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 代表委員熱議市場“互聯互通”
推進金融領域開放,是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內容。圍繞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人民幣國際化等,“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為下一步金融制度型開放劃出重點。多位代表委員表示,應進一步深化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與此同時,完善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針對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多位代表委員表示,可在粵港澳大灣區等地推動金融市場和金融服務的一體化,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助力整體金融市場開放及互聯互通。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白鶴祥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建立資金和產品互通機制”的任務和方向。近年來,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粵港澳大灣區已建立深港通、債券通、基金互認安排,“跨境理財通”也已準備就緒。未來,隨著國際金融樞紐建設加快推進,兩個金融體系將實現更緊密的聯系、更順暢的溝通、更深層的融合,需要在不同金融中介、市場間建立更多的互聯互通安排。
全國政協委員、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表示,大灣區在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及金融業對外開放等方面已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一些制度性障礙仍制約著區內金融市場及金融服務一體化的發展,金融監管差異、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跨境不暢等問題亟待解決。他建議可借鑒歐盟經驗,在大灣區實施金融機構牌照和資格“單一通行證制度”,使三地金融機構在跨境提供金融服務時無需再單獨申請準入。
穩步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水平也是金融開放的重要內容。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要順應市場需求,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提高管理國際化貨幣的能力。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原黨委書記楊小平表示,離岸人民幣市場是人民幣國際化進展的一個重要產物,伴隨我國經濟區域影響力的擴大,離岸人民幣市場可以有效延伸人民幣在境外的使用范圍,增強人民幣的區域認可度和結算參與度。目前,需要進一步完善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更好地實現內外聯動、互聯互通功能,為境外人民幣需求提供流動性和金融產品服務,以此帶動更多境外地區使用人民幣。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上市公司為什么怕股價下跌 恒輝安防登...
- 暴跌44%后,山西汾酒漲停了,后市行情...
- 抱團龍頭股三一重工解讀 市場風格迎來...
- 中國鐵礦石需求正在下滑,鐵礦石價格暴跌10%
- 新能源汽車頻頻暴露品控問題:司法風險...
- 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2020年增量同比...
- 今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一覽(2021...
- 需求升溫憧憬粉碎 限產消息下鐵礦石期...
- 3月10日國際原油價格上漲 美國汽油庫存...
- 國內油價預計上調160元/噸,下周油價“9...
- 銀行嚴查信貸資金挪用至股市、樓市 ...
- 慧擇上市一年成績單:2020年保費破30億...
- 民生人壽0.12%股權計劃4月拍賣 此前3筆...
- 2021白酒股大跌是因為什么 基金跌落神...
- 股市下跌,大家都虧錢,錢哪去了?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