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回應“唱空中資銀行股” 內地資深分析師稱測算有誤 當前熱訊
昨日,高盛就日前發布的“唱空銀行股”研報進行回應。當天,港股與A股市場部分大中型上市銀行仍以下跌收盤。
(資料圖)
有資深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高盛日前發布的“唱空研報”中,有多項指標的測算結果有誤,基于錯誤測算數據而給出的結論不符合實際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對比公開資料及數據后注意到,高盛以往對中國部分上市銀行股票預測時,給出的建議及目標價與股票的實際走勢出現明顯偏差。
資深分析師點評:高盛測算結果有誤
根據最新回應,高盛稱,“并沒有假設地方政府債務違約。相反,高盛認為地方政府債風險可控。這一事件對銀行利潤會有影響,但對各家影響不一”。高盛還解釋稱,“研報部分調整了個別銀行的評級,并非唱空中國銀行業”。
高盛稱,該公司研報核心內容是,“如果地方債務被允許展期,則違約風險可控。隨著地方債務余額繼續增長,我們預期存量債務展期及新增債務均會面臨利率下行,從而帶來銀行利息收入損失”。對此,高盛還稱,由于地方債務中的債券部分有稅收和資本節省,更高的債券占比可以有效幫助銀行減少利息收入下滑對利潤帶來的影響。因此,地方債務中債券占比也是銀行利潤增長分化的重要影響因素。
昨日,高盛還回應稱,郵儲銀行和招行的地方債務敞口中,債券這一資產類別占總敞口比例分別為83%和68%。另外,高盛估算框架中房地產敞口口徑包含承擔信用風險及不承擔信用風險的部分。“根據2022年公司年報披露數字計算,招行及平安對應同口徑數字(承擔及不承擔信用風險敞口)占總資產比例為8%、8%。”高盛有關人士表示。
就此,記者采訪了多家被高盛研報提及的當事銀行相關人士以及部分券商分析師,多位人士表示不予置評。
一位資深券商銀行業分析師接受采訪時稱,高盛這份報告中關于銀行地方債和部分資產不良率指標的測算條件和結果明顯不合理。例如,對于銀行持有地方政府債務的測算不合理之處:一是每家銀行地方政府債務的量級假設不合理;二是對降息基準的假設過于夸張;三是降息極端假設更是夸張。綜上,高盛研報測算是基于所有的地方政府債和融資平臺貸款均按照較為極端的情況進行深度、持續降息,所得的結論就不合理。
上述分析師還從另一指標出發進行反駁,即高盛所稱的招商銀行“非標+信用債”的不良率數據計算結果明顯有誤。“可能研報作者不太了解,資管新規清理存量老理財的時候,不符合新規要求的存量表外理財,全部都一次性回表,而且回表全部進‘階段三損失撥備’了”。
該分析師還對記者表示,“研報作者可能不太了解老理財回表的情況,同時還混淆了一次性因素和非一次性因素,混淆了老理財、非標和信用債的范圍,錯誤地把一次性老理財清理當成非標不良。”
預測與實際股價走勢有明顯偏差
對比高盛向市場發布的股票操作建議,部分股票實際走勢也讓投資者懷疑,高盛的建議靠譜嗎?
記者據彭博金融終端數據,近5年高盛均長期對交通銀行A股給予“賣出”建議,2021年下半年后,給予的目標價格甚至低于4元,且一直持續至今。然而,交通銀行A股自2021年8月以來便一路走高,到2023年5月8日觸及近8年股價新高,達6.49元/股,區間漲幅高達58.8%。
高盛也于2021年以來持續對華夏銀行A股給予“賣出”建議至今。盡管漲幅并無其他銀行股可觀,但事實上,2023年以來,處于極低估值的華夏銀行也開始逐步上漲,期間觸及近3年股價新高,區間漲幅最高達21.3%。
此外,高盛還對部分銀行的股價意見展開“反復橫跳”。例如,2021年一季度郵儲銀行A股開啟一輪快速上漲行情,此時高盛給出的目標價已低于實際價格,在彼時郵儲銀行股價突破歷史新高5.89元之時,高盛突然調高目標價至超過8元。
然而隨著郵儲銀行A股在2021年2月后的快速回落,高盛8元以上的目標價維持約5個月就調整為6元以下。到2023年一季度,高盛又突然給予郵儲銀行“賣出”建議,此時郵儲銀行股價卻一路持續走高,至今年5月初觸達該銀行在A股上市以來最高價——6.15元,區間漲幅最高超24%。目前,高盛對郵儲銀行A股給出的最新建議又轉變為“買入”。
記者還注意到,昨日,個別被高盛研報提及的國有大行主動向媒體發布新聞——惠譽、標普、穆迪等國際評級機構給予該銀行“穩定”的評級展望,保持行業內最優水平。
曾多次“唱空”內地銀行
事實上,根據公開資料,高盛曾多次唱空中國的銀行股,并發布“驚呆”業界的銀行業資產質量數據,一些數據與監管部門不久后發布的官方數據呈現大幅偏差。
資料顯示,2008年9月,高盛在研究報告中將中國銀行業的評級從“具有吸引力”下調至“中性”,同時調低A股銀行股的目標價,平均下調幅度達41%,僅對其當時持有的工行股票維持“行業首選”的評價,建議“買入”。唱衰聲中,銀行股連續幾日應聲大跌。
到2010年11月,高盛發布了一份唱空A股的報告,引發了滬指162點的大跌。2011年,高盛又大筆減持工商銀行,引發外資做空高潮,導致當年滬指于11月16日、17日連續暴跌。
2011年6月,高盛發表研究報告稱,預計2013年中國內地銀行業不良貸款比例達8%,不良貸款的最薄弱環節可能在開發中的西部地區出現。然而,根據原銀監會數據,2013年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僅為1.0%。
2013年5月20日,高盛公告,出售該公司所持的工商銀行剩余股份,共套現11億美元。至此,高盛已經清空所持有的全部工行股份,在不計算匯率變化和分紅影響的情況下,高盛2006年投入的25.8億美元,累計獲利已達72.8億美元,投資收益達到282%。
編輯:林鄭宏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高盛回應“唱空中資銀行股” 內地資深分析2023-07-07
- 內地券商:城投風險對銀行影響可控_世界短2023-07-07
- 多地持續高溫 火電企業滿負荷發電保供應2023-07-07
- 世界滾動:什么里藏針(什么里藏針)2023-07-07
- 東軟集團:7月6日融券賣出金額155.90萬元,2023-07-07
- 中國出版:7月6日融券賣出金額17.27萬元,2023-07-07
- 普門科技:7月6日融券賣出金額59.29萬元,2023-07-07
- 青春派藝薦2023-07-07
- 中原區(中原區趣味編程平臺)2023-07-07
- 環球訊息:我國人工智能蓬勃發展 核心產業2023-07-07
- 世界今日訊!應急管理部啟動危化品重大危險2023-07-07
- 世界今日報丨男人射是什么感覺(男人尿尿和2023-07-07
- 圖南股份獲15家機構調研:隨著公司募投項目2023-07-07
- 日發精機獲2家機構調研:公司產品涵蓋高精2023-07-07
- 中航重機打造航空通用基礎結構零部件主力軍2023-07-07
- 又有一個消費龍頭雷了2023-07-07
- 2023教師資格證考試每日一練第117期答案2023-07-07
- 只接受用戶指令 GPT-4自我糾錯能力新發現2023-07-07
- 奧比中光擬募資15億 發力視覺感知產業2023-07-07
- 大乘g70s試駕視頻(大乘g70s是哪里生產的)2023-07-07
- 阿拉法怎么打出來(阿拉法)2023-07-07
- 新買的顯卡玩CF卡?2023-07-07
- 秋江楚雁宿沙洲一首詩(秋江楚雁宿沙洲)2023-07-07
- 小學民辦學校規范辦學行為自查報告2023-07-07
- 廈門同安推出暑期主題活動,吃喝玩樂一站式2023-07-07
- 中控云PID整定通新品發布會成功舉辦2023-07-06
- 地鐵設計:今年新簽合同累計超過20億元 同2023-07-06
- 中特估中隱藏的暗線 中歐基金藍小康的投資2023-07-06
- 萊茵體育籌劃重大資產重組2023-07-06
- 用一句話來描述中國女籃!王思雨:頑強拼搏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