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資負組合”穩息差 股份行決戰“保營收”
“今年最大的困難就是營收增長”、“確保營收增長是今年目標任務里最重要的工作”……多位股份行高管曾在年初工作會上直言。
而確保營收增長的關鍵,在于提高利息凈收入——既要提升貸款收益,又要壓降負債成本。據此,各家股份行希望通過優化資產負債業務組合,搭配精細化管理和有效的考核激勵措施,努力穩住息差,確保利息凈收入穩中向好。
近期,多家銀行在年度業績會上表示,將進一步加快財富管理轉型及結構調整,提高中間業務收入占比,助力營收增長。
息差下行壓力仍較大
過去一年,上市股份行凈息差表現參差不齊。
這邊廂,民生銀行(600016)、渤海銀行息差已率先跌入2%以內,其中渤海銀行凈息差同比下滑0.63個百分點至1.72%。從結果上看,這兩家股份行全年營收亦分別同比下滑8.7%、10.1%。
那邊廂,平安銀行(000001)、招商銀行(600036)凈息差水平繼續位列股份行前列,分別為2.79%、2.48%,且呈現逐步企穩態勢,兩家銀行去年營收增速也在10%以上;浙商銀行(601916)則是唯一一家凈息差逆市上升的股份行,去年該行營收增幅也位列股份行第一位。
但展望2022年全行業,息差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一方面,去年末及今年初LPR下調的影響將逐步體現,貸款定價存在下行壓力,同時市場利率下降將帶動非信貸類資產收益率下行;另一方面,客戶對存款收益要求日漸提升,存款的財富屬性越來越強,存款競爭激烈,預計后續成本將有所上行并保持剛性。
“我們分行的存款成本上去得比較快,今年總行要求幾家重點分行的營收增速都要在兩位數以上,其實還是有些壓力的,預算只能先按10%左右的增幅去做。”某股份行分行負責人表示。
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有利因素。招行年報表示,一是去年末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為進一步優化該行資產負債結構提供了空間;二是市場競爭行為將被進一步規范,有利于該行發揮在客戶綜合經營與服務方面的優勢,加強存款拓展。
招行常務副行長王良在業績發布會上透露,開年以來,該行各項存貸款指標都在年初的預算計劃之內,保持比較穩定的增長態勢,“雖然整體也面臨巨大壓力,但從長遠來看,還是有信心保持整體經營的穩定。”
優化資負組合穩息差
息差水平的穩定,有賴于銀行自身主動作為,優化其資產負債組合與結構。
興業銀行(601166)計劃財務部總經理賴富榮表示,資產端方面,該行將在保證信貸投放的同時優化結構,聚焦更有業務前景的“雙碳”經濟、先進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并提高收益相對較高的零售貸款占比。
其中,光伏貸、線上經營類貸款、消費貸等非按揭類零售業務被視為重點突破口。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透露,今年前兩個月,該行零售光伏貸審批超過2.3億元,更重要的是帶來了2259戶零售基本戶,“光伏貸有點像零售的按揭,需要久久為功。”
同時,資產端要向風險要收益。賴富榮表示,將推進完善智能風控系統和授信系統建設,支持業務重心下沉,提升風險的定價議價能力。
在負債端,賴富榮認為“重點是要拓展結算性存款”,主要從四方面著手:一是以財富銀行為抓手,提高高凈值客戶占比,在客戶資產配置過程中沉淀資金;二是通過商行+投行聯動,拓展企業結算賬戶;三是強化公私聯動,拓展企業業務往來過程中的代發工資、代繳代收、財富管理、私人銀行業務;四是通過加強清算、托管、三方存管等低成本、穩定性強的同業存款拓展,形成負債端的差異化優勢。“去年,我們通過托管業務沉淀了3000多億元的結算性低成本資金。”賴富榮說。
光大銀行(601818)行長付萬軍也表示,在資產結構的布陣中,一方面是穩住對公金融“基本盤”;另一方面要提高零售信貸占比,“通過收入結構組合的優化,穩住資產端收益水平。”
光大銀行副行長趙陵透露,該行今年計劃安排信貸投放增量3700億元,并在信貸投放節奏上靠前安排。“前兩個月我行一般貸款增長超過1000億元,增量居于可比同業前列。”
付萬軍同時表示,負債端必須要練好內功:一是通過做大對公FPA(客戶融資總量)沉淀更多資金;二是通過交易銀行業務提高與中小企業的黏性,獲取更多的結算資金。
非息基金代銷承壓
千方百計“穩息差”的同時,今年非息板塊亦部分承壓。
整體來看,雖然各家股份行都在不遺余力地提升代表輕型化運營結果的非息收入,但從營收結構上來看,并非每一家銀行的非息占比都在逐年提升。
已發布年報的8家股份行,非息收入占比同比呈現“兩降六升”格局。其中,平安銀行、民生銀行非息收入占比分別同比下降6.1個百分點、1.4個百分點,至29%、25.5%。
招行得益于大財富板塊的核心驅動,非息收入占比同比大幅提升8個百分點至38.4%,無論是升幅還是權重都位列股份行第一位;興業銀行非息收入貢獻度緊隨招行之后,為34.2%,同比提升4.8個百分點。
在各股份行業績說明會上,相關高管在總結今年營收增長壓力時,都將非息收入板塊里代銷收入的不確定性作為重要因子反復提及。
王良就表示,從非息收入增長來看,開年以來資本市場巨大的波動,這讓整個基金的發行遇到很大的困難,給基金代銷收入帶來一定的下行壓力。
作為銀行業基金銷售冠軍,招行去年非貨幣公募基金銷售額已同比微降。截至去年末,該行非貨幣公募基金、股票+混合公募基金的保有規模分別維持市場第二、第一位;但從增速上來看,獨立第三方銷售機構帶來了明顯競爭壓力。
代理基金開年承壓,幾乎是一個行業共性問題。賴富榮也指出,開年至今資本市場出現了比較大的波動,基金產品的季度代銷業務收入同比應該呈現較大幅度的回落。
從數據上也能直觀地感受到基金代銷業務下滑,給非息收入占比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如果拆解去年上、下半年的非息收入表現,多家股份行全年非息收入占比都較年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下半年發生了什么?記者了解到,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多家銀行代理基金業務其實已呈現乏力甚至下滑,疊加其他因素(比如信用卡、銀保中收等)的共同影響,招行、中信銀行(601998)全年非息收入占比數據分別較上半年下降2.7個百分點、2.1個百分點。
對非息收入增長偏樂觀
如何在跌宕的市況下穩住并提升非息收入,是各家銀行正在深度思考的問題。積極的一面是,各家銀行的看法偏樂觀。
“非息收入增長方面,雖然受到資本市場一定的影響,但我們相信資本市場下跌帶來的影響是短期的、下行的趨勢是暫時的,招行財富管理產品的銷售,不僅僅是基金,還包括保險、理財等各方面的產品,我們會繼續加大配置力度,發揮大財富管理優勢,非息收入將保持穩定增長的局面。”王良表示,“我們對非息收入全年的增長趨勢和態勢充滿信心。”
賴富榮同樣認為,資本市場波動的影響是短期的,后續將多點發力推動非息收入增長:一是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步企穩,下一階段財富代銷業務收入有望逐步回升;二是理財業務繼續加快升級轉型,提升投研能力,著力構建多資產、多策略的產品體系,理財業務收入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三是繼續發揮資金業務的優勢,把握外部復雜形勢帶來的利率波動機會,加大債券流轉,獲取投資收益。
“一季度,我們就抓住了市場利率階段下行的機會,取得了較好的投資收益。從目前的執行情況看,一季度各項業務的開展基本符合我們的既定計劃,營收也可以實現平穩增長。”賴富榮說。
趙陵也表示,今年光大銀行會進一步加快財富管理銀行的特色轉型,提高云繳費、零售代理、陽光理財、資產托管等綠色中收的增長速度,不斷提高中間業務收入的占比,通過手續費收入的較快增長為全行營收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北京一季度甲級寫字樓租金環比微漲 空置率2022-04-01
- 優化“資負組合”穩息差 股份行決戰“保營2022-04-01
- 浦發銀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保障上海產業2022-04-01
- 中興商業: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0% 加速線2022-04-01
- 奇信股份被證監會立案 公司曾自查發現大額2022-04-01
- 朗詩地產:擬更名為“朗詩綠色管理公司”2022-04-01
- 中指院:2021年,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增長3.9%2022-04-01
- 朗詩地產:2021年歸屬股東凈虧損7.77億元2022-04-01
- 第三次阿富汗鄰國外長會在安徽屯溪舉行2022-03-31
- 金固股份:阿凡達低碳車輪獲頭部卡車主機廠2022-03-31
- 東亞藥業:技改升級項目完成生產調試 去年2022-03-31
- 科興制藥:獲得英夫利西單抗(類停)中國大2022-03-31
- 寧波中百業績說明會惹人眼 多個提問涉及資2022-03-31
- 新城控股業績說明會:三道紅線轉綠業績穩中2022-03-31
- 融信中國:2021年營收332.84億元,同比減少31.09%2022-03-31
- 佳兆業美好:2021年營收26.6億,在管面積0.9億平2022-03-31
- 時代鄰里:2021年營收27.2億元,同比增長54.7%2022-03-31
- 先正達集團2021年利潤同比增14% 中國板塊2022-03-31
- “北京的士”數字化升級 駕駛員增收20%以上2022-03-31
- 審計*ST美尚相關鑒證業務存多項違規 中天2022-03-31
- 天岳先進2021年實現扭虧為盈 產能建設提速2022-03-31
- 減持億嘉和股份距預先披露減持計劃不滿15個2022-03-31
- 環球印務:2021年實現營收超29.36億元 同2022-03-31
- 首都在線積極參與冷數據存儲標準制參訂2022-03-31
- 雅生活:2021年凈利潤25.66億,在管面積4.89億平2022-03-31
- 雅居樂:2021年凈利潤90.98億元,同比降25.7%2022-03-31
- 祥生控股:2021年營收437.19億元,同比減少6.3%2022-03-31
- 國美零售發布2021年財報:線上線下互聯互通2022-03-31
- 國美零售發布2021年財報:線上線下互聯互通2022-03-31
- 郎酒發布內控準則,品牌+品質成為風向標2022-03-31
精彩推薦
- 北京一季度甲級寫字樓租金環比微漲 空...
- 朗詩地產:擬更名為“朗詩綠色管理公司”
- 中指院:2021年,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增長3.9%
- 朗詩地產:2021年歸屬股東凈虧損7.77億元
- 第三次阿富汗鄰國外長會在安徽屯溪舉行
- 融信中國:2021年營收332.84億元,同比減少31.09%
- 佳兆業美好:2021年營收26.6億,在管面積0.9億平
- 時代鄰里:2021年營收27.2億元,同比增長54.7%
- 雅生活:2021年凈利潤25.66億,在管面積4.89億平
- 雅居樂:2021年凈利潤90.98億元,同比降25.7%
- 祥生控股:2021年營收437.19億元,同比減少6.3%
- 從精準管控看碧桂園穿越周期 | 財報深響?
- 世茂服務發布2021年度業績:實現高質量高...
- 龍光2021年營收782.9億元,同比增長10.2%
- 龍光集團:2021年營收782.9億元,同比增長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