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幾句硅谷銀行與風險管理 微頭條
作者:金融業資深人士楊峻
(相關資料圖)
題:聊幾句硅谷銀行與風險管理
新華財經北京3月13日電 這個周末,美國硅谷銀行破產的消息刷屏。
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二大規模的商業銀行破產事件,僅次于2008年金融危機破產的華盛頓互惠銀行。硅谷銀行1983年成立,服務科技企業近40年,宣告破產前,它是美國第16大銀行,從傳出爆雷消息、引發擠兌,到宣布破產,卻僅僅不到48小時。
見證歷史的同時,這起“黑天鵝”事件原因是什么?給我們帶來什么教訓?值得探討思考。
01
硅谷銀行有幾個方面的風險管控明顯出了問題。
利率風險方面。硅谷銀行2020年以來存款大幅增長,從不足800億美元上升到最高時超過1900億美元。對新增資金,硅谷銀行選擇大量配置長久期的美債和MBS(按揭抵押貸款證券),大約80%的資產剩余期限都在十年以上,而且收益率很低,只有1.6%左右。隨著2021年美聯儲多次加息,最新利率目標區間已上調到4.5%至4.75%之間,硅谷銀行所持有的這些長久期、低收益資產存在巨大浮虧,總的未實現損失超過150億美元。
集中度風險方面。硅谷銀行的存款客戶大量集中在科技創新型公司。近年來這個行業發展速度減緩,股價持續下跌,融資困難,但研發還得繼續,工資還要發,就只能持續消耗它們在硅谷銀行的存款。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硅谷銀行大發展得益于這個行業的蓬勃發展,但一旦行業掉頭向下,集中度風險立即顯現。硅谷銀行對于行業性的存款下降顯然缺乏預判,沒有采取有效措施管控。
流動性風險方面。流動性風險永遠是銀行面臨最可怕的風險。自2022年3月觸頂后,硅谷銀行存款就一直流出。但風險管理方面卻沒有采取適當的措施,在資產負債管理上明顯過于激進。導致一旦出現導火索,就立即崩潰。
改革方案引發擠兌。面對存款持續流失,硅谷銀行被迫出售資產應對提取。3月8日,硅谷銀行提出一份雄心勃勃的改革方案,一是出售所有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組合,預計會對其造成18億美元的稅后虧損(2022年公司全年歸母凈利潤僅15億美元);二是向市場再融資補充資本。發行普通股或優先股,以募資22.5億美元。
哪想到改革方案不僅沒讓公司走出困境,反而引發市場擔憂。股票被恐慌性拋售,股價一天暴跌60%。儲戶集中擠兌,特別是一些知名的風險投資公司,不僅自己提錢,還在急催科技公司創始人把資金轉移出去。擠兌消息迅速傳開,引發更大的恐慌,大量的轉賬需求擠爆硅谷銀行服務器,線下網點取現的客戶也排起長隊。3月11日,美國監管當局以“流動性不足和資不抵債”為由,關閉硅谷銀行,并指定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為接管方。
02
表面上看,硅谷銀行破產的原因是存款擠兌,但究其本質還是風險管理的缺位。
盡管這家銀行一直以來都是行業優等生,甚至在破產前一周內的3月7日,還連續5年登上福布斯年度美國最佳銀行榜單,并入選福布斯首屆金融全明星名單。即使當年遭遇互聯網泡沫破滅,嚴密的貸款審批流程也讓硅谷銀行依然保持盈利,信用風險管控方面可謂相當到位。
不過,硅谷銀行在流動性風險和利率風險管理方面的尺度卻相當大膽。
現金資產嚴重不足,應對流動性沖擊能力脆弱。一方面未應存款規模大增留有相匹配的現金。2020年以來,硅谷銀行的存款規模增長了接近2倍,但現金和現金等價物資產的增長并不明顯。2021年中的現金資產同比只由140億美元增長到220億美元,而到2021年末還下降到了130億美元,甚至不及2020年的水平。另一方面,資產端激進地大量配置長久期資產,卻并沒有為應對存款流出,預留充足的現金,流動性錯配非常嚴重。
利率風險應對遲緩。美聯儲加息固然是引起硅谷銀行巨額浮虧的重要原因,但加息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漸進式的。早在2021年,美聯儲已經進行了5次加息,2022年期間加息6次。但硅谷銀行并沒有根據美聯儲加息預期,對持有的這些長久期資產做相應調整。2021年底,硅谷銀行的持有到期資產高達982億元美元,跟2020年比并沒有明顯變化。盡管2021年底這些資產已經出現浮虧,且美聯儲在2022年繼續加息,但硅谷銀行去年的調整并不到位,只比2021年底減少了69億美元,仍有高達913億美元的長久期資產,浮虧規模進一步擴大。
03
站在硅谷銀行視角,其破產是個小概率事件。誰又能事先預知不到兩年的時間,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硅谷的科技公司和投資基金在行業繁榮時為其帶來了充沛資金。但當美聯儲加息引發行業調頭時,它們又快速抽走資金,最終導致硅谷銀行破產。風險管理就是不能抱著僥幸心理,小概率事件只要發生一次就足以致命。
歸根到底,金融業是個高杠桿的行業,對風險管理的要求極度之高。再優秀、實力再雄厚的金融機構,如果風險管理上出現疏漏,其實都很脆弱,一根稻草就能壓垮。大家都說金融是經營風險的,但正因為風險的隱蔽性和滯后性,經營好風險是非常困難的。需要極深刻的專業認知和前瞻性,極強的克服人性弱點的定力,才有可能真正經營好風險。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再怎么強調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都是不過分的。風險管理能力也因此成為金融機構的核心競爭力(沒有之一)。
還是那句話,不講風險管理的金融創新都是耍流氓。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編輯:劉潤榕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聊幾句硅谷銀行與風險管理 微頭條2023-03-13
- 今日熱訊:收評:兩市走勢分化滬指收漲1.2%2023-03-13
- 2月全球市場中企IPO數量規模雙雙回升 VC/P2023-03-13
- 信用卡停息掛賬申請辦法是什么?坐牢了信用2023-03-13
- 如果網貸還不起被起訴會怎么樣?網貸被起訴2023-03-13
- 全球信息:第三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是多少2023-03-13
- 如果網貸還不起怎么辦?網貸可以協商慢慢還2023-03-13
- 人沒了信用卡欠的錢怎么辦?信用卡逾期了無2023-03-13
- 銀行欠款逾期多久上門催收?銀行催收上門合2023-03-13
- 天天即時:騰亞精工03月13日主力資金大幅流2023-03-13
- *ST深南03月13日主力資金大幅流出-天天實時2023-03-13
- 浩瀚深度03月13日主力資金大幅流入|天天即時2023-03-13
- 銀行欠款逾期多久正式開庭?欠銀行利息多久2023-03-13
- 銀行欠款逾期多久才會提起起訴?銀行欠款起2023-03-13
- 勤哲Excel服務器無代碼實現會展企業管理系統2023-03-13
- 信用卡逾期幾個月被起訴是什么流程?信用卡2023-03-13
- 凱迪仕官宣2023年旗艦新品,將繼續加強終端2023-03-13
- 星圖比特首推企業級場景應用AI模型靈境智能2023-03-13
- 信用卡逾期幾個月會被起訴?信用卡逾期還不2023-03-13
- 恒昌匯財榮膺“金鼎獎-年度最佳客戶體驗財2023-03-13
- 信用卡到期不還款被起訴怎么辦?信用卡逾期2023-03-13
- 信用卡到期不還款該怎么辦?信用卡到期還款2023-03-13
- 信用卡到期不還款會有什么后果?信用卡逾期2023-03-13
- VCX公布智能手機影像排行榜 三星Galaxy2023-03-13
- 企業年報通運營主體憑安征信獲評工信部認定2023-03-13
- 以昂揚姿態奮進新征程 華夏銀行書寫高質2023-03-13
- “蓄勢·聚能·應變”2022 WELEGAL法盟上2023-03-13
- 如果信用卡無力償還怎么收利息?信用卡逾期2023-03-13
- 如果信用卡無力償還該怎么辦?信用卡不被起2023-03-13
- 如果信用卡無力償還會怎么樣?還不起信用卡2023-03-13
精彩推薦
- 佛山:到2026年工業總產值超過3萬億元,...
- 去年上海共受理消費者投訴32萬余件 天...
- 速讀:美聯儲成立新融資計劃應對硅谷銀...
- 環球觀天下!導演歐大明:“流量”常常...
- 精彩看點:樓市探春|貴陽“新九條”效應...
- 修改立法法的決定獲表決通過事件簡單介...
- 碧桂園:預期2022年歸屬股東核心凈利潤介...
- ipo的優缺點有哪些(公司上市的好處有哪些)
- 房貸退稅申報什么時候可以退稅(個人所...
- 黃金的投資方式有哪些(黃金投資的優勢...
- 當前關注:中銀淘寶校園卡是信用卡嗎?...
- 狗年生肖郵票正式發行上市 2018戊戌狗...
- 每日熱點:權健是直銷還是傳銷?2018國...
- ofo押金怎么退?ofo押金退不了到底怎么解決?
- 員工遲到扣工資合法嗎?勞動法又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