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戛納發布全球數字文博開放計劃
6月22日上午,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劉勝義在戛納宣布推出騰訊“全球數字文博開放計劃”,向全球博物館等文博機構發出邀請。通過開放騰訊云、騰訊地圖、微信小程序、語音導覽、AI、AR/VR等產品能力與技術手段,作為數字化助手為全球各大博物館提供全面數字解決方案。
“科技+文化”打造十億級用戶非凡體驗
數字時代,用戶渴求與他人產生共情和共享的體驗,又極度追求個性化與自我表達,這一度被認為是難以調和的矛盾。對此劉勝義認為,騰訊作為一家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科技與文化公司,為十億級用戶打造非凡體驗的核心要義在于科技與文化的融合與交織。
劉勝義舉例說,2017年八一建軍節前夕,騰訊天天P圖推出的《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就在創造全民參與的共同體驗同時又創造了千人千面的個人體驗,將兩種看似相悖的人性需求融合在一起,最終創下有史以來最多用戶參與的線上互動的記錄。
“科技和文化之間的交融促進了新的數字文化涌現,最終將推進我們進入新的文明時代——數字文明。”在科技與文化交融、為用戶提供非凡體驗的過程中,微信紅包、數字公益文化等諸多新的數字文化的引爆點被創造出來。劉勝義認為,數字文明將極大地釋放個人創造力,帶來更加普惠、智慧、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將全球更加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形成數字共同體。
推出“全球數字文博開放計劃”
在“科技+文化”生態構建領域,劉勝義在戛納宣布推出騰訊“全球數字文博開放計劃”,希望通過開放騰訊云、騰訊地圖、微信小程序、語音導覽、AI、AR/VR等產品能力與技術手段,作為數字化助手為博物館提供全面數字解決方案,通過“普惠連接、體驗升級、傳承活化”三個層面的行動,讓更多人能以新穎有趣的方式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并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多元交流。
據了解,該計劃正式推出是基于騰訊在國內推行試點積累的經驗。2017年,騰訊先后與故宮、敦煌等文博機構達成戰略合作,運用先進的數字科技與互聯網產品平臺,為文化保護與傳承提供數字解決方案。例如騰訊和敦煌合作的首個落地項目“數字供養人”公益計劃,就在本月上旬由騰訊聯合敦煌研究院、新華公益在騰訊公益平臺上線,以互動創意和社會化傳播方式展示了35幅正在消失的敦煌壁畫,一天內引發近百萬用戶關注,大量用戶自發捐款成為敦煌的“數字供養人”,參與到敦煌壁畫的數字化保護當中。
發布開放生態營銷體系 展示中國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在戛納國際創意節的特設環節“中國日”上,騰訊代表中國品牌開場。騰訊公司副總裁鄭香霖在致辭中表示,“品牌營銷的挑戰接踵而來,數字化則是品牌持續保持商業增長的助手。”
在騰訊公司副總裁林璟驊看來,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以微信為代表的超級App打破線上線下的物理界限,傳統生活方式和購物模式被重塑。面對消費者需求的全面升級,林璟驊提出,以消費者為中心全面數字化升級,打通線上線下,打通商業轉型斷點,重構新商業邏輯。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