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FOF高光的另一面:明星“拼盤”業績黯淡 有效供給依舊稀缺
新華財經上海12月21日電 私募FOF迎來高光時刻。截至12月19日,今年以來私募FOF基金共發行2322只,而去年全年才發行1303只。
如果從發行數量來看,私募FOF(基金中的基金)今年無疑迎來了高光時刻。截至12月19日,今年以來私募FOF基金發行數量達2322只,而2020年全年才發行1303只。
不過,伴隨私募FOF的快速發展,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如簡單地對明星私募管理人進行疊加配置、主動管理能力亟待提升等。某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多只2018年以來成立的FOF產品業績乏善可陳。
業內人士認為,在居民財富增長需求轉向凈值化產品的過程中,私募FOF發展潛力巨大,但目前行業仍處于“野蠻生長”的狀態。部分FOF管理人缺乏真正的資產配置能力,很多FOF產品沒有發揮分散投資的作用,未來行業必將經歷多輪洗牌,通過主動資產配置滿足投資人收益風險偏好的管理人將成為FOF行業的“終極贏家”。
高光:發行數量接近翻倍
張強(化名)是某中型FOF私募的總經理,昨晚剛調研了業內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張強笑言,他最近被朋友們稱為“調研達人”。
“今年算是公司發展最快的一年,因為很多之前習慣于買非標產品的高凈值客戶急需替代品,FOF低波動的特點非常契合他們的需求,并且今年不少知名主觀策略私募業績承壓,FOF則表現較為突出,所以公司管理規模穩步增長。我也需要多調研私募機構,真正做到多策略、多管理人覆蓋,實現有效的分散化投資。”張強直言。
私募FOF行業今年迎來了高光時刻。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19日,今年以來共發行了2322只私募FOF基金,而去年全年私募FOF基金僅發行1303只。
珠池資產總經理路志剛直言:“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很多金融機構主動跟我們聯系。比如券商、信托和家族辦公室等機構,都對珠池資產進行了盡調,所以我能夠深切感受到市場需求的爆發。近年來,券商、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底層資產向標準化產品轉移,FOF具有平滑波動性的特點,成為非標產品的替代品之一,因此行業迎來了一波大發展。”
廈門博孚利資產CEO何陽陽也認為,在銀行理財、信托行業紛紛轉型的背景下,居民財富從非標產品溢出,催生了大量的財富管理新需求。與此同時,資本市場的賺錢效應也推動了居民財富向權益類產品轉移。因此,不僅公募FOF基金份額從年初的1000多億元增長至如今的2200億元,而且私募FOF持牌機構和私募FOF產品規模也大幅增長。
滬上某FOF人士分析稱,從中長期視角來看,私募FOF行業發展前景巨大。其原因有三:一是凈值型產品逐步成為高凈值人群的重點配置方向,FOF投資會隨著私募行業的大發展而迎來重大機遇。二是FOF產品憑借其低波動特點能滿足高凈值人群的財富配置需求。三是私募策略走向多元化,也為FOF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底層資產。
痛點:明星FOF很難成為FOF明星
值得注意的是,在私募FOF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曾有諸多明星私募FOF成為“爆款”,但如今看來,業績表現乏善可陳。
2018年3月,中信證券推出了“自帶流量”的中信證券信享盛世系列FOF產品,召集了王亞偉的千合資本、趙軍的淡水泉(北京)、高云程的景林資產、胡建平的海寧拾貝投資、莊濤的上海盤京投資和靳天珍的上海煜德投資六大明星私募。據渠道人士透露,該產品當時強勢吸金80億元。此后不久,招商資管、國泰君安資管和國信證券也成立了全明星私募FOF產品,分別取名為招商智遠群英薈臻選FOF、國泰君安全明星FOF和國信復利領航系列FOF。
不過,從上述“爆款”產品成立以來的業績表現來看,多數產品并未成為FOF明星。
深圳某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截至12月15日,上述四大券商發行的明星私募FOF基金成立以來收益率均接近60%。但從客戶體驗來看,多只產品不達預期。有業內人士直言:“投資者體驗欠佳,并沒有很好地發揮FOF產品分散組合波動、平滑收益的作用。”
數據顯示,2018年中信證券信享盛世1號產品虧損幅度超16%。雖然在2019年和2020年百億級私募業績大豐收的背景下,該產品凈值得到了修復并創出新高,但從該產品的定期披露報告中可以發現,多位投資人在2019年一季度“割肉”贖回。
另外,評價一只FOF基金是否能夠平滑波動的重要指標是夏普比率,即每承受一單位風險所產生的超額報酬。這個比率越高,投資組合越佳。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招商資管群英薈FOF1號的夏普比率僅為0.53,中信證券信享盛世1號的夏普比率為0.86,國信證券復利領航1號夏普比率也僅為0.77。
“雖然私募FOF行業的發展不斷提速,但其中包含很多‘偽FOF’,比較典型的就是將市場上的私募大佬產品做一個拼盤。這種FOF產品雖然很好募錢,但由于底層的私募管理人資產和風格相似,所以很難發揮FOF的真正價值。”滬上某私募研究員直言,私募FOF的本質在于通過多資產、多策略、多管理人的動態組合構建,在降低波動的前提下獲得穩定收益。目前來看,大多數全明星FOF產品只是為投資人提供了購買明星私募產品的通道,而非真正的FOF產品。
明晟東誠CEO 徐剛也表示,FOF行業發展空間廣闊,但目前存在被動式FOF多、主動管理FOF少的痛點。“FOF基金具有收益來源多樣、投資風險分散等特點,可是現在很多FOF產品局限于投資單一類別資產,偏重于被動組合和基金選擇,在資產配置方面提供的附加價值較低,客戶體驗欠佳。”
難點:有效供給難以滿足潛在需求
除了資產配置價值尚未完全發揮,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FOF行業還面臨著有效供給較少、難以與理財資金對接等難點。
徐剛直言,由于FOF行業尚處于發展初期,供給端尚不成熟,為投資人提供的有效供給不足,因此市場對FOF的認知也存在偏差,供求無法形成良性循環。
“銀行理財、信托逐步打破剛兌而溢出的財富管理需求,針對的是能夠通過資產配置平滑波動的主動管理類FOF,但目前這類FOF管理人相對較少。2014年證監會發布《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允許私募基金財產的投資范圍擴展至基金份額后,私募FOF才得以真正起步,近兩年底層策略也才開始豐富起來,所以具備中長期業績、規模較大的主動管理類FOF管理人少之又少,從而導致有效供給稀缺。”上述私募研究員分析稱。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以組合基金為核心策略的206家私募管理人中,管理規模在50億元至100億元的私募管理人僅有4家,管理規模在20億元至50億元的私募數量只有14家,而管理規模5億元以下的私募多達165家。
另外,何陽陽表示,資管新規要求,資產管理產品可再投資一層資產管理產品,但所投資的資產管理產品不得再投資于公募證券投資基金以外的資產管理產品,因此銀行理財子公司作為市場最大的金融產品需求者,目前仍無法直接投向私募FOF基金。此外,私募FOF作為非持牌金融機構的FOF產品,在銀行代銷上也存在一定限制。
廣金美好總經理羅山也認為,由于私募基金未被認定為持牌金融機構,因此被排除在很多機構的合作對象之外。同時,母基金天然就多了一層嵌套,因此受資管新規的限制,私募FOF難以與理財資金對接。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世界動態:商務部:2022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2023-01-18
- 天天訊息:又創紀錄!北向資金本月凈買入升2023-01-18
- 關注:同濟大學教授黃運成:2022年科創板新2023-01-18
- 【天天時快訊】今天將有大動作?市場步步緊2023-01-18
- 新奧集團:數智化引擎打造更安全城市燃氣2023-01-18
- 視燈指數 2022 年度視頻號發展白皮書發布2023-01-18
- 有保障的個人小額借貸,認準微眾銀行的小額2023-01-18
- 【天天聚看點】周大生接待38位機構投資者調2023-01-18
- 當前簡訊:建發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換股,A股2023-01-18
- 順網科技: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57.28萬元,2023-01-18
- 環球消息!63億“抄底”紅星美凱龍,建發股2023-01-18
- 博時基金:把握“六新”投資方向 布局資產2023-01-18
- 國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6%2023-01-18
- 養元飲品:與“兔”共舞再推力作 攜手G6662023-01-18
- 佰維存儲: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行業前景2023-01-18
- 天天速訊:君實生物:將于近期與監管部門溝2023-01-18
- 深耕麻辣燙賽道,楊國福堅持品質創新,推動2023-01-18
- 海南發展: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38.09萬元,2023-01-18
- 數碼視訊: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2500.00元,2023-01-18
- 福瑞股份: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69.84萬元,2023-01-18
- HALO HAPPY 兔 YOU|2023積分大派兌 這2023-01-18
- 易事特重組方案被深交所關注 要求說明交易2023-01-18
- 每日熱點:強勢反彈近三個月 中概股“春天2023-01-18
- 【全球時快訊】節前黃金消費暖意濃 多家上2023-01-18
- 世界今熱點:A股資本舉牌鏡像:出手頻次降2023-01-18
- 年關將至“囤金潮”來襲 黃金珠寶股表現強2023-01-18
- 環球要聞:東土科技:1月17日獲融資買入4272023-01-18
- 【世界熱聞】太陽能: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12023-01-18
- 深圳機場去年旅客吞吐量下降超四成 免稅店2023-01-18
- 集采開標 種植牙費用有望降低一半2023-01-18
精彩推薦
- 世界動態:商務部:2022年全國實際使用外...
- 【天天時快訊】今天將有大動作?市場步...
- 當前簡訊:建發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換股,A...
- 環球消息!63億“抄底”紅星美凱龍,建發...
- 國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6%
- 環球短訊!甘李藥業(603087)1月17日主...
- 我國建筑市場發展將轉向“寬進、嚴管、...
- 今日要聞!好口碑、硬實力,“華僑城團圓...
- 人口開始負增長,房價終于要被按住了?丨...
- 天天微速訊:碧桂園6.25億美元優先票據...
- 深圳擬不再安排建設安居型商品房
- 世界最資訊丨人口步入負增長時代 統計...
- 全球快訊:華僑城A:2022年度合同銷售額552.7億元
- 天天要聞:王健林將萬達酒店65.04%股權...
- 天天快看:統計局局長康義:房地產市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