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去年大賺2萬億 券商系公募大賺
當前券商積極布局公募基金市場,以“三中”為代表的頭部券商近期動作頻頻,或擬設立資管子公司,或增持公募基金股權。
隨著2020年年報出爐,公募基金“賺錢效應”浮出水面。2019年、2020年公募盈利均超過萬億元,接連刷新公募年度盈利新高。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公募基金合計盈利2.002萬億元,同比增長70.26%。
“一參一控”限制放寬后,券商發力公募基金市場。近日,“三中”(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頭部券商擬設立資管子公司并申請公募牌照,或增持公募基金股權。券商系公募基金將迎來新一輪擴容。
業內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券商開展公募業務可以拓寬收入來源,而且在產品研發和投資者服務方面具備一定優勢。
券商系公募大賺
2021年底資管新規過渡期將結束,今年成為資產管理機構轉型的關鍵之年。同時,“一參一控”限制放開,券商資管業務積極創新轉型,壓縮通道業務、擴大主動管理規模,發力公募基金領域。
證券行業服務居民財富管理能力進一步提升,財富管理轉型初見成效。2020年證券行業實現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299.6億元,同比增長8.88%;實現投資咨詢業務凈收入48.03億元,同比增長26.93%;實現代理銷售金融產品凈收入134.38億元,同比增長148.76%。
東方證券全資子公司東證資管是首家獲得公募牌照的券商資管。截至2020年末,東證資管受托資產管理規模達2985.48億元。根據海通證券研究所金融產品研究中心數據,自2005年至2020年底,東證資管主動管理權益類產品的平均年化回報率26.50%,同期滬深300指數平均年化回報率為12.02%。東證資管權益類基金近五年絕對收益率125.26%,固定收益類基金近五年絕對收益率27.60%,均排名行業第六位。
浙商資管積極提升主動管理能力,截至2020年末,主動管理規模占公司總資產管理規模的63.8%,較年初提高10%。公募固收、公募權益和資產配置類產品管理規模迅速上升,實現翻倍乃至三倍增長。其中,公募權益類基金2020年平均收益率超過40%。
廣發證券主要通過控股子公司廣發基金和參股公司易方達基金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截至去年底,廣發基金管理公募基金規模同比升近52%至7634億元,易方達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同比升逾67%至12252億元。數據顯示,易方達基金2020年利潤合計1612億元。
積極申請公募牌照
當前券商積極布局公募基金市場,今年以來“三中”已有布局動作。4月6日,中信建投宣布增持中信建投基金股權,股權比例增至75%。
年報顯示,2020年中信建投加速優化資產管理業務結構,加大“凈值型”產品開發力度。截至2020年末,中信建投基金參與排名的17只公募基金產品中8只排名進入市場前1/2,其中1只進入市場前5%,4只進入市場前20%。
3月30日,中金公司發布公告稱,擬設立全資子公司中金資產管理,提供累計不超過30億元(含)凈資本擔保承諾。
另外,中信證券在2月22日也表示,擬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中信證券資管,經營范圍包括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以及監督機構核準的其他業務。中信證券為其提供累計不超過70億元(含)凈資本擔保承諾,保證其風險控制指標持續符合監管要求。
去年7月31日,證監會對《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進行修訂,并對公募牌照“一參一控”限制適當放寬,允許同一主體同時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機構。資管公募業務持牌放開,券商申請公募牌照意愿明顯增強。
比如,國泰君安通過旗下資管子公司獲得公募牌照,并積極進行公募化改造。2020年12月底,證監會核準國泰君安資管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去年9月,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原副所長李少君調任國泰君安資管副總裁,兼任投資研究院院長、組合投資部聯席總經理。李少君的加盟,體現出國泰君安資管打造一流買方投資研究實力的決心。
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2月底,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共12家。證監會最新信息顯示,目前還有兩家券商正在排隊申請公募基金牌照,五礦證券、華金證券分別于2019年11月、2020年8月提交申請材料,目前仍處于受理狀態。
發揮優勢推進轉型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券商增加公募業務,可以進一步拓寬收入來源。券商設立公募基金有利于產品研發和業務拓展,且在產品研發和投資者服務方面具備一定優勢。
資管行業競爭日趨激烈,頭部效應越發明顯,券商開展公募業務也面臨內外挑戰。2020年4月1日,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取消。同年8月21日,貝萊德基金管理公司獲準設立,成為首家外商獨資公募。外資資管機構搶灘國內市場的大趨勢已經形成。截至2021年2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3家。其中,中外合資公司44家,內資公司89家。
有券商資管業務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兩年國內資本市場加速開放,也是市場大格局變化的一個非常強有力的助推因素。海外的投資研究框架和體系通過各種各樣的資金和產品進入國內市場,給本土資產管理機構帶來新的挑戰。
粵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行業組負責人陳夢潔指出,面對市場競爭,大型券商應發揮自身客戶資源、銷售渠道、投研能力等優勢,提升主動管理能力,順利度過資管業務轉型期;對于中小型券商而言,應把握核心競爭力,在特定領域內做大做強,提升自身服務質量,在行業集中度提升的大背景下打造特色化、差異化產品,主動創造新的業務增長機會。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聯易融配售分析,中簽結果超額認購97倍
- 2021年4月9日生豬價格今日豬價 比昨日跌幅2.48%
- 滬金期貨、滬銀期貨4月9日上期所“倉單...
- 雞蛋現貨漲跌兩難 期貨多空分歧明顯盤...
- 市場通貨膨脹擔憂 黃金價格微調上行走勢
- 今日現貨黃金價格走勢分析(2021年4月9...
- 周大福鉑金多少錢一克(2021年04月09日...
- 金輝控股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幅2.1倍 高...
- 國家統計局:3月PPI同比上漲4.4% 工業...
- 統計局:3月全國CPI同比上漲0.4% 一季...
- 國家統計局:3月份CPI同比由降轉漲 PPI...
- 天津銀保監局約談轄內8家互聯網保險中介...
- 消費者看好保險業未來發展 個人消費信...
- 行業改革為五大上市險企帶來什么 上市...
- 海王星辰旗下藥店因使用未經檢定電子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