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疫情影響,480年老字號將臨時停工
廣譽遠(600771)(600771)是國家商務部首批“中華老字號”中藥企業之一,最早可追溯至明朝嘉靖二十年(1541年)設立的廣盛藥店,距今已有480年歷史。
廣譽遠的核心產品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均出自核心子公司山西廣譽遠國藥有限公司。不過,如今這家老字號卻突然要臨時停工。這一切,源自當地的升級中的疫情。
山西一周內三地出現疫情
山西省衛健委25日消息稱,2月24日零時至24時,山西省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例,其中,太原市尖草坪區1例,晉中市太谷區2例?,F有在院隔離治療病例10例,包括太原市尖草坪區1例、晉中市太谷區8例、忻州市忻府區1例。
自2月20日晉中市太谷區5人核酸初檢陽性以來,短短一周內,該省發現10例確診病例,分布在晉中、忻州、太原三地。截至目前,山西多地公共場所已實施封控管理。
鑒于疫情形勢嚴峻,晉中市太谷區公安部門自24日起對全區道路實行交通管控措施,以最大限度避免人、車頻繁流動引發的交叉感染風險,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途徑。
另外,晉中市公安局發布了《關于依法嚴厲打擊拒絕執行疫情防控措施違法犯罪行為的通告》、晉中市太谷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的《關于做好全區商貿(工業)企業疫情防控的緊急通知》。
480年老字號將臨時停產
廣譽遠核心控股子公司山西廣譽遠國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廣譽遠”)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因近日當地出現疫情,按照晉中市太谷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的《關于做好全區商貿(工業)企業疫情防控的緊急通知》實施臨時停工。
目前,山西廣譽遠已按要求實施臨時停工,生產廠區嚴格遵守防疫規定封閉式管理,廠區內人員和物資停止進出,封閉在廠區內的在崗人員,負責完成已投料的產品批次的后續生產。
廣譽遠主要從事中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擁有深厚的歷史積淀,核心子公司山西廣譽遠距今已有480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歷史最為悠久的中藥企業與藥品品牌。
2021年半年報顯示,山西廣譽遠共有36個藥品被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 年版)》、61個藥品入選《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版)》。其核心產品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的制作技藝,先后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牛黃清心丸的制作技藝則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廣譽遠稱,本次臨時停工,對山西廣譽遠的正常生產運營造成嚴重影響,將延遲生產計劃和成品發貨的按期完成,對市場供應造成一定影響。具體復工時間將根據政府疫情管控要求作出安排。
鑒于此,廣譽遠預計此次山西廣譽遠的臨時停工,將對上市公司公司2022年經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具體影響程度以經審計的2022年度財務報告為準。同時,公司判斷山西廣譽遠此次臨時停工是防疫工作的短期控制措施,不會對公司的長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公司將密切關注山西廣譽遠所在地疫情和山西廣譽遠本次臨時停產的后續進展。
疫情重創業績 緊急召開專題會議
梳理財報可以發現,新冠疫情對“老字號”廣譽遠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近日,廣譽遠發布2021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3.62億元左右;預計扣非后的凈利潤為-3.6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3.53億元左右。
數據顯示,新冠疫情發生前的2019年,廣譽遠營業收入為12.17億元、凈利潤1.3億元。但是,新冠疫情出現后的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1.09億元,凈利潤降至3200萬元。
作為核心子公司,山西廣譽遠對于廣譽遠至關重要。數據顯示,山西廣譽遠2020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1.02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73.52萬元。
對于2021年業績大幅虧損,廣譽遠給出的主要原因就涉及疫情:
1、受國內疫情零星散發不斷,終端藥店客流下降,為促進應收賬款清收和降低渠道庫存,公司根據市場客觀情況,結合產品在各區域的實際銷售情況,公司適當控制發貨,使得營業收入出現下滑。
2、為了應對疫情影響客流下降,以及醫??刭M、處方藥政策監管等不利影響,公司加大市場了各類形式多樣的營銷活動投入,使得終端營銷、動銷費用和品牌建設費用投入持續加大,導致銷售費用大幅增加。
2月25日晚披露的公告還顯示,為最大限度降低山西廣譽遠臨時停工的影響,切實保障全體股東的利益,廣譽遠將采取以下應對措施:
1、公司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緊急召開專題會議,發布《關于加強疫情防控的緊急通知》,從認識高度、防控責任、消殺措施、安保安全、員工管理、生產安排等方面,制定嚴格的管理要求。
2、積極與客戶保持溝通,取得客戶的理解,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適當調整供應計劃。
3、在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對封閉廠區內員工統籌規劃工作安排,對居家抗
疫員工,開展線上培訓,同時保持與供應商和物流公司的溝通,為復工做好準備工作,爭取在疫情防控解除后及時復產,將此次臨時停產的影響降到最低。
4、積極響應政府防疫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工作協助和支持。
(責編:張騫爻)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山西疫情影響,480年老字號將臨時停工2022-02-26
- 東華醫為新專利獲批:神經網絡技術助力AI醫2022-02-26
- 三峽水利與上海嘉定區開展“城市綜合能源管2022-02-26
- 東軟載波與浙江大華科技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2022-02-26
- Keep赴港上市:2021年前9個月營收11.59億元2022-02-26
- 選擇科大訊飛智能辦公本助你隨時隨地辦公,2022-02-26
- 長江證券新掌門人就位!股東方三峽資本金才2022-02-26
- 貴州茅臺“十四五”醬香酒習水同民一期建設2022-02-26
- 離譜!十天買3800萬短纖企業股票,違規交易2022-02-26
- 仁東控股:莊家也被“絞肉”2022-02-26
- 新老業務齊發力 天宜上佳2021年歸母凈利增2022-02-26
- Keep正式遞交港股招股書:2021年前九個月營2022-02-26
- 淮河能源 吸收合并淮南礦業上市2022-02-26
- 洽洽食品 提價傳導良好 后續值得期待2022-02-26
- 雅化集團 持續完善鋰電產業鏈一體化建設2022-02-26
- 星源材質 盈利邁入向上通道2022-02-26
- 百普賽斯 重組蛋白科研試劑龍頭企業2022-02-26
- Keep申請香港IPO,2021年平均月活3440萬2022-02-26
- 又一券商高管變動!金才玖出任長江證券董事2022-02-26
- “希望能夠重回行業前三,重現當年輝煌”―2022-02-26
- 國家大基金加碼投資滬硅產業2022-02-26
- 中礦資源擬投資約10億元建高純鋰鹽項目2022-02-26
- 德才股份董事長兼總經理葉德才: 打造數字2022-02-26
- 嘉化能源:馬現華離任董事會秘書2022-02-26
- 恒瑞醫藥:張月紅離任副總經理2022-02-26
- 世茂股份:張杰離任高級副總裁2022-02-26
- 華熙生物2021年度業績快報:營收升87.93%至2022-02-26
- 四季度凈資產“突擊”轉正 涉嫌規避退市 2022-02-26
- 正榮控股股東1.4億股質押后轉讓 歐氏家2022-02-26
- 金域醫學:“獵鷹號”硬氣膜實驗室在香港九2022-02-25
精彩推薦
- Keep赴港上市:2021年前9個月營收11.59...
- Keep正式遞交港股招股書:2021年前九個...
- Keep申請香港IPO,2021年平均月活3440萬
- 正榮控股股東1.4億股質押后轉讓 歐氏...
- 泉州房企加入接盤正榮地產陣營
- 物企走向“分岔路” 國字頭物企沖刺...
- 俄羅斯和烏克蘭,經濟差距有多大?| 財訊60秒
- 恒大向兩家信托出售四項目股權,可化解70...
- 世茂股份:高級副總裁張杰辭職
- 旭輝累計購回0.49億元4月份到期票據
- 傳遞娛樂(01326.HK)中期扭虧為盈溢利105...
- 小米申請雷軍簽名商標獲批:敢情雷軍簽...
- 坤集團(00924.HK)中期轉虧至14.63萬新加...
- 新世界發展(00017.HK)中期股東應占溢利...
- 網易(09999.HK)2021年第四季度歸屬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