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貌)十組關鍵數字見證中國經濟75年
中新社記者 王恩博
75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但對中國經濟來說卻是滄桑巨變。記者梳理出十組關鍵數字,見證新中國成立75年來從積貧積弱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飛躍。
——經濟總量連上新臺階
新中國是在極其薄弱的經濟基礎上建立起來的,195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僅679億元人民幣,1978年增至3679億元人民幣。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2006年GDP突破20萬億元人民幣后,每一至兩年便突破一個10萬億元關口,2020年突破100萬億元人民幣,2023年超過126萬億元人民幣。按不變價計算,2023年中國GDP比1952年增長223倍,年均增長7.9%。
資料圖:智能科技公司工作人員在工作間內忙碌。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占世界經濟比重大幅提升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比重很小,至1978年也僅為1.7%。
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穩定力量。2023年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升至17%左右,1979年至2023年對世界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為24.8%,居世界首位。
——常年居全球貨物貿易最大國
新中國成立至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貿發展基礎十分薄弱。1950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為11.3億美元,到1978年僅增至206億美元。
隨著改革開放深入,尤其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提速。2013年至2023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4.0%,快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占國際市場份額從1978年的不足1%提升到2023年的12.4%,連續7年穩居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
資料圖:山東日照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作業現場。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
——實際利用外資規模世界領先
新中國成立至20世紀70年代,中國引進外資十分有限。改革開放后外資市場準入逐步放寬,引資規模水漲船高。
2023年,中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633億美元,比1983年增長176倍,規模連續多年世界領先。2023年,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占全部吸收外資比重升至37.3%。
——城鎮化進程提速
改革開放前,中國城鄉分割、差距很大。1949年末城鎮化率僅為10.64%,1978年末也只有17.92%。
伴隨戶籍約束逐漸松綁,城鄉間勞動力、土地、資金等要素流動加快,中國城鎮化進程提速。2023年末,中國城鎮常住人口達9.3億人,比1978年末增加7.6億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16%,提高48.24個百分點。
資料圖:俯瞰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爐下鎮斜溪村。(無人機照片)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糧食總產量增長5.1倍
75年來,中國糧食生產實現跨越式發展,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糧食產量僅2000多億斤,到2015年突破13000億斤,此后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2023年,中國糧食產量達13908億斤,比1949年增加1萬多億斤,增長5.1倍;人均糧食產量493公斤,連續多年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
——制造業規模全球居首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業待舉,工業經濟艱難起步。經過75年發展,中國工業總量規模跨越式增長,從1952年的120億元人民幣增加到2023年的39.9萬億元人民幣。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中國制造業增加值自2010年首次超過美國,穩居世界首位,2022年占全世界比重為30.2%,成為全球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超歐盟
成立初期的新中國科技力量薄弱,研發經費投入十分有限。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推動中國科技事業快速發展,研發投入力度明顯加大。
自2013年起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2023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達33278億元人民幣,比1991年增長233倍,與GDP之比為2.64%,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
——人均可支配收入實增76倍
1949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49.7元人民幣,不少民眾掙扎在貧困線上。1978年,這個數字也只有171元人民幣。
改革開放后,中國居民收入快速增長。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9218元人民幣,扣除物價因素比1949年實際增長76倍,年均增長6.0%。
——絕對貧困“清零”
新中國成立至20世紀70年代,農村貧困問題始終突出。按照現行農村貧困標準,1978年末中國農村貧困人口7.7億人,農村貧困發生率高達97.5%。
2012年末,中國農村貧困人口降至9899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降至10.2%。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打響脫貧攻堅戰,到2020年底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完成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完)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中國新貌)十組關鍵數字見證中國經濟75年2024-09-12
- 2024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開幕2024-09-12
- 第21屆東博會展覽規模近20萬平方米 參展企2024-09-12
- 中國500強企業營收規模突破110萬億元2024-09-12
- 2024年山東省創新驅動發展大會舉辦 兩院院2024-09-12
- 中國-塞爾維亞自貿協定推介會在廈門舉行2024-09-12
- 新能源汽車續駛里程評價首批成果在京發布2024-09-12
- 首發首秀車型超20款 千余車型亮相2024合肥2024-09-12
- 河南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2024-09-12
- 關心多動癥出院患兒康復情況,南京天佑兒童2024-09-12
- 打造新手交易者跟單交易支持平臺,InterSte2024-09-12
- 上線啦!新形象、新內容、新體驗,安美和官2024-09-12
- 金螳螂創始人朱興良先生帶領金螳螂完成挑戰2024-09-12
- 飲力星球:智能現制茶飲機閃耀登場,打造你2024-09-12
- 暑期游收官!看安凱客車如何為“旅游+”添2024-09-12
- 中國A股能源金屬板塊周三表現亮眼2024-09-12
- (鄉村行·看振興)江西南城:“養魚大戶”2024-09-12
- 832家企業參展服貿會文旅服務專題 展示科2024-09-12
- 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投資鏈2024-09-12
- ±800千伏青豫特高壓工程開啟2024年度檢修2024-09-12
- 福建泉州肖厝口岸煤炭進口創歷史同期新高2024-09-12
- 提升信息披露針對性和有效性 上交所發布債2024-09-12
- 今年前8個月山東省進出口額近2.2萬億元2024-09-12
- 國家拿出1500億元,消費品以舊換新加速落地2024-09-12
- 農業銀行參加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2024-09-12
- 2024中國—東盟視聽產業投資人大會現場簽約2024-09-12
- 武漢企業總量突破100萬戶2024-09-12
- 產銷兩旺 新疆庫爾勒香梨迎采收期2024-09-12
- 天津出臺18條措施支持個體工商戶轉企發展2024-09-12
- 湖南祁陽特色養殖激發鄉村振興新引擎2024-09-12
精彩推薦
- 坐C919可以吃到熊貓小蛋糕 我國已有8架...
- 月餅市場興起健康創意風
- 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開幕 多方探討能...
- 騎射、叼羊!看第五屆世界游牧民族運動...
- 第六屆中國—東盟視聽周在廣西南寧開幕
- 上海交響樂團新樂季揭幕 “145歲”續寫...
- 長三角12支飛盤隊齊聚南京同場競技展青...
- “天才翻譯家”金曉宇新譯《本雅明書信...
- 2024年河南省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
- 吉利成為哈爾濱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官方...
- 從機關大樓到田間地頭,只為了肩上的責任
- 碧樹結金果 云南永德迎來堅果采摘季
- 冰雪重鎮吉林推動冰球復蘇
- 舞劇《天工開物》再次在江西南昌上演
- 湖北神農架首次記錄到近危鳥類白腰杓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