體回落的態勢不會改變2022-04-19
- 世行下調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3.2%2022-04-19
- 格力等6家企業申報參加2022年回收目標責任2022-04-19
- 做大存量做實增量 科大國創2021年凈利潤增2022-04-19
- 傳統業務與新能源業務齊頭并進 圣龍股份202022-04-19
- 神思電子上市7年首虧擬易主國資 大股東減2022-04-19
- 戰略產線業務超額完成業績目標 圣湘生物202022-04-19
- 積極開拓新產品及新市場 集友股份2021凈利2022-04-19
- 北京銀行:將切實履行社會責任 確保患者正2022-04-19
- 凱添燃氣2021年凈利潤增長16% 將深度布局2022-04-19
- 天益醫療董秘回復:目前公司共有在研項目212022-04-19
- 三環集團成都子公司開業2022-04-19
- 建發股份房地產業務2021年收入963億元 毛2022-04-19
- i茅臺“虎茅”專場今晚開啟 將投放9999瓶2022-04-19
- 東方盛虹2021年凈利潤大漲492.66%2022-04-19
- 受區域政策性停產和暴雨洪災影響 鄭州煤電2022-04-19
- 業績“大變臉”, 從預盈轉為最多預虧60億2022-04-19
- 程洲的國泰聚信A加倉皇馬科技2022-04-19
- 用實際行動守“滬” 大眾交通向北蔡鎮和田2022-04-19
- 拒絕出資致“京醫通”停運?北京銀行回應:2022-04-19
- 精達股份:2021年營收同增47.26% 產業拓展2022-04-19
精彩推薦
- 最高法黃文俊:依法有效打擊惡意拖欠賬款...
- 最高法黃文俊: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普...
- 康佳投資成立新公司,經營范圍含房地產開...
- 濰柴動力(02338.HK)擬收購濰柴雷沃22.69...
- 最高法楊永清:依法打擊“高利轉貸”“職...
- 石四藥(02005.HK)一季度股東應占溢利同...
- 發改委:預計年內PPI總體回落的態勢不會改變
- 世行下調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3.2%
- 發改委:將確保房租減免、防疫消殺補貼等...
- 百濟神州(06160.HK):百澤安?用于食管鱗...
- 房地產板塊震蕩反彈
- 【異動股】農藥獸藥板塊拉升,利民股份(...
- 【異動股】寧組合板塊下挫,韋爾股份(60...
- 監管鼓勵中小銀行下調存款利率浮動上限
- 華南城(01668.HK)附屬已兌付人民幣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