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蘭“雙熊”記:流感疫苗“撞車”新冠疫苗營收大幅下降,華蘭疫苗IPO兩月不到跌破發行價
記者王瑜于娜北京報道
近日,華蘭生物(002007)工程股份有限公司(002007.SZ,下稱華蘭生物)披露2021年年報。2021年,華蘭生物營業收入44.36億元,同比減少11.69%;歸母凈利潤為12.99億元,同比減少19.48%。
這是華蘭生物近十年來首次出現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雙雙下滑。華蘭生物的主力產品是流感疫苗和血液制品,但是去年這兩大產品遭遇“雙劫”: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撞車”,營收大幅下降;血液制品方面遭遇發展瓶頸,毛利率連續四年下降,單采血漿站數量自2018年以后停滯不前。華蘭生物董秘辦告訴《》記者,公司一直在積極推進單采血漿站的申請,希望擴大單采血漿站的數量,盡管目前公司單采血漿站在頭部企業中數量不算多,但是采漿量比較高。
資本市場上,華蘭生物與華蘭疫苗(301207)這對“父與子”,也同時遭遇股價“雙熊”。盡管有頗多明星投資人加持,華蘭疫苗上市至今不到3個月,股價已跌破發行價,華蘭生物年初至今跌幅也達37%。
華蘭生物在兩大賽道同時“遇劫”。
上市后變臉
華蘭疫苗于今年2月18日通過華蘭生物“A拆A”上市,彼時,華蘭疫苗獲得多位明星級投資人的青睞。
其中,高瓴驊盈、晨壹啟明分別以12.42億元、8.28億元持有華蘭疫苗9%、6%的股權。天眼查顯示,高瓴驊盈的大股東為深圳高瓴慕祺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而該企業的大股東是騰訊產業投資基金、另外還有招商財富、宿遷輝遠等星光熠熠的合伙人。
晨壹啟明背后,是被稱為“并購女皇”的劉曉丹。劉曉丹是前華泰聯合證券的掌門人。而華蘭疫苗此次IPO的保薦機構正是華泰聯合證券。坊間傳言,劉曉丹離開華泰聯合證券后的第一個投資項目就是華蘭疫苗IPO。
如此受明星投資人追捧的華蘭疫苗,是國內最大的流感疫苗生產商,目前已上市的疫苗有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兒童劑型)等,流感疫苗的營收占比為99.72%。
在華蘭疫苗上市前三年,其業績增長迅猛。2018年-2020年,華蘭疫苗的營收增速分別為181%、30%、131%;凈利潤增速分別為451%、39%、146%。但是上市后披露的2021年財報,業績增速出現明顯下滑。
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18.30億元,歸母凈利潤6.2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4.59%和32.86%;公司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34.8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下降17.93%。
公司表示,因去年下半年流感銷售季節受到新冠疫苗加強針接種及12歲以下兒童補種新冠疫苗等因素影響,流感疫苗市場銷售工作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導致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出現了下滑。
而在資本市場上,盡管有明星投資人加持,但是華蘭疫苗IPO頗有些“生不逢時”。自去年開始,二級市場對生物醫藥的融資窗口開始關閉,加之市場大環境萎靡,華蘭疫苗表現不甚理想。華蘭疫苗發行價為56.88元/股,上市當天沖高至79.78元/股后,下行至今跌幅達27%,截至4月13日,報收于41.51元/股。
血制品遭遇瓶頸
華蘭生物的營收主要來自于血液制品和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撞車”新冠疫苗營收大幅下降,同時,血液制品也遭遇發展瓶頸。
2021年,華蘭生物血液制品營收為25.98億元,營收占比為58.56%,同比小幅增長0.25%。而2018年至2020年,血液制品營收增速分別為15.89%、9.77%、.99%。而華蘭生物血液制品毛利率已經連續四年下降。2018年至2021年毛利率分別同比下降2.7%、1.7%、0.02%、1.86%。2021年血液制品的毛利率為55.26%。分產品看,人血白蛋白毛利率為53.29%,同比下降2%;靜注丙球毛利率為55.54%,同比下降3.11%。
對于血液制品毛利率下降,公司年報提到“原料血漿成本占公司總生產成本的比例較高,是影響公司血液制品成本的重要因素,隨著獻漿員營養費的不斷提高,血漿的成本在逐漸上升;隨著原料血漿采集量的增加,血液制品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價格存在波動的可能,血液制品綜合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風險,可能對公司利潤造成一定影響。”
血液制品是高壁壘行業。目前,天壇生物(600161)、華蘭生物、上海萊士(002252)、泰邦生物四家頭部公司采漿量占國內血漿采集量的60%左右。通常來說,血液制品產量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單采血漿站的數量。而華蘭生物的單采血漿站數量已經落后。2021年報披露,目前華蘭生物共有單采血漿站25家,其中廣西4家、貴州1家、重慶15家(含6家單采血漿站分站)、河南5家。而上海萊士2021半年報顯示,公司擁有單采血漿站41家(含分站1家);天壇生物為55家;值得注意的是,華蘭生物自2018年至今沒有新增單采血漿站。
責任編輯:王瑜主編:陳巖鵬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華蘭“雙熊”記:流感疫苗“撞車”新冠疫苗2022-04-13
- 佳沃食品擬定增股票募資5.16億元至7.73億元2022-04-13
- 朝陽科技擬授出200萬份股票期權 行權價為22022-04-13
- 國常會: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降低綜2022-04-13
- 金輝控股:1至3月合約銷售金額105.2億元,同2022-04-13
- 中國武夷:鄭景昌接任董事長,陳平被聘為總經2022-04-13
- 港股精選 | 爭搶高端寶座,兩輪電動車的2022-04-13
- 鑫苑服務:申元慶已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2022-04-13
- 觀點碰撞 | 元宇宙辦公的未來:突破職場2022-04-13
- 康泰生物一季度凈利同比預增893.93%-1092.72%2022-04-13
- 沈陽化工預計一季度虧損1億元-1.3億元2022-04-13
- 【環球財經】印度Sensex30指數13日下跌0.41%2022-04-13
- 金風科技擬188億元投建溫州海上風電產業基2022-04-13
- 豐元股份一季度凈利同比預增295.23%-336.83%2022-04-13
- 中直股份:張銀生離任副總經理2022-04-13
- 6萬噸能源級鈦材料全產業鏈項目投資引關注2022-04-13
- 天沃科技收深交所問詢函 要求說明業績持續2022-04-13
- 九號電動滑板車累計量產破1000萬臺2022-04-13
- 金禾實業布局新代糖品種 產業鏈一體化助力2022-04-13
- 上海臨港:重點支持單位工作人才社保門檻縮2022-04-13
- 合景泰富:3月營收45.33億,同比減少56%2022-04-13
- 知乎赴港上市,知前路明朗乎?|和訊睿見2022-04-13
- 邯鄲主城區繼續實行封控管理開展全員核酸檢2022-04-13
- 和合資管:市場磨底 固收+等穩健型策略產2022-04-13
- 浙農股份一季度凈利同比預增68%-74.22%2022-04-13
- 懵了!昨夜剛發“利好” 這家公司今早開盤2022-04-13
- 【公司前線】寶新能源全資子公司法定代表人2022-04-13
- 【公司前線】高升控股全資子公司法定代表人2022-04-13
- 福能東方及6位高管收警示函 深交所下發關2022-04-13
- 索菲亞2021營收穩健增長,“整家定制”釋放2022-04-13
精彩推薦
- 國常會: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降...
- 金輝控股:1至3月合約銷售金額105.2億元,...
- 中國武夷:鄭景昌接任董事長,陳平被聘為...
- 港股精選 | 爭搶高端寶座,兩輪電動車...
- 鑫苑服務:申元慶已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
- 觀點碰撞 | 元宇宙辦公的未來:突破職...
- 上海臨港:重點支持單位工作人才社保門檻...
- 合景泰富:3月營收45.33億,同比減少56%
- 知乎赴港上市,知前路明朗乎?|和訊睿見
- 邯鄲主城區繼續實行封控管理開展全員核...
- 71歲王石造“娃”|財訊60秒
- 3個交易日股價跌幅超20% 陽光城:無未披...
- 王健林殺回來了|財訊60秒
- 全國各地區最低工資出爐,13地區最低工...
- 邯鄲主城區繼續實行封控管理開展全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