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屬性、新股定價“攔路” 年內科創板IPO申報項目數量被主板反超
自注冊制在國內資本市場試點以來,科創板一直都是國內企業爭相上市的重要板塊,自開市至今已有352家企業登陸科創板市場。科創板市場也由此成為企業上市首選板塊之一。
但據記者觀察,申報滬深主板上市的企業數量卻在2021年反超了申報科創板的數量。
“今年科創板上市實質門檻提升了,加上科創板上市公司二級市場流動性差異較大。在‘確保上市和順利退出’的考量下,一些企業可能會選擇創業板或者主板乃至北交所上市。另一方面,科創板定位于服務‘硬科技’公司,對企業科創屬性要求高。科創板經過幾年大發展,申報企業數量有所降低也是自然現象。”有資深投行人士稱。
科創屬性認定日趨嚴格
2021年,新股發行持續活躍。
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A股IPO市場共有373家公司完成上市,較同期增加78家,同比增幅達26.44%,募集資金共計達3768.41億元,同比增長5.93%,市場存量進一步擴大。
雖然從已上市企業數量來看,先行試點注冊制的科創板依然相較主板市場居于領先地位。但據記者觀察,在年內新申報企業數量上,主板卻已反超科創板市場。2021年年初至今,共有129家企業申報科創板上市,滬深主板則累計接納了156家企業,高出科創板20余家。僅今年6月,就有合計101家企業申報了主板上市,當月申報科創板的企業則有75家。
相比之下,2020年,僅有54家企業申報主板上市,不及科創板當年114家申報企業數量的一半。
“今年科創板對科創屬性的嚴格認定‘攔下’了一批想上科創板的企業。”有北京地區資深投行人士表示,目前凡是涉及交易所問詢環節,企業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科創屬性的相關指標都是逃不過的問題,“有些公司還會遭遇交易所更進一步的反復問詢,從而深挖企業的技術先進性真實‘成色’。”
今年9月就有天地環保、吉凱基因、海和藥物“折戟”科創板IPO,僅今年9月一個月就貢獻了科創板開市2年多以來25%的上會被否案例。
在市場看來,交易所未能認可公司核心技術的創新性或許是這些企業科創板上市“折戟”的主要原因。
有滬上地區券商投行人士更進一步向記者表示,如吉凱基因一般因科創屬性不足科創板IPO之路“折戟”的企業不在少數,更多的企業在遭遇現場檢查或現場督查時已經被勸退。
“國內優質科創企業數量始終有限,監管也是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上述北京地區資深投行人士指出,隨著監管對科創板科創屬性的監管要求趨嚴,主板、創業板及港股市場均已對科創板形成了一定的分流作用。
如今年就有快可電子等公司選擇被科創板“硬科技”指標攔下后,轉而尋求創業板上市機會。另外,也有企業放棄科創板籌備主板上市。8月,仿制藥企業福元醫藥就在遞交招股書時突然宣布改道至主板市場上市。同月,此前因不符合科創屬性硬指標而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的光華股份,也提交了主板上市申請。
除了A股外,北交所的橫空出世也為企業帶來了更多的選擇。有券商人士對記者說: “有些企業可能科創板上市確定性不那么強,但依然具有不錯的科創屬性,我們會建議來北交所。”
定價、發行周期成另兩大考量因素
除監管政策外,估值和發行周期是企業選擇上市板塊的另兩個重要考量因素。
今年以來,注冊制下的A股市場頻頻誕生低發行價、低市盈率、低募資額的“三低”新股。
“抱團報價”下,相當比例企業難以足額募資。據數據顯示,2021年年初至今上市的137家科創板新股中,就有100家上市募集資金總額低于預期。年內163只創業板新股中,就有95只募集資金不及預期,募資不足的企業占比超過58%。
相比之下,核準制下的主板市場盡管有發行估值“天花板”,其募資額度可以得到充分保證。
“對于企業而言,上市的目的還是融資,第一筆直接融資的額度也會影響企業對上市板塊的選擇。”上述北京地區資深投行人士指出。
不過,針對 “抱團報價”行為,證監會及滬深交易所就先后對科創板、創業板發行與承銷規定中的詢價環節進行修訂,提升發行定價市場化水平。
然而詢價新規生效后,新股發行博弈進入了另一個方向,部分注冊制新股出現上市即破發。雖然苦了打新者,但對企業而言,這意味著足額募資甚至超募。數據即顯示,詢價新規發布后完成發行工作的22只新股中,就有13只實現超額募集。“頻繁破發并不會長時間持續,但‘抱團壓價’現象改善或將再次影響企業對上市板塊的選擇。”有投行人士對記者說。
相較于監管政策與估值外,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發行周期也是不少企業在選擇IPO上市板塊時較為看重的因素。不過目前板塊間差異已經不大。
“注冊制的快速審核,對企業而言極具吸引力。但現在主板的審核也已經常態化地提速了,對企業而言在主板和科創板上市的周期是差不多的。”某中小券商投行業務負責人稱。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世界動態:商務部:2022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2023-01-18
- 天天訊息:又創紀錄!北向資金本月凈買入升2023-01-18
- 關注:同濟大學教授黃運成:2022年科創板新2023-01-18
- 【天天時快訊】今天將有大動作?市場步步緊2023-01-18
- 新奧集團:數智化引擎打造更安全城市燃氣2023-01-18
- 視燈指數 2022 年度視頻號發展白皮書發布2023-01-18
- 有保障的個人小額借貸,認準微眾銀行的小額2023-01-18
- 【天天聚看點】周大生接待38位機構投資者調2023-01-18
- 當前簡訊:建發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換股,A股2023-01-18
- 順網科技: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57.28萬元,2023-01-18
- 環球消息!63億“抄底”紅星美凱龍,建發股2023-01-18
- 博時基金:把握“六新”投資方向 布局資產2023-01-18
- 國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6%2023-01-18
- 養元飲品:與“兔”共舞再推力作 攜手G6662023-01-18
- 佰維存儲: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行業前景2023-01-18
- 天天速訊:君實生物:將于近期與監管部門溝2023-01-18
- 深耕麻辣燙賽道,楊國福堅持品質創新,推動2023-01-18
- 海南發展: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38.09萬元,2023-01-18
- 數碼視訊: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2500.00元,2023-01-18
- 福瑞股份: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69.84萬元,2023-01-18
- HALO HAPPY 兔 YOU|2023積分大派兌 這2023-01-18
- 易事特重組方案被深交所關注 要求說明交易2023-01-18
- 每日熱點:強勢反彈近三個月 中概股“春天2023-01-18
- 【全球時快訊】節前黃金消費暖意濃 多家上2023-01-18
- 世界今熱點:A股資本舉牌鏡像:出手頻次降2023-01-18
- 年關將至“囤金潮”來襲 黃金珠寶股表現強2023-01-18
- 環球要聞:東土科技:1月17日獲融資買入4272023-01-18
- 【世界熱聞】太陽能: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12023-01-18
- 深圳機場去年旅客吞吐量下降超四成 免稅店2023-01-18
- 集采開標 種植牙費用有望降低一半2023-01-18
精彩推薦
- 世界動態:商務部:2022年全國實際使用外...
- 【天天時快訊】今天將有大動作?市場步...
- 當前簡訊:建發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換股,A...
- 環球消息!63億“抄底”紅星美凱龍,建發...
- 國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6%
- 環球短訊!甘李藥業(603087)1月17日主...
- 我國建筑市場發展將轉向“寬進、嚴管、...
- 今日要聞!好口碑、硬實力,“華僑城團圓...
- 人口開始負增長,房價終于要被按住了?丨...
- 天天微速訊:碧桂園6.25億美元優先票據...
- 深圳擬不再安排建設安居型商品房
- 世界最資訊丨人口步入負增長時代 統計...
- 全球快訊:華僑城A:2022年度合同銷售額552.7億元
- 天天要聞:王健林將萬達酒店65.04%股權...
- 天天快看:統計局局長康義:房地產市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