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之洋2021年凈利7809萬增14.6% 激光測、照產品營收增幅達88%
消息 ●記者 徐靚麗
久之洋(300516)(300516.SZ)近日發布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營業收入約7.29億元,同比增加0.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7809.45萬元,同比增加14.61%;基本每股收益0.4339元,同比增加14.64%。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19元(含稅)、不送紅股、不轉增。
營收凈利雙雙增長
久之洋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是華中光電技術研究所紅外、激光傳感器等單機配套的事業部,并于2016年登陸創業板。
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2909.60萬元,營業利潤7728.90萬元,利潤總額7728.42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809.45萬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88%,營業利潤同比增長9.11%,利潤總額同比增長9.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14.61%,對于業績增長原因,久之洋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收入及成本支出相對穩定,受增值稅退稅存在時間性差異的影響,報告期內取得的退稅收益增加。
久之洋的業務主要有四塊,分別為紅外熱像儀,激光測、照產品,光學系統和星體跟蹤器等。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激光測、照業務和光學系統業務營業收入增長幅度較大,激光測、照產品2021年營業收入增加2799萬元,同比增幅達88.08%;光學系統2021年營業收入增加4807萬元,同比增幅達64.89%。
報告期內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報酬合計405.24萬元。公司經本次董事會審議通過的利潤分配預案為:以180000000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19元(含稅),送紅股0股(含稅),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0股。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凈資產為11.9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25%,資產負債率為21.90%。
聚焦三大方向持續自主創新
背靠華中光電技術研究所,久之洋在技術研發上有著天然的優勢。相關資料顯示,2012年起,久之洋營收基本呈現增長趨勢,持續向好的業績,以及充裕的現金流,背后都是久之洋技術優勢作為支撐。而為了保持這一優勢,久之洋也在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2021年,公司科研生產任務保持飽滿狀態,全年承擔科研生產任務數百余項,按計劃完成紅外熱像儀、激光測距儀、電視鏡頭等產品生產和交付。
2021年公司申報專利52項,其中國家發明專利37項;專利授權21項;申報軟件著作權2項;征集科技論文61篇,裝備科技報告9篇。公司分別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湖北省第五批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示范企業、智能紅外環保監測裝置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武漢市軍民融合示范單位等稱號。
財報資料顯示,2017年至2020年,久之洋研發費用分別為5991萬、7255萬、6032萬元、7321萬元。公司2022年1月接受機構調研的反饋顯示,公司圍繞“單機系統化、系統智能化”的創新思路,聚焦紅外技術、激光技術、光學工程三大方向,持續自主創新,每年研發投入支出約7000萬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10%左右。
在人才隊伍方面,公司現有員工350余人,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占比約60%,中高級技術人員占比約65%,員工平均年齡34歲。
久之洋表示,公司在“十四五”期間將聚焦主責主業,強化理論驅動,促進光電智能,核心自主,創新系統體制,切實提高自主可控和核心競爭力,實現技術以做強;通過做精內部管控體系,構建信息化科研生產能力體系,提升研發生產效能,增強公司在市場競爭環境下的發展內生動力,實現體系以做優;發揮平臺優勢,借力資本市場,通過“技術+產業+資本”實現市場以做大,推動公司循環持續高質量發展。在經營計劃上,該公司將擴大民品投入,圍繞存量市場和增量市場,圍繞防務產業和應用產業,加快技術研發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推廣,推出新產品快速搶占市場。還將開拓非船市場和維修領域市場;緊盯新一代星體跟蹤器需求,保持星體跟蹤器產品主要供應商地位。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久之洋2021年凈利7809萬增14.6% 激光測、2022-04-14
- 新洋豐擬投60億延伸磷化工產業鏈 2021年凈2022-04-14
- 雙環科技迎聯堿景氣周期一季度預盈近2億2022-04-14
- 海南礦業向上海捐款100萬元助力抗疫2022-04-14
- 順豐累計保障新冠疫苗運輸突破5億劑2022-04-14
- Mysteel早讀:降準即將落地,江蘇要求恢復2022-04-14
- 中央氣象臺:大風降溫向南擴展,江浙滬皖等2022-04-14
- 云南白藥發力“第二增長曲線”2022-04-14
- 1.31億元定期存款被強制劃轉 ST光一子公司2022-04-14
- 年內237個募投項目“改道” 有項目資金到2022-04-14
- 吸引五大“頂流”基金經理關注 小股票也能2022-04-14
- 茅臺一瓶降1000元!經銷商稱“價格冰點”,2022-04-14
- 廣東:“十四五”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建成梅2022-04-13
- 北信源2022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2.69%2022-04-13
- 再現交機熱潮!山河智能中大挖持續向市場進2022-04-13
- 重磅!杉金光電被四省市列為重大項目2022-04-13
- 廣州信測榮獲“高新技術企業”證書2022-04-13
- 中國武夷:高管發生人事變動2022-04-13
- 佳沃食品:高管發生人事變動2022-04-13
- 宋都控股:已歸還宋都股份所擔保貸款9500萬2022-04-13
- 東南網架:總承包業務放量 業績增速探底回2022-04-13
- 林洋能源擬以低于評估值的交易作價轉讓5家2022-04-13
- 佳沃食品擬向控股股東定增募資5.16億至7.732022-04-13
- 長電科技擬推2022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 行權2022-04-13
- 浮虧超55%,葛衛東被“深套”!諸多項目破2022-04-13
- 隆基股份:M10單晶硅片較上月漲0.12元/片 2022-04-13
- 長電科技擬推2022年員工持股計劃 規模不超2022-04-13
- 宋都基業:為全資子公司宋都供應鏈擔保9500萬2022-04-13
- 工信部:將持續完善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2022-04-13
- 天保基建2021年凈利4951.02萬元 同比扭虧2022-04-13
精彩推薦
- Mysteel早讀:降準即將落地,江蘇要求恢...
- 中央氣象臺:大風降溫向南擴展,江浙滬...
- 廣東:“十四五”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建...
- 宋都控股:已歸還宋都股份所擔保貸款9500萬
- 宋都基業:為全資子公司宋都供應鏈擔保9500萬
- 工信部:將持續完善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
- 國常會: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降...
- 金輝控股:1至3月合約銷售金額105.2億元,...
- 中國武夷:鄭景昌接任董事長,陳平被聘為...
- 港股精選 | 爭搶高端寶座,兩輪電動車...
- 鑫苑服務:申元慶已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
- 觀點碰撞 | 元宇宙辦公的未來:突破職...
- 上海臨港:重點支持單位工作人才社保門檻...
- 合景泰富:3月營收45.33億,同比減少56%
- 知乎赴港上市,知前路明朗乎?|和訊睿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