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物體量子糾纏證據確鑿 極大地推動暗物質與引力波探測相關技術研發
美國《科學》雜志近日發表兩項量子力學重磅突破:其中一項研究,科學家發現了宏觀物體量子糾纏的直接證據;另一項研究則實現了對不確定性原理的“規避”,而這正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定律之一。這兩項實驗都以確鑿的證據證明了宏觀物體也可以實現量子糾纏,不但有望在未來量子網絡中提供長期網絡節點,還能極大地推動暗物質與引力波探測相關技術研發。
如果說量子力學有什么“令人討厭”之處,那就是人們會認為這一領域很大程度上如同“想象”的學科——在現實中幾乎不可能看到。實際上,量子力學不僅僅是微觀的理論,我們所知的所有物質,從根本上來說都是量子。但不得不承認,奇怪的量子效應在大于幾個原子的任何事物中都很難觀察到。因此,找尋宏觀物體的量子效應的證據,也成為物理學家們的一大目標。
此次,在《科學》刊登的其中一項研究中,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團隊使用微波脈沖讓兩張小的鋁片膜進入量子糾纏狀態。該鋁片膜的尺寸為每張長20微米,寬14微米,厚度100納米,質量為70皮克,相當于大約1萬億個原子的質量——盡管非常微小,但以量子的標準而言,它們已經達到了相當大的尺度。
在施加脈沖微波后,鋁片膜維持了大約1毫秒的量子狀態,團隊成員仔細分析了反射的微波。通常來講,反射回的微波應是隨機的,但是當他們將結果繪制成圖、對比兩者信息時,卻發現兩張鋁片膜看似無規律的振動之間,其實存在著高度的關聯性。這一點只有量子糾纏才做得到,也就是兩張鋁片膜發生了量子糾纏。此后,團隊又進行了1萬次重復實驗。
在另一項研究中,芬蘭阿爾托大學等研究機構組成的聯合團隊在8毫開爾文的溫度下,讓兩個鋁鼓膜進入長時間、相對穩定的糾纏態。研究人員可以對同一個糾纏態進行多次測量,實現了“規避”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將兩個鼓視為一個量子力學實體,那么其運動狀態的不確定性就被消除了。但實驗中沒有任何地方違反不確定性原理,他們是選擇了一組特定的、不會被該原理“禁止”的參數。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華彬啟動新零售戰略 拓展直播、電商和...
- 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網站消息:光大畜牧遭...
- 紛紛增加研發 國貨美妝想撕營銷標簽
- “飯圈集資”追星:剎不了車的“飯圈集...
- 泰慕士患大客戶依賴癥 迪卡儂兼職大供應商
- 中國人民銀行網站:上海高睿電子商務中...
- 4月集合信托市場全面收跌 投資類產品占...
- 統計局:4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
- 統計局解讀:CPI環比降幅收窄 PPI環比...
- 商務部:前4月進出口、出口增速創10年來...
- 工信部:一季度機械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
- 北京“惠她保”開放參保:針對女性高發...
- 2020年下半年海底撈業績逆勢增長 餐飲...
- 北京:8批次食品樣品抽檢不合格 本次抽...
- 百瑞信托2020年業績僅小幅上漲 融資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