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變火箭將使到達火星速度快10倍 可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長距離飛行任務
美國科學家設計了一種新型聚變火箭,該設備利用磁場從火箭背面發射等離子體粒子,從而推動飛船穿越太空。與目前使用電場推動粒子的火箭推進器相比,這項創新技術將使人類奔赴火星的速度快10倍。使用磁場還讓科學家能夠為特定太空任務定制推力的大小。
等離子體是由自由電子和原子核組成的物質的熱態,占可見宇宙的99%,能夠產生大量能量。科學家一直在實驗室復制核聚變,以期利用其動力為穿越深空的火箭提供動力。當前使用電場推動粒子的等離子推進器只能產生較低比沖或速度。
但是,在美國能源部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PPPL)和國家能源研究科學計算中心進行的計算機模擬顯示,使用磁場的新型等離子推進器在概念上可產生每秒數百公里的排氣速度,比其他推進器快10倍。
發明該項技術的法蒂瑪·埃布拉希米博士稱,在太空飛船開始飛行階段擁有較快速度,可使宇航員盡快到達要去的紅色星球。“這樣的長途旅行要花費數月或數年,因為化學火箭發動機的特定沖力非常低,飛船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達到最高速度。但是,如果基于磁重聯技術制造推進器,我們就可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長距離飛行任務。”
盡管使用聚變技術為火箭提供動力并不是一個新概念,但埃布拉希米設計的推進器與目前領先的推進器在3個方面有所不同。
首先是改變磁場強度可增加或減少推力的大小,使得宇航員在穿越太空的黑暗深淵時可以更好地進行操縱;其次,新的推進器通過噴射等離子體粒子和磁泡(等離子粒團)來產生動力,等離子粒團為推進器增添了新動力,目前還沒有其他推進器將等離子粒團納入其中;第三,本概念研究中利用磁場從火箭后部噴射等離子體粒子,而其他類似的概念推進器使用的是電場。
該項概念研究成果發表在《等離子體物理學》雜志上。(記者馮衛東)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半月3起巨額融資 在線少兒英語領域頻現...
- 博雅生物控股股東被通報批評 高特佳所...
- 凌云股份(600480.SH)發布公告稱:2020年...
- 博瑞傳播(600880.SH)發布公告稱:2020年...
- 洪城水業(600461.SH)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
- 五糧液(000858)融資融券信息(01-18) 融...
- 廣東榕泰(600589.SH)發布公告稱:2020年...
- 塔牌集團(002233.SZ)截止1月底已累計回...
- 今日國際黃金價格走勢(2021年2月1日) ...
- 面積增長預期強烈,玉米價格波動將更加頻繁
- 海福德集團(00442.HK)發布公告稱:海南...
- 二月豆粕價格市場行情最新看點,油廠報...
- 島內居民如何購買免稅品?購買免稅品需...
- 海航破產重整啟幕,幾經易主錯失機遇
- 中華企業(600675.SH)發布公告稱:擬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