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通脹再創新高,應對措施效果有限
英國2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再創近30年來最高。為緩解英國民眾和企業面臨的價格上漲壓力,英國政府23日公布的春季預算案包括了一系列應對措施。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能源和食品等價格上漲過快,英國政府的支持措施顯得不足。俄烏沖突背景下,英國通脹水平可能進一步上升,經濟增長可能放緩,這將令英國央行在加息抑制通脹方面更趨謹慎。
通脹水平再創新高
英國國家統計局23日說,受能源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英國2月CPI比去年同期上漲6.2%,漲幅為1992年3月以來最高。
英國CPI連月來居高不下,去年12月同比上漲5.4%,已創下1992年以來最高紀錄;今年1月同比漲幅達到5.5%,刷新這一紀錄。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分析,家用能源和汽油價格上漲是導致英國2月CPI漲幅創新高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家用能源價格同比上漲近25%。
此外,不同于以往不同類別食品價格有漲有跌的情況,近期英國食品價格普遍上漲,也成為推高CPI的因素。
去除食品、能源等價格因素后的核心通貨膨脹率也從1月的4.4%漲至2月的5.2%,同為近30年來最高。
英國國家統計局首席經濟學家格蘭特·菲茨納說:“由于商品和服務價格大范圍上漲,2月通貨膨脹率陡增。”
菲茨納表示,2月食品、玩具、游戲類等商品和服務價格普遍上漲,去年因商店關門而下降的服裝和鞋類價格今年也恢復上漲。此外,家具和地板材料價格在新年促銷結束后開始回彈,也抬高了2月通脹水平。
春季預算難解通脹憂慮
物價上漲加重了英國民眾的財務負擔,導致英國民眾生活水平下降。英國慈善機構“公益經濟學”首席執行官馬特·惠特克表示,一個四口之家今年的花費可能會較2019年高出580英鎊。目前的高通脹率主要是受食品和燃油等必需品漲價推動,因此對低收入群體影響最大。各界呼吁英國政府采取措施緩解民眾面臨的通脹壓力。
英國財政大臣里希·蘇納克23日公布了最新的春季預算案,其中包含多項措施幫助人們應對由高通脹帶來的生活水平下降。在此次預算案中,英國政府計劃在未來12個月將每升燃油的燃油稅降低5便士,未來5年新能源材料如電池板等免收增值稅,從7月起將繳納國民保險費用的收入門檻提高3000英鎊、撥發資金來資助低收入居民等。
蘇納克表示,英國政府將與民眾站在一起,共同應對能源成本的上升,就像過去兩年中所做的那樣。不過,蘇納克沒有表示會對正從原油和天然氣價格上漲中獲得過高利潤的能源企業額外征稅。
據美聯社報道,蘇納克宣布的這些措施遠未達到英國民眾的期望,蘇納克被批評說“沒有意識到危機的廣泛性”。蘇納克正面臨壓力,宣布進一步措施幫助民眾應對家庭收入下滑和通脹上漲的局面。
英國制造業表示,希望更多地得到政府的資助。英國機械制造業雇主聯合會表示,成本上漲壓力正令許多企業走向難以承受的邊緣,制造業獲得的能源補貼措施顯然不足,迫切需要得到更多支持。
英國商會總干事謝瓦烏恩·哈維蘭表示,英國政府的最新措施未能從根本上緩和成本壓力,錯過了恢復經濟和確保企業能夠度過動蕩時期的機會。由于經濟前景正在惡化,許多企業可能不得不提高產品價格,從而加劇當下的危機。
英央行謹慎收緊貨幣政策
高通脹水平等因素影響下,英國經濟增長可能放緩。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23日更新的數據顯示,預計今年經濟增速為3.8%,明年為1.8%,而去年10月份的預測分別為6%和2.1%;今年消費者價格上漲幅度將達到7.4%,高于之前預計的4%。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消費者價格指數漲幅將可能逼近9%,民眾生活水平下降幅度可能為上世紀50年代以來之最。
為幫助應對高通脹,英國央行17日宣布,將基準利率從0.5%上調至0.75%。這是2021年12月以來,英國央行第三次加息。英國央行說,英國通脹率未來幾個月預計將進一步上升,第二季度可能達到8%以上,是英國央行目標通脹率的4倍多。
在俄烏沖突的背景下,英國央行擔心大幅度加息將拖累經濟增長。英國央行表示,盡管通脹高企,在收緊貨幣政策方面仍將保持謹慎。英國央行上周公布的會議紀要指出,未來幾個月,全球通脹壓力將進一步大增,包括英國在內的能源凈進口國經濟增長可能放緩。
英國BRI財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丹·博德曼-韋斯頓認為,在物價和稅收上漲的背景下繼續加息,可能阻礙英國經濟恢復,“央行需要在抑制通脹和避免經濟衰退之間小心平衡”。
萬神殿宏觀經濟學研究公司英國首席經濟學家塞繆爾·圖姆斯認為,鑒于經濟前景不確定性上升,英國央行可能不會像市場此前預期的那樣繼續大幅提高利率,預計英國央行在5月把基準利率提高到1%后,本輪加息周期就會結束。
畢馬威英國會計師事務所首席經濟師耶爾·塞爾芬說,面對通脹率居高不下的壓力,英國央行已經數次加息,可能不得不繼續上調基準利率。
CMC市場公司的分析師米歇爾·休森表示,盡管英國央行表態鴿派,但是在美聯儲可能加快提高利率的背景下,英國央行要想緩沖通脹壓力下英鎊面臨的走弱趨勢,或許除了跟隨美聯儲的加息步伐之外也別無選擇。
擔心收緊貨幣政策將拖累經濟表現的還有日本央行。在美聯儲和英國央行已開始收緊貨幣政策、步入正常化軌道之際,日本央行暫難追隨歐美轉向緊縮。日本央行18日在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后宣布,繼續維持當前貨幣政策寬松力度,維持現行利率水平不變。日本央行認為,目前日本經濟雖然仍在復蘇軌道,但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復蘇勢頭出現減弱跡象。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英國通脹再創新高,應對措施效果有限2022-03-25
- 百余中央部門曬賬本,過好“緊日子”花好每2022-03-25
- 高盛:預計10年期國債收益率年底前升至2.7%2022-03-25
- 京東集團:京東物流將向第三方投資者配售1.2022-03-25
- 海爾生物本期產銷數據簡報2022-03-25
- 星網銳捷本期產銷數據簡報 通信設備制造業2022-03-25
- 珠江啤酒本期產銷數據簡報2022-03-25
- 華金資本本期產銷數據簡報2022-03-25
- 永安藥業本期產銷數據簡報 保健品銷量同比2022-03-25
- 日本3月制造業活動加速,但前景蒙陰2022-03-25
- 聯合國貿發會議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下2022-03-25
- 私募大佬但斌疑似空倉 上百只產品凈值幾乎2022-03-25
- 滬市主板一季報預約時間表出爐 農發種業42022-03-25
- 【讀財報】保險公司消費投訴透視:銀保監202022-03-25
- 上市公司“發債式”回購 “叫好不叫座”?2022-03-25
- 鞍重股份收深交所問詢函 要求說明2021年凈2022-03-25
- 杭州康恩貝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上榜2021年2022-03-25
- 東威科技獲19家機構調研:PET復合膜材作為2022-03-25
- 上海電影獲3家機構調研:2022年2月21日起,2022-03-25
- 首次巨虧!海底撈翻臺率連續三年下滑|年報2022-03-25
- 博雅互動(00434)及其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未2022-03-25
- 蔚來2021年全年營收361.4億元 凈虧損收窄2022-03-25
- 華潤啤酒最掙錢的一年:高端產品占比持續攀2022-03-25
- 方大特鋼 高品質彈簧扁鋼市占率提升2022-03-25
- 海底撈新任CEO楊利娟:核心競爭力其實還是人2022-03-25
- 通脹并未讓日本央行放棄寬松,但其影響不容2022-03-25
- 妙可藍多去年營收增近六成 美林挺進前十大2022-03-25
- *ST艾格提前5個交易日鎖定今年面值退市第一2022-03-25
- 滬市主板一季報預約時間表出爐 農發種業42022-03-25
- 鹿山新材董事長汪加勝:逐鹿綠色材料產業 2022-03-25
精彩推薦
- 英國通脹再創新高,應對措施效果有限
- 百余中央部門曬賬本,過好“緊日子”花...
- 日本3月制造業活動加速,但前景蒙陰
- 聯合國貿發會議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
- 首次巨虧!海底撈翻臺率連續三年下滑|年...
- 博雅互動(00434)及其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 華潤啤酒最掙錢的一年:高端產品占比持...
- 海底撈新任CEO楊利娟:核心競爭力其實還是人
- 通脹并未讓日本央行放棄寬松,但其影響...
- 弘陽服務:2021年營收同比增長超40%,在管...
- 中交地產擬開展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
- 國內疫情反復,攜程股價卻大漲80%,發生...
- 網易云上市后首份財報:全年收入達70億...
- 綠地香港:因疫情導致出行受限,延期發布...
- 五礦地產:2021年收入128.86億港元,按年增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