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家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均超百億元
A股上市公司進入年報密集披露期,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情況也隨之浮出水面。記者據數據統計,截至4月17日,在1903家已披露年報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1703家公司對外公布了研發投入情況,從金額來看,研發投入總額合計約7546.46億元,同比增長約28%。其中,2021年研發投入總額超過百億元的公司達13家。
“近兩年來,企業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明顯增強。”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分析稱,一方面,部分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令中國企業清醒認識到,只有將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確保企業發展安全;另一方面,受疫情反復影響,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不確定性加大,而科技創新能夠助力企業脫困發展。與此同時,相關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創新激勵政策,也有利于促進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力度。
宋向清表示,加大研發投入是撬動市場的重要抓手,是變市場潛能為發展動能的核心手段和破題秘訣。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不僅能助企業加速轉型升級,還有望使部分企業實現彎道超車。
若將前述對外公布研發投入情況的1703家上市公司按照公司性質予以分類,可以明顯看出,國有企業研發投入力度十分可觀。數據顯示,在1703家上市公司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包括央企國資控股、省屬國資控股、地市國資控股以及其他國有公司四類)數量高達596家,研發投入總額合計約4810.51億元,占比分別為35%、64%。其中,僅央企國資控股上市公司就有235家,研發投入總額合計約3543.1億元。
從13家研發投入總額超過百億元的公司來看,研發投入總額合計約2530.58億元,其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總額高達2236.28億元(包括9家央企國資控股公司,研發投入總額約2111.91億元;1家省屬國資控股公司,研發投入金額約124.37億元),占比達88.34%。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作為國家經濟的主陣地,國有企業承擔了大多數尖端科技和前沿技術的研發任務,在研發投入等方面也有很多優勢。未來,隨著國有企業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更多核心技術領域的“卡脖子”問題有望被解決。
在宋向清看來,使中國經濟長期持續中高速增長的牽引力有三,即政策、科研、資本。三者之中,科研能夠創造新動能,給足“馬力”,兼具牽引和支撐雙重功效。
“結合過往經驗來看,科研投入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性。”劉興國解釋稱,隨著科研投入的增加,企業創新成果將不斷涌現。技術水平提升后,單位產品增加值隨之提升,進而提高經濟產出總量。因此,科技研發投入的增長可以撬動經濟增長。總的來說,在國資委“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的要求下,預計國有企業的研發投入和意愿將持續增強。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13家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均超百億元2022-04-18
- 造紙業整合今年進入加速期 行業景氣度有望2022-04-18
- 疫情下生鮮電商訂單量暴增 頭部企業布局供2022-04-18
- 推薦東方證券陷“1元購”漩渦2022-04-18
- 上汽集團18日啟動壓力測試 汽車業有望加快2022-04-18
- 順發恒業、明新旭騰等擬回購股份2022-04-18
- 美聯新材、天宜上佳等一季度業績預增2022-04-18
- 福斯特董事長林建華:疫情導致部分物流受阻2022-04-18
- 東航回應恢復波音737-800商業運營:正按適2022-04-18
- 上汽集團 啟動復工復產壓力測試2022-04-18
- 利亞德董事長李軍: 做深做透LED顯示產業2022-04-18
- 一汽集團在長春的5個主機廠全部復工2022-04-18
- 熊貓乳品營收超8億 持續深耕特色乳制品市場2022-04-18
- 美年健康精細化運營迎高質量發展 發力內生2022-04-18
- 雷曼光電:Micro LED技術已逐漸應用于家用2022-04-18
- 祥鑫科技:不斷拓寬公司業務領域2022-04-18
- 珍寶島醫療終端產品銷售向好 省領導來公司2022-04-18
- 磷酸鐵鋰價格高位回調 金浦鈦業積極布局新2022-04-18
- 雅化集團擬認購 加拿大超鋰公司股份2022-04-18
- 伊利攜手航天科技推動健康乳品研發邁入“太2022-04-17
- 10倍大牛股九安醫療海外訂單貨款陸續到賬,2022-04-17
- 光伏產業表現出色 雙良節能一季度凈利潤增2022-04-17
- 諾力股份2021年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45% 智2022-04-17
- 中材國際風電環保領域取得新突破2022-04-17
- 發改委:將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2022-04-17
- 瑞聯新材2021年凈利同比增36.70% OLED材料2022-04-17
- ST沈機扣非凈利潤連虧10年 交易所14問“摳2022-04-17
- 轉型前景難料 藍豐生化剛摘帽又陷虧損困境2022-04-17
- 華瓷股份一季度扣非凈利同比增長56.81% “2022-04-17
- 一汽集團長春5個主機廠全部復工2022-04-17
精彩推薦
- 發改委:將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
- 銀保監會: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投資...
- 廣東佛山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
- 交通運輸部:全國高速公路共關閉收費站2...
- 東莞:取消“持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離莞...
- 發改委:將繼續緊盯重大項目建設,全力...
- 西安實行臨時管控:全市小區、單位人員...
- 太原新增(調整)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
- 利率自律機制鼓勵中小銀行降低存款利率上限
- 國家衛健委:4月16日新增22512例本土無...
- 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發生5.4級地震
- 發改委:面對當前疫情持續散發多發形勢...
- 銀保監會: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
- 江蘇無錫恢復10條高速公路通道通行
- 發改委:面對當前疫情持續散發多發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