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機制創新、責任擔當——2024中國新媒體大會一線觀察
科技賦能探索媒體融合新路徑
輕點鼠標,在文本框輸入“2024中國新媒體大會報道策劃”,就能發散出“科技”“文化娛樂”等多個選題策劃方向,每個方向又鏈接到多個策劃提綱和權威消息源。
在同步舉行的2024中國新媒體技術展上,湘潭大學新聞學專業大四學生王梓赫體驗了由新華社研發的“新華本源”AI知識助手。他感嘆“太好用了”,不僅消息源權威準確,策劃內容還新穎豐富,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10月15日,參觀者在2024中國新媒體技術展上佩戴AR眼鏡進行體驗。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新媒體融合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未來類似的應用場景會更廣,希望以后的工作中我能用上。”王梓赫說。
以科技引領傳播行業變革發展,不僅能提升工作效能,還能加快推進文化和科技融合,讓科技之光放大文化之美、傳播之力。
在蘇州廣播電視總臺展位上,數字人“蘇意”吸引了許多觀眾的目光。時而身著旗袍、時而身著健身服……“蘇意”展現了“身兼數職”的功能。蘇州廣播電視總臺技術中心項目經理余樂介紹,“蘇意”目前已投入應用,能滿足視聽播報、主持采訪等多種節目內容需要。
機制創新助推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
“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是本屆大會上的一個討論焦點。
與會嘉賓認為,媒體融合走過10年歷程,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既是前后相繼、提質升級的改革深化,也是新聞人堅定不移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的使命擔當。

2024中國新媒體大會開幕式暨主論壇現場(10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不論輿論形態如何演變,媒體樣態如何發展,優質內容永遠是信息市場的“硬通貨”,是解鎖流量密碼的“金鑰匙”。與會人士普遍認為,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必須堅持“內容為王”,要以生產機制創新推動內容革新,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
新媒體工作室是主流媒體探索內容生產機制創新的一支“輕騎兵”。在本屆大會“推動全媒體生產 促進全媒體傳播”內容創新論壇上,多位新媒體工作室人士圍繞如何進一步推進內容創新展開交流研討。
“依托工作室的建設,可以實現部門間選題協同策劃。采訪拍攝一次采集,根據報紙和新媒體平臺的特點,各取所需分頭生產。”人民日報社“碰碰詞兒工作室”負責人劉莉莉表示。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院長汪文斌認為,新媒體工作室打破了傳統媒體部門之間的壁壘,直面市場打造產品,這是推動媒體產品生產機制創新的有效探索。
好產品想要傳得遠,也離不開傳播機制創新的加持。
與會人士認為,在未來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過程中,既要堅持“內容為王”,也要加強“渠道致勝”,打造技術先進、特色鮮明、自主可控的新型傳播平臺,同時要有效用好商業化、社會化平臺,科學構建傳播矩陣,形成全網聚合效應,讓“正能量”擁有“大流量”。
責任擔當賦能媒體新使命
坐上座椅,戴上VR設備,就能瞬間“降落”至月球表面;座椅啟動后,就能“乘坐”月球車,模擬在月球低重力環境下駕駛月球車行走的情景——這是記者在2024中國新媒體技術展上看到的一幕。
“數字月球”是新華社媒體融合生產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利用先進半導體顯示硬件和計算機圖形技術、空間信息技術等前沿技術建設的線下數字科普基礎設施。

10月15日,參觀者在2024中國新媒體技術展上佩戴VR眼鏡,體驗“遨游月球”。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大三學生李常遠體驗了“數字月球”后非常興奮。他告訴記者:“我好像真的在月球上行走,還可以用闖關的方式探索月球的地形地貌,是一次很刺激的體驗。”
據了解,“數字月球”當前正在與出版社、科技館和博物館等機構接洽合作。“通過科普知識、技術與互動的交融,受眾尤其是青少年可以在娛樂中了解更多天文知識,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新華社媒體融合生產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產品經理何舟表示。
深度變革背景下,媒體不應只局限于傳播信息,還應運用好行業機遇,以科技賦能社會責任實踐與傳播。
當前,湖南紅網有《問政湖南》《百姓呼聲》等民聲欄目,幫助解決網民訴求;優酷上線無障礙劇場,使用AI語音賦能,讓盲人朋友體驗“追劇”的樂趣……
在15日舉辦的“共筑數字時代的新媒體責任”社會責任論壇上,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總編輯肖世鋒表示,當前,媒體融合不僅是傳統媒體與新型媒體的融合,還是文化自信與科技創新的融合,更是媒體責任與社會治理的融合。主流媒體應當挺進網絡主戰場,占領主陣地,掌握制高點,這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科技賦能、機制創新、責任擔當——2024中國2024-10-17
- 用友YonSuite AI+數智飛輪2.0:點燃中企全2024-10-17
- 綜述|應對AI虛假信息,多國媒體加速構建“2024-10-17
- 記者手記|媒體人眼中的與AI“共舞”2024-10-17
- 民生直通車|網購前貨比三家 理性辨識“第2024-10-17
- 智慧供應鏈賦能企業躍升,紫燕百味雞在數字2024-10-17
- 中郵消費金融深化科技創新應用,科技實力獲2024-10-17
- 深化中東市場布局,ATFX亮相迪拜參展Forex2024-10-17
- 中小學信息科技比重將加大 成為與語數英一2024-10-17
- 提升人才競爭力要找準抓手2024-10-17
- 多地中小學課間休息時間延長至一刻鐘,創設2024-10-17
- 寧夏銀川成立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聯2024-10-17
-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在滬落幕2024-10-17
- 2025屆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季啟動2024-10-17
- 線上隨便買 煙越貴卡越厲害 小學生沉迷的2024-10-17
- 浙江持續提升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效益 驅動發2024-10-17
- 打開市場贏得朋友 浙江南湖企業廣交會全球2024-10-17
- 中國國鐵集團推出鐵公聯運出口全程物流產品2024-10-17
- 福建前三季度對東盟貿易額突破3200億元2024-10-17
- (聚焦中國高質量發展)京城老服裝市場十年2024-10-17
- 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央行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2024-10-17
- (投資中國)拜耳健康消費品全球總裁:期待2024-10-17
- 富德生命人壽與中國兒基會攜手守護600名“2024-10-17
- 廣州正規男科醫院-白云龍濟男科2024-10-17
- 廣西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保持強勁2024-10-17
- 自動駕駛安全保障需求迫切 保險產品開發面2024-10-17
- 零掌門,超級零食集合鋪,火爆來襲2024-10-17
- 騰訊音樂 “如果音樂有形狀”音樂會開幕,2024-10-17
- 婚禮消費新趨勢調查:個性定制受青睞 理性2024-10-17
- 省間現貨市場正式運行 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再2024-10-17
精彩推薦
- 小黃象攜手中國國家U18冰球隊,以熱愛書...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豐富市民“花樣”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經”:高山盆地“金果”...
- 市場監管總局:推動平臺企業和平臺內商...
- 遇見非遺丨把沉睡的泥土鐫刻進生活
- “江南蔬菜之鄉”江西樂平3000余畝水芹...
- 襄陽牛肉面:“熱辣滾燙”顯“俠義”
- 【百萬莊小課堂】今天你emo了嗎?職場青...
- 中國試點開放信用監管數據 便利境外來...
- 深圳年度最大規模畢業生雙選會提供崗位3...
- 廣西桂林滿城桂花飄香
- 江南造船中東代表處揭牌 續簽兩艘液氨...
- 首屆全國小戲小品展演將于十月中旬在長...
- 阿爾卡拉斯止步上海網球大師賽男單八強
- 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話說新農村)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