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鋰”停不下來!比亞迪擬30億元戰投盛新鋰能
本報記者趙學毅見習記者李昱丞
鋰電上下游聯動頻頻。3月22日晚間,盛新鋰能(002240)宣布,擬通過定增引入比亞迪(002594)作為戰略投資者,募資不超過30億元,募資凈額將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債務。
此外,近期寧德時代(300750)、億緯鋰能(300014)等鋰電企業紛紛出手,和上游鋰鹽企業加強協作。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鋰電企業戰略布局鋰鹽之后,供應鏈將更加穩定。
截至3月23日收盤,盛新鋰能、比亞迪分別上漲0.04%、0.97%。
盛新鋰能牽手比亞迪
定增價格打八折
根據盛新鋰能的定增預案,其擬向比亞迪定向增發4652.24萬股-6978.37萬股,發行價格為42.99元/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0億元。這一發行價格相對于盛新鋰能3月23日54.61元/股的收盤價約折讓21.28%。
如果定增順利完成,比亞迪將成為盛新鋰能戰略投資者,并有權向盛新鋰能董事會提名一名非獨立董事。
作為比亞迪的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盛新鋰能表示,比亞迪成為盛新鋰能的戰略投資者后,有助于雙方進行產業鏈合作及協同,加快公司實現“致力于成為全球鋰電新能源材料領先企業”戰略目標。
定增預案顯示,盛新鋰能將和比亞迪在原材料購銷、原材料加工、技術、礦產資源、產業鏈資源等方面進行合作。以原材料購銷為例,比亞迪將會把盛新鋰能納入長期戰略合作的供應商名錄,在同等條件下將盛新鋰能作為優先采購對象,保持長期戰略合作關系。盛新鋰能則承諾,同等條件下優先保障比亞迪的鋰產品供應且保證給比亞迪的價格為同等條件下比亞迪采購價格的最優惠價格,雙方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
“動力電池企業與鋰電企業強強聯合,可以起到互相鎖定的效果。”有汽車行業資深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另外需要看到的是,盛新鋰能將募資凈額盡數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債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其資金鏈相對承壓。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盛新鋰能貨幣資金為5.25億元,而流動負債中短期借款為4.62億元,應付票據為4783.77萬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5211.68萬元,合計約5.62億元,存在短期償債壓力。
原材料漲價
鋰電企業頻繁聯動上游
在比亞迪擬成為盛新鋰能戰略投資者背后,鋰電企業所面臨的成本壓力是無法忽視的因素之一。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下游強勁的需求驅動上游原材料飛速上漲。以碳酸鋰和氫氧化鋰兩大基礎鋰鹽為例,隆眾資訊顯示,截至3月23日,電池級碳酸鋰主流價達到50.4萬元/噸,電池級氫氧化鋰主流價格為50萬元/噸,同比漲幅均在四倍以上。
張翔表示,碳酸鋰等鋰電材料在動力電池的生產成本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電池廠家不能用合理的價格采購到鋰電材料,成本控制就會受影響,對生產造成困難。
為了緩解成本壓力,開年以來比亞迪已經進行過兩輪漲價,兩輪漲價幅度分別為1000元至7000元不等、3000元至6000元不等,涉及旗下王朝系列、海洋系列新能源車型,漲價原因均為受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影響。
“原材料大幅上漲,所有鋰電企業都在想辦法搶占上游原材料。比亞迪成為盛新鋰能的戰略投資者,首先是為了保障供應鏈的安全,獲得更多的原材料。”上述汽車行業資深人士認為,這種保障既體現在供應上也體現在成本上,如此才有利于比亞迪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的擴大。
除了比亞迪以外,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鋰電企業也紛紛與上游鋰鹽材料企業加強了聯系。1月下旬,鋰鹽生產企業永興材料(002756)、天華超凈(300390)相繼發布公告,宣布與寧德時代簽成立合資公司,投資建設碳酸鋰項目,涉及產能分別為年產5萬噸碳酸鋰、年產10萬噸碳酸鋰。
1月11日,億緯鋰能宣布與藍曉科技(300487)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鋰資源產業鏈進行深入合作布局,并積極參與西藏結則茶卡鹽湖鋰資源的開發利用。緊接著,1月13日,億緯鋰能公告稱以2億元左右的代價獲取了興華鋰鹽49%的股權。
“鋰電企業入局鋰鹽,對于穩定價格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夠避免價格紊亂。”張翔表示。
工信部消息顯示,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裝備工業一司會同發改委價格司、市場監管總局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局分別于3月16日、3月17日組織召開鋰行業運行座談會、動力電池上游材料漲價問題座談會,要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要加強供需對接,協力形成長期、穩定的戰略協作關系,共同引導鋰鹽價格理性回歸,加大力度保障市場供應,更好支撐我國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
(編輯崔漫)
關鍵詞: 戰投盛新鋰能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搶鋰”停不下來!比亞迪擬30億元戰投盛新2022-03-23
- 豫園股份:公司擬收購某酒企的傳聞不屬實2022-03-23
- 豫園股份:公司擬收購某酒企的傳聞不屬實2022-03-23
- 豫園股份:公司擬收購某酒企的傳聞不屬實2022-03-23
- 豫園股份:公司擬收購某酒企的傳聞不屬實2022-03-23
- 遠洋集團:2021年營業額同比增長14%至642.47億元2022-03-23
- 易鑫集團2021年經調整凈利潤2.73億元:貸款2022-03-23
- 聚焦前瞻科技,潘慶與您一起重塑低碳出行模2022-03-23
- SMARO國際交易所崛起的秘訣:全心全意為用2022-03-23
- 深交所:對電旗股份創業板上市申請予以終止2022-03-23
- 【金融街e觀察】申萬宏源證券袁豪:優質房2022-03-23
- 眾安保險2021年保費同比增長22% 首次實現2022-03-23
- 天保基建6連板帶動地產股反彈,政策托市推2022-03-23
- 研發創新驅動業績成長 金龍魚2021年營收達2022-03-23
- 新消費趨勢與創新路徑:長期主義推動高質量2022-03-23
- 金力泰:股東吳國政擬提請公司股東大會對現2022-03-23
- 【輿情風險】金科股份關聯公司成被執行人 2022-03-23
- 傳“20融創01”擬展期兩年,孫宏斌提供擔保2022-03-23
- 華夏中國交建高速公路封閉式基礎設施公募RE2022-03-23
- 泉力以赴 共克時艱 抗疫中的盼盼力量2022-03-23
- 首航高科光伏制氫綜合儲能示范項目獲得備案2022-03-23
- 東寶生物2022年一季度凈利預增332.09%-461.71%2022-03-23
- 東方鋯業參股公司擬1200萬澳元收購麥考爾斯2022-03-23
- 金禾實業2022年一季度凈利預增99.81%-123.59%2022-03-23
- 迪安診斷:控股子公司凱萊譜擬增資2.2億元2022-03-23
- 廣西支持國海證券做優做強 打造“投資融資2022-03-23
- 金龍魚2021年凈利下降31.15% 廚房食品業務2022-03-23
- 晶科能源:間接控股股東2022年預計總出貨量2022-03-23
- 洲明科技擬回購300萬股至500萬股公司股份2022-03-23
- 阿里250億美元“史詩級回購”引來股價暴拉2022-03-23
精彩推薦
- 豫園股份:公司擬收購某酒企的傳聞不屬實
- 豫園股份:公司擬收購某酒企的傳聞不屬實
- 豫園股份:公司擬收購某酒企的傳聞不屬實
- 豫園股份:公司擬收購某酒企的傳聞不屬實
- 遠洋集團:2021年營業額同比增長14%至642.47億元
- 易鑫集團2021年經調整凈利潤2.73億元:...
- 傳“20融創01”擬展期兩年,孫宏斌提供擔保
- 華夏中國交建高速公路封閉式基礎設施公...
- 阿里250億美元“史詩級回購”引來股價暴...
- 泛海控股擬將五月美元債剩余本金1.34億...
- 韓國2021年對外直接投資增32.8%,創53年來新高
- 上交所就員工持股計劃減持等事項向宋股...
- 三家房企高管自掏1.5億買債:信心比黃金...
- 【權益變動】中國銀行(03988.HK)獲花旗...
- 韓國2021年對外直接投資增32.8%,創53年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