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復神鷹引領碳纖維材料“中國造”
碳纖維被譽為21世紀的“新材料之王”,也是一種戰略性材料。作為國內碳纖維領域唯一一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企業,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中復神鷹,股票代碼:688295)4月6日登陸科創板,為國產碳纖維產業化新進程增添新動能。
領銜硬核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2006年3月,公司始終堅持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打造世界先進科技企業。
2010年,中復神鷹1000噸T300級碳纖維規模化生產,打破了發達國家對國內碳纖維市場的長期壟斷,榮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3年,中復神鷹立足自主創新,自主研制了PAN纖維快速均質預氧化、碳化集成技術,首次構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干噴濕紡千噸級高強/百噸級中模碳纖維產業化生產體系,成為我國首個、世界第三個攻克干噴濕紡工藝難題的企業,填補了國內以干噴濕紡工藝為代表的高性能碳纖維生產技術的空白。
2018年1月,經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推薦,中復神鷹作為第一完成單位,與東華大學、江蘇鷹游紡機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完成的―千噸級干噴濕紡高強/中模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該項目完成人共有15人,其中,中復神鷹科研人員就有12人。
目前,中復神鷹在國內率先實現高性能干噴濕紡碳纖維產業化,已取得59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6項,以主要起草單位身份2次參與《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國家標準的制定,1次參與《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行業標準的制定;是為數不多的掌握高性能碳纖維生產核心技術并能夠實現規模化生產的國內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發達國家在全球高性能碳纖維行業的壟斷地位。
根據中國化學(601117)纖維工業協會統計,2020年度國產碳纖維總產量1.80萬噸,公司當年產量3777.21噸,占國內總碳纖維產量的比例達20.98%,排名第二位;2020年度國內碳纖維總消費量達4.88萬噸,公司當年銷量3625.28噸,市場占有率達7.43%。中復神鷹的產品已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碳芯電纜、體育休閑、壓力容器、風電葉片等領域,極大地促進了國內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的發展。
實現進口替代,爭鋒高端市場
資料顯示,2010-2020年,我國碳纖維總需求量中對于國產碳纖維的占比從4.8%提高到當前的37.8%,相比2019年的31.7%,增長率達53.8%,國產替代趨勢明顯。2020年,國內碳纖維需求量達4.88萬噸,同比增長達29%,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預計到2025年,國內碳纖維總需求將接近14.95萬噸,國產碳纖維的市場占比也將逐漸提高。
作為國產翹楚,中復神鷹不僅將市場重點放在進口替代上,更瞄準高端市場需求。
目前,航空航天已成為國際碳纖維最主要的應用領域之一,比如,波音787和空客A380碳纖維復合材料的使用量超過50%。作為海外巨頭,日本東麗和美國赫氏均以T800級預浸料的形式向波音和空客公司進行配套,掌握了航空用預浸料的主動權且產品附加值高。隨著我國國產大飛機的逐步量產,對國產T800級碳纖維預浸料的應用需求與日俱增,而中復神鷹的SYT55S(T800級)碳纖維已實現批量化生產。
據了解,中復神鷹正與中國商飛展開合作,公司擬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建設300萬㎡/年的航空級預浸料生產線,完善碳纖維產業鏈布局。同時,公司計劃在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航空航天高性能碳纖維及原絲試驗線項目,用于下一代T1100級碳纖維研發,進行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碳纖維的應用技術開發、產品應用認證和生產。
事實上,上述兩個項目正是中復神鷹此次登陸科創板的募投方向。公司表示,在上海航空產業園建設預浸料中試生產線,可有效解決儲存、運輸等問題,更好地為商飛服務,實現應用對接,縮短溝通時間和空間距離,及時準確地把握潛在大客戶的需求,加快產品迭代速率。此外,公司將依靠先進的碳纖維技術積極拓展國內碳纖維航空航天領域市場,為航空航天類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進一步提升公司經營業績。
業績預告顯示,2021年,中復神鷹預計營業收入為10億元至11.5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87.86%至116.04%;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億元至2.9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205.05%至240.2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4億元至2.7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250.17%至293.94%。
萬噸產能釋放,躋身世界前列
中復神鷹的產品線十分豐富,已基本實現對高強型、高強中模型、高強高模型等類別碳纖維的品種覆蓋。最新消息顯示,中復神鷹“西寧年產10000噸高性能碳纖維及配套原絲項目”已建成并投產,進一步增強了公司在業內的競爭力,推升市場占有率。
根據規劃,中復神鷹將以“高端化、規模化、綠色化”作為公司的戰略定位,集中技術力量研發突破新一代高強、高模的高性能碳纖維,在生產裝備的先進性、自動化、智能化等方面加大投入,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擴大產能規模,提升規模優勢;通過優化生產方式,不斷轉型升級,創建資源節約型企業。公司還將持續保持國內碳纖維行業領先優勢,成為航空航天領域的主力供應商,成為風電葉片、壓力容器、碳/碳復材和軌道交通等工業高端領域的最大供應商,企業規模躋身世界碳纖維前列。
中復神鷹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以登陸科創板為起點,加強公司治理,合理使用募集資金,有效降低公司對債務融資的依賴,降低財務杠桿,優化資本結構,增強公司抗風險能力和盈利能力,以持續更優的業績回報中小投資者。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中復神鷹引領碳纖維材料“中國造”2022-04-06
- 邁克生物定增募資額僅計劃一半 高毅資產再2022-04-06
- 新五豐黨委書記、董事長何軍調研廣聯公司2022-04-06
- 成都先導:與UPPTHERA合作的多個靶點藥物研2022-04-06
- 保護率達100%!開拓藥業(9939.HK)新冠口服2022-04-06
- 開拓藥業-B(09939.HK)公布普克魯胺治療輕中2022-04-06
- 【港股增持】民生教育(01569.HK)獲民生集團2022-04-06
- 官宣!華夏幸福聯席董事長吳向東離職2022-04-06
- 中興通訊(00763.HK)完成發行人民幣50億元超2022-04-06
- 祥生控股2億美元優先票據觸發交叉違約,4月62022-04-06
- 環球印館(08448.HK)停牌2022-04-06
- 蘭州樓市調控放松: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三成2022-04-06
- 自然攻略品牌助力復工愛心公益活動進行中2022-04-06
- 永和豆漿全力保障生產供應,用實際行動回饋2022-04-06
- 外匯天眼:聊一聊隱藏在熱門短視頻平臺的詐2022-04-06
- 減稅降費引“活水” 保供穩價促投資,多地2022-04-06
- 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面臨多重挑2022-04-06
- 國家衛健委:5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383例,2022-04-06
- 2月新加坡零售銷售額同比下降3.4%2022-04-06
- 歐元區3月綜合PMI上調,歐元料弱勢難改2022-04-06
- 新特電氣:擬首次公開發行6192萬股,網上網2022-04-06
- 湘籍中藥股或添新丁,天濟草堂4月6日上會2022-04-06
- 固生堂2021年營收13.72億元 OMO模式成功兌2022-04-06
- 貝萊德(BL.US):美股“普漲”盛況頻現 投2022-04-06
- 鴻雁智能家居入選“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2022-04-06
- 美國天然氣價格上漲收于6.032美元 歐盟擬2022-04-06
- 突遭利空?4000億光伏茅公告:被取消在云南2022-04-06
- 內地H股上市銀行年報:業績兩極分化,零售2022-04-06
- 和順科技:4月1日融資凈買入18.55萬元 環2022-04-06
- 華融化學:4月1日融資凈償還587.44萬元 上2022-04-06
精彩推薦
- 保護率達100%!開拓藥業(9939.HK)新冠口...
- 開拓藥業-B(09939.HK)公布普克魯胺治療...
- 【港股增持】民生教育(01569.HK)獲民生...
- 官宣!華夏幸福聯席董事長吳向東離職
- 中興通訊(00763.HK)完成發行人民幣50億...
- 祥生控股2億美元優先票據觸發交叉違約,4...
- 環球印館(08448.HK)停牌
- 蘭州樓市調控放松: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三成
- 減稅降費引“活水” 保供穩價促投資,...
- 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面臨多...
- 國家衛健委:5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383例...
- 2月新加坡零售銷售額同比下降3.4%
- 歐元區3月綜合PMI上調,歐元料弱勢難改
- 上海海關出臺抗疫情保民生助企業促發展1...
- 中國內地新增本土感染者涉28省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