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持“緩沖”新路徑 科創板詢價轉讓機制“行者”漸多
新華財經上海4月12日電 (記者 林淙) 大股東如何依法合規地減持,同時盡可能地減少對二級市場的沖擊?這既是市場熱議的關注點,也是制度設計的出發點。對此,科創板創設了詢價轉讓制度,為股東減持首發前股份提供了新路徑。
4月11日晚間,上交所科創板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解碼科創板詢價轉讓》。據介紹,詢價轉讓制度在加強科創板股份減持的市場博弈,緩解減持對二級市場的沖擊,實現風險投資人與長期投資者有序“接力”等方面,路越探越寬,“踐行者”也越來越多。
龍頭“帶頭”:“探路者”多了
作為科創板的一大創新機制,詢價轉讓方式的推出,正獲得越來越多科創公司的青睞。自2020年8月中微公司首次“試水”詢價轉讓以來,目前已有14家科創板公司累計進行了18單詢價轉讓,且大多是行業龍頭公司。其中,西部超導、金山辦公等4家公司的股東已先后完成了2次交易。
詢價轉讓之所以備受青睞,與其制度設計離不開關系。作為科創板獨有的制度安排,一方面,詢價轉讓的規模比較大,實施下限為公司總股本1%。與傳統轉讓方式相比無上限要求,這就很好地滿足了老股東的退出需求。另一方面,與大宗交易、協議轉讓不同,詢價轉讓的底價折扣率更低(為發送認購邀請書之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70%),轉讓定價更加市場化,轉讓時間有一定選擇空間。這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大大增強了吸引力,并提高了市場熱度。
以石頭科技為例,此前公司多名股東發布股東詢價轉讓計劃書,詢價轉讓股份數量為103.72萬股;轉讓價格下限為1080元/股,為公告前20個交易日股票均價的85.82%。4天后,公司公布詢價結果,轉讓價格定為1111元/股,總交易金額高達11.52億元。
從認購情況來看,石頭科技此次詢價轉讓共獲得了來自24家機構的51張報價單,有效認購金額為41.87億元,對應認購倍數3.74倍。最終,包括私募、公募、QFII,以及人壽養老保險等險資在內的13家機構“突出重圍”,獲配上述減持股份。
緩解沖擊:“交接棒”穩了
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減持行為,向來受投資者關注。而詢價轉讓最大的優勢,就是能非常有效地緩解減持對二級市場的沖擊。具體來看,詢價轉讓的進場資金都是增量資金,參與的也都是有長期投資意愿且具備相應定價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的專業機構投資者,如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資金、QFII等,再加上6個月的強制鎖定期,都有利于維護市場穩定,降低股份減持對公司股價帶來的負面影響。
從目前科創板18單詢價轉讓的受讓方來看,不少明星機構積極“接力”首發前股東。摩根大通、瑞士銀行、博時基金、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中國人壽、景林資產等一眾明星機構往往“抱團”出現,聚焦“硬科技”企業。
如國內最大的半導體測試機本土供應商華峰測控,其股東的詢價轉讓就成功吸引了摩根大通、易方達、UBS、南方基金等境內外機構接手。此外,還有4家科創公司也引來了超過10家知名機構“接棒”。
股價表現方面,前述公司披露詢價轉讓計劃書后1周、15個交易日及1個月,股價平均上漲2.18%、2.59%和5.24%;披露定價提示性公告后1周、15個交易日及1個月,股價平均上漲3.73%、6.8%和3.22%。相較于傳統減持方式公告后股價普遍下跌的市場反應,詢價轉讓維護市場信心的效果比較顯著。另據了解,部分上市公司也會主動參與進來,協調各方股東采取詢價轉讓減持或協調轉讓底價,努力維護市場信心。
充分博弈:定價市場化了
詢價轉讓這一創新機制,為首發前股東“交棒”機構投資者提供了平臺,有助于促進早期風險投資人與長期投資者有序“接力”,在減持的同時引入增量資金,改善科創公司投資者結構。同時,優勢股東與專業機構投資者之間的博弈,也推動著詢價轉讓價格趨向市場化。
據統計,18單詢價轉讓的實際成交價平均折扣87%,其中11單均高于底價,買方機構間博弈較為充分。例如,天奈科技獲15單有效報價,最終7家機構獲配,實際轉讓價格在92折(86元/股)底價基礎上溢價22%(105.1元/股)。石頭科技50單報價、13家獲配,金山辦公25單報價、6家獲配,華峰測控18單報價、11家獲配,實際轉讓價格也均高于詢價底價。
與此同時,詢價轉讓的合規性、透明度較高。股東在詢價轉讓啟動、定價、成交這三個關鍵時點及時披露,且主要由頭部券商組織實施并履行核查職責,整個流程更為規范、透明。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減持“緩沖”新路徑 科創板詢價轉讓機制“2022-04-12
- 今年首批40家公司擬調入創新層 超七成符合2022-04-12
- 龍湖:3月合同銷售額110億元,30.4億新增5宗地2022-04-12
- 和順科技:4月11日融資凈償還18.49萬元 上2022-04-12
- 大悅城:2021年凈利潤7.67億,新增土地面積142022-04-12
- 富士萊:4月11日融資凈買入59.44萬元 上一2022-04-12
- 華融化學:4月11日融資凈償還256.53萬元 2022-04-12
- C銘利達:4月11日融資凈買入144.18萬元 環2022-04-12
- 泰恩康:4月11日融資凈償還803.77萬元 上2022-04-12
- 證監會等三部門:支持上市房企積極向新發展2022-04-12
- 大悅城控股:商業項目銷售回暖,在建籌建商業2022-04-12
- 弘陽地產:悉數贖回2022年4月到期優先票據2022-04-12
-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統計|4月11日2022-04-12
- 國泰君安證券:無懼資本市場寒冬 看好創新2022-04-12
- 美國經濟衰退警告聲越來越大 美聯儲鷹派立2022-04-12
- 華燦光電2021年實現營收31.56億元,凈利潤2022-04-11
- 泰萊集團宣布將全資收購量子高科2022-04-11
- 外匯天眼:新功能簡直太牛了!!!你確定不2022-04-11
- 為家生活提案 國美“家·生活”戰略再發力2022-04-11
- 夫妻生活力不從心,愛廷玖達泊西汀(大犀牛2022-04-11
- 新華時評: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始終是疫2022-04-11
- 徐州市發布最新疫情防控通告2022-04-11
- Mysteel晚餐:魯晉徽鋼市物流情況調研,唐2022-04-11
- 鞏固優勢再出發,德邦基金董事長左暢放眼未2022-04-11
- 德賽西威被兩股東合計減持近290萬股 股價2022-04-11
- 天齊鋰業跌停 西部證券在其股價高點喊增持2022-04-11
- 酒鬼酒跌5.9% 德邦證券在其高位喊增持2022-04-11
- 正邦科技35億募資補流延期歸還 深交所問是2022-04-11
- 大北農3月份生豬銷售收入達4.78億元 同比2022-04-11
- 新力控股集團(02103.HK)3月份合同銷售額約2022-04-11
精彩推薦
- 龍湖:3月合同銷售額110億元,30.4億新增5宗地
- 大悅城:2021年凈利潤7.67億,新增土地面...
- 證監會等三部門:支持上市房企積極向新發...
- 大悅城控股:商業項目銷售回暖,在建籌建...
- 弘陽地產:悉數贖回2022年4月到期優先票據
-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統計|4月11日
- 新華時評: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始終...
- 徐州市發布最新疫情防控通告
- Mysteel晚餐:魯晉徽鋼市物流情況調研,...
- 新力控股集團(02103.HK)3月份合同銷售額...
- 上坤地產(06900.HK)三個月合約銷售金額...
- 中煤能源(01898.HK)一季度股東應占利潤...
- 中銀航空租賃(02588.HK)擬購買80架空客A...
- 【權益變動】中國旭陽集團(01907.HK)獲...
- 遠洋集團:一季度協議銷售額150.7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