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 金融科技子公司“盈利之難”已破題

2021-05-21 13:49:39來源:證券日報

年來,金融行業科技賦能及數字化轉型快速發展。“十四五”規劃中也進一步強調了數字化發展、數字中國的理念,特別指出要“穩妥發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

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 發展規劃(2019—2021年)》。規劃指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梁八柱”,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明顯增強人民群眾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使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居于國際領先水

正值金融科技三年發展規劃的收官之年,金融機構勢必要緊跟最新科技動態,持續探索科技賦能,有序推進在產品與服務、合規與風控、管理與運營等方面創新應用的落地,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

在此背景下,《證券日報》推出系列策劃“金融機構數字化三年變革系列報道”。復盤、觀察、記錄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進展。

年來,擁抱金融科技、實施數字化轉型,成為銀行普遍的戰略選擇。2020年,銀行業金融科技總投入資金超2000億元,增速達20%。其中,六大國有銀行占據C位,投入資金逾900億元,所占行業比重由2019年的41%提升至2020年的46%。

從應對金融科技發展浪潮來看,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為銀行主動出擊的重要抓手。目前,13家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加速了銀行金融科技業務從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的蛻變,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典型如中銀金科已在去年實現了盈利,打破了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盈利難”的困境。

另一方面,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正在由服務母行向對外輸出業務轉型。記者發現,同業F端與政府G端成為主要的探索方向,工銀科技、建信金科、興業數金等已有代表成果落地。

與此同時,身處母行“舒適圈”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也面臨著不小的市場競爭壓力。多位業內專家表示,受母行影響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健和保守的運營體制,金融科技子公司難以適應快節奏的市場競爭,同時,在市場敏銳度、產品創新能力、激勵政策的靈活等方面與典型科技企業存在一定差距。

六大行科技投入占半壁江山 2020年同比增速達33%

金融科技投入情況向來是衡量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成果的關鍵指標。從銀行業來看,三年來,金融科技投入規模逐漸增加,至2020年突破2000億元大關。六大國有銀行不僅增速遠超行業總體水,在投入資金上也接占據行業的一半。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2020年,銀行機構信息科技資金總投入達2078億元,同比增長20%。以此可推算,2019年銀行機構信息科技資金投入規模約為1732億元。

這場金融科技競賽中,六大國有銀行2019年金融科技資金投入為717億元,占行業總投入的41%;2020年這一數據提升至957億元,同比增長33%,占據行業比重躍至46%,已接銀行業總投入的一半。

具體來看,工商銀行與建設銀行在六大國有銀行中處于領跑位置。記者據相關年報統計發現,2019年建設銀行金融科技投入為176.33億元,占該行營業收入的2.5%;工商銀行金融科技投入為163.7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2.2%;農業銀行與中國銀行分別投入127.9億元、116.54億元。4家國有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均超百億元。

對比而言,2020年已有2家國有銀行金融科技投入資金超過200億元。具體來看,工商銀行反超建設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最多,投入金額為238.19億元,同比增長45%;建設銀行緊隨其后,金融科技投入金額為221.09億元,同比增長25.38%。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工商銀行金融科技人員數量高達3.54萬人,占工商銀行全行員工的8.1%。這意味著,每13個工商銀行員工中即有1個為金融科技人員。

“由于自身體量大、客戶量大、機構網點多,六大國有銀行對于利用金融科技來加速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也更為迫切。”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銀行業將持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大中型銀行在金融科技發展中已經初步獲益,技術投入、人才培養的步伐將加快。中小型銀行在“非接觸銀行”服務中承受了壓力,尋求數字化轉型的動力將大大增強。

從成本中心到利潤中心 中銀金科打破“盈利難”困局

目前,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陣營已擴容至13家。2015年底,興業銀行通過旗下興業財富,與高偉達軟件等三家公司共同創立興業數金公司,成為業內最早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銀行,如今已步入第6個年頭。2018年建設銀行全資子公司建信金科的成立,成為銀行業內首家以金融科技命名的新興公司。從持股比例來看,除了最早的興業數金、金融壹賬通外,其他金融科技子公司均由母行100%控股。

“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建立能夠進一步改善銀行的成本結構,提高運營效率,提升銀行整體的市場競爭力。”普益標準研究員王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作為獨立法人實體的金融科技子公司,能夠充分利用市場化運營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加入、建立更加高效的人才激勵機制,從而將以往僅是成本中心的科技部門逐漸轉化成能夠輸出金融科技服務能力、創造收益的利潤中心。

從業績來看,當前大多數金融科技子公司仍處于技術投入的前期階段,業績處于長年虧損狀態。不過從去年情況來看,情況有所好轉,中銀金科真正實現盈利。

最早成立的興業數金曾在2019年披露經營業績,2019年上半年興業數金營業收入6788萬元,凈虧損達1.67億元。建設銀行在2020年7月份的增資公告中披露了成立以來的經營業績,2019年建信金科營業收入32.31億元,虧損4.72億元,2020年上半年營收為12.66億元,虧損1.75億元。成立以來,建信金科虧損達到9.1億元。而作為唯一一家上市的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金融壹賬通也逃不過虧損的處境。據相關財報披露,金融壹賬通2020年營業收入為33.12億元,同比增長42.3%,凈虧損13.54億元,較2019年凈虧損16.61億元有所收窄,這也是2017年以來,金融壹賬通首次虧損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銀行在2020年報中首次披露中銀金科的經營業績,中銀金科實現了真正盈利。至2020年底,中銀金科資產總額7.64億元,凈資產6.15億元,全年凈利潤0.14億元。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多方面原因造成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業績不如人意,比如前期科技投入較大、人員成本較高、風控能力有限、服務意識薄弱、產品思維不足、體制機制不夠靈活、面對同業巨頭和互聯網巨頭的激烈市場競爭等。”

從服務母行到對外輸出 F端、G端成兩大方向

縱觀13家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其誕生與發展,離不開母行的支持與帶動。

中金公司在研報中指出,“安壹賬通的業務較為依賴母行的資源,這是所有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共同現象,從財報中顯示來自母行的營收占比達到了40%-50%左右,相比于其他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來講依賴程度已經較低。”

“當前很多銀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主要定位于服務母行。”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劉興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這些子公司一般由銀行原來的開發中心整合而成;另一方面,銀行也希望資金能夠在體內循環。不過需要看到的是,長期局限于服務母行,的確會降低銀行子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因此,目前一些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在不斷擴大自身行外業務的收入占比。從長遠看,這是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發展的基本趨勢。

記者發現,從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定位來看,在滿足母行數字化轉型需求與增強自身實力的前提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同時也進行對外輸出作為業務延伸。目前,對外輸出主要服務于同業F端與政府G端,賦能F端主要是同業輸出領先的業務經驗與管理制度;服務G端則主要聚焦與信息化臺建設,提升民生服務效率。

F端方面,13家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中絕大多數為大中型商業銀行出資成立,在同業輸出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和潛力。由于多數中小銀行不具備全渠道的技術研發和實現能力,因此購買大中型銀行輸出的技術解決方案和云服務成為快速布局金融科技的有效途徑,典型如興業數金等。

G端方面,工銀科技、建信金科等在G端服務上有顯著進展,主要幫助政府打造面向個人和企業的政務臺,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優化個人和企業辦理相關事項的體驗。記者從工商銀行獲悉,目前工商銀行已與28家省級政府達成實質合作或合作意向,建成政務類特色場景網點超過1200家,并在浙江、河北、甘肅等21個省級政務門戶提供生活繳費、普惠融資、資信證明等金融服務。

“工行、建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開始向服務政府G端發力,這既是這些大行金融科技子公司擴大客戶服務范圍的重要舉措,更是服務于這些大行的整體戰略和銀行的整體變革趨向。”劉興賽表示,銀行通過將自身服務嵌入到互聯網化、數字化的場景中,來實現獲客活客和深度服務,而通過向G端提供科技服務,通過助力智慧政務、數字化公共服務,銀行可以借由G端鏈接,實現對企業端以及個人客戶端的整合開發。

“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現有的客戶數據積累以及對銀行業務的專業上。”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G端是一個有待深入開發的領域,市場空間巨大。不過,在G端建立可持續的營利模式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背靠“舒適圈” 市場競爭力有待加強

總體上看,依托于銀行系生態圈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具有眾多發展優勢。

王軍對記者分析道,脫胎于母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能夠獲得以下優勢:母行強大的資源、經驗、戰略、服務作為發展基礎,母行的現實需求和應用場景作為發展動力,母行較為強大的資金實力作為發展后盾,母行豐富的風險控制手段和技術作為發展依托以及母行多樣化的人才隊伍作為發展支撐。

劉興賽認為,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其主要表現為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銀行出身,讓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對銀行業務有深度的理解,這使其服務能夠做到金融科技應用與銀行業務發展的有機融合。

“目前,主要的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都出身于國有大行和領先的全國股份制銀行,相關子公司的金融科技服務,有利于行業先進的業務理念、架構流程在同業中的傳播,有利于行業整體業務能力的提升。”劉興賽稱。

在受益于母行資源優勢的同時,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也面臨著一些束縛,制約了市場競爭力發展。

金融科技領域,除了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外,還有著諸多競爭對手。據了解,既有神州數碼、科藍軟件等傳統的IT軟件服務商,也有像京東數科、騰訊金融科技、阿里云等互聯網科技公司,還有向中小銀行輸出風控能力和解決方案的網商銀行、微眾銀行等互聯網銀行。

“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相較于非銀行科技企業具有解決方案更具有針對、變現能力更強的優勢,同時線下金融服務場景也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而在用戶規模和活躍度、人才引入及激勵政策靈活等方面銀行仍有較多的不足之處。”王巍如是說。

王軍認為,母行的優勢在推動其初期的快速發展和積累經驗之后,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制約,如客戶來源過于單一依賴母行,受母行影響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健和保守的運營體制不適應亟須對客戶需求快速迭代和及時響應的研發創新環境,在市場敏銳度、產品創新能力、場景滲透度、底層科技技術、前沿科技探索等方面,距離典型的科技企業還有一定差距,公司在設立時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如監管規則限制較多、資本耗用壓力較大等。

“脫胎于銀行體系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也將受到銀行傳統體制、理念、母行管控等的束縛,其互聯網和科技基因,要弱于互聯網金融科技公司。”劉興賽表示。

“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客戶行為、交易數據方面有所欠缺,人才技術實力總體上弱于科技巨頭。”李廣子表示,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需要采取市場化運作,建立不同于銀行的激勵機制,吸引最優秀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和外部科技巨頭競爭。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8899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视频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在线91精品亚洲网站精品成人| 国产成人mv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高清ww| 国产一级成人毛片| 成人免费黄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完成|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天堂成人影院| 成人国产在线24小时播放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yy免费视频|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四虎成人免费影院网址| 成人短视频完整版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成人免费看吃奶视频网站|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好男人社区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欧洲成人全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不卡|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 欧美成人家庭影院| 成人深夜福利在线播放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