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領性文件夯實債市“統一”基礎 助推債市高質量發展
《關于推動公司信用類債券市場改革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促進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行業健康發展的通知》《關于取消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信用評級要求有關事項的通知》……圍繞促債市制度規則統一、規范評級機構、主動防范化解風險等,近半個多月內,多個監管政策密集落地,助力債市尤其是信用債市場健康發展。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我國信用債券市場快速發展,在支持實體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多項監管政策落地,未來公司信用類債券市場將進入統一、規范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將不斷強化。
綱領性文件夯實債市“統一”基礎
我國債券市場一直處于相對分割狀態,不同債券品種由不同監管部門核準或者注冊,在不同的債券市場發行和流通。“公司信用類債券市場是直接融資的重要渠道,在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豐富實體經濟融資渠道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和發行主體規模的擴大,多頭監管、市場分割等問題愈發突出,由各市場監管部門分頭出臺的一些制度已無法滿足市場快速發展的融資需求,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債券市場要素的自由流動和有效分配。”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分析師劉暮菡表示。
最近幾年,各監管機構不斷出臺各項政策推動債券市場制度規則的逐步統一。2018年11月,人民銀行會同證監會、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債券市場執法工作的意見》。2019年11月,《信用評級行業管理暫行辦法》發布,建立評級行業統一監管制度框架。2020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同意銀行間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相關基礎設施機構開展互聯互通合作。2020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證監會聯合發布《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首次統一公司信用類債券各環節的信息披露要求。
最新出爐的《關于推動公司信用類債券市場改革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則進一步完善了信用類債券統一的制度基礎。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說,《意見》提出“按照分類趨同原則,促進公司信用類債券市場發行、交易、信息披露、投資者保護等各項規則標準逐步統一”。《意見》鞏固了公司信用類債券的上位法基礎,通過統一監管的方式防范監管套利。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宏觀策略主管劉立男認為,《意見》對整合市場交易、結算、準入等方面的規則作出具體安排,有利于形成統一的人民幣信用債市場,降低投資者交易成本,提高市場定價效率。
張旭也表示,統一監管并不是指將監管權歸于單一部門的行政統一,而是指監管標準和監管理念上的統一。在監管標準和監管理念統一的前提下,不同市場、不同債券品種之間的適度有序競爭更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推動債券市場整體健康發展。
主動防范化解債市風險
嚴監管已經成為近年來債券市場監管的主旋律。“最近多個文件從提升信息披露有效性、強化信用評級機構監管、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健全定價機制、厘清政府和企業的責任邊界、懲治逃廢債等方面來化解債市的風險點。”劉立男表示。
比如,《意見》提出:“對資產負債率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經營擴張激進、關聯關系復雜的發行人建立約束機制”“把主動防范化解債券市場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筑牢市場準入、早期干預和處置退出三道防線,健全風險監測預警機制。進一步完善市場化、法治化的債券違約處置機制,提升市場出清效率”。
國金證券研究報告指出,《意見》鼓勵使用國債收益率作為債券市場定價基礎,提出要厘清政企責任邊界和信用邊界,政府不得通過企業舉債融資,不得為企業發行債券提供擔保,不得為企業政務兜底,強調要防范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
多個監管新規也從評級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入手進行風險防控。比如,《關于促進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行業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信用評級機構應當長期構建以違約率為核心的評級質量驗證機制,制定實施方案,2022年底前建立并使用能夠實現合理區分度的評級方法體系,有效提升評級質量。
中債資信評級部門負責人李欣表示,債券市場近幾年快速發展成長,我國評級行業目前初具規模,但也暴露很多問題,如級別虛高現象突出、風險揭示作用發揮不足、評級準確性和前瞻性不足等。“事前預警不足,事后大幅下調”是加劇市場波動、誘發系統性風險的重要因素。她說,《通知》對評級機構內部建設和外部評級生態等進行了全面規范,將從根本上促進整個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對目前評級行業最為核心且亟須解決的評級質量問題予以重點監管,有助于評級結果準確性逐步提升,評級機構也將更好發揮揭示風險、服務債券定價參考等作用。
債券市場服務實體功能將強化
央行數據顯示,7月份,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51669.1億元,其中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11184.0億元。截至7月末,債券市場托管余額為124.6萬億元,其中,公司信用類債券托管余額29.5萬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信用債券市場在支持實體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也常被一些問題所困擾。隨著監管政策的逐步落地,未來公司信用類債券市場將進入統一、規范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從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劉暮菡表示,隨著債券市場信用分層、不同風險偏好投資主體的豐富、定價體系和違約處置機制等的完善,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將不斷強化,未來更多發行人將有機會進入債券市場,實體經濟尤其是民營和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將進一步豐富,高收益債市場或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劉立男表示,我國債券市場近三十年來快速發展,目前以進一步發揮債券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支持雙循環發展戰略、推動金融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為目標,加強債券市場的制度建設,尤其是在市場法制基礎、評級規范合規、信息披露開放透明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方面的建設,是債券市場提升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金融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的不斷提高將減少資源浪費及錯配,促進宏觀經濟中各行業的均衡發展,助力經濟結構調整以及增長質量的全面提升。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綱領性文件夯實債市“統一”基礎 助推債市2021-08-26
- IMF特別提款權增發 本輪分配將令所有IMF成2021-08-26
- 邁瑞醫療上半年凈利同比增26% 內生外延持2021-08-25
- 陽光城:上半年實現營收299.32億元 積極履2021-08-25
- 比克動力電池全面發力,進擊小動力市場2021-08-25
- 金固股份半年報發布 “鋼輪代鋁輪”碳中和2021-08-25
- 36氪二季度財報:二級市場業務穩健起步,收2021-08-25
- 全聚德如何弘揚傳統文化?2021-08-25
- 嚴一集團成功簽約青島紅島街道社區安置房項2021-08-25
- 海能投顧詐騙?黑子還是少胡說了2021-08-25
- 光伏股漲幅進一步擴大 通威股份(600438)2021-08-25
- 恒心向黨 昌盛百年 恒昌唱響紅歌獻禮建黨2021-08-25
- 南亞新材(688519.SH)高開高走 報46.9元,2021-08-25
- 比爾·蓋茨8447億財產離婚分割 家族信托成2021-08-25
- 恒昌宏觀經濟研究室:“雙碳”規模超百萬億2021-08-25
- “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 恒昌以數字化2021-08-25
- 構建數字生態 恒昌加速開啟財富管理“大航2021-08-25
- 坤元資產蘇強: 擁抱中國機遇洋流 遨游價2021-08-25
- 5萬億美元流出通脹加劇 如何打好財富保衛2021-08-25
- 工程機械板塊走弱 三一重工跌約4%2021-08-25
- 高凈值人群境外可投資產將升至30% 昌聯全2021-08-25
- 恒昌助力花田貢米飄香西洽會 “桃花源記”2021-08-25
- 瑞信:碧桂園(2007.HK)上半年核心溢利按年2021-08-25
- 百年人壽洛陽中支開展宜陽留村小學扶貧助學2021-08-25
- 恒昌創始人兼CEO秦洪濤受邀出席清華大學1102021-08-25
- 百年人壽重慶分公司關愛自閉癥兒童公益活動2021-08-25
- 泰和科技(300801.SZ)現報18.34元 最新市值39.6億元2021-08-25
- 科達利(002850.SZ)大跌近7%,報115.48元,2021-08-25
- 肌肉減少會影響老人頭腦靈活性,HMB守護老2021-08-25
- 百年人壽瀘州中支志愿者與“星星的孩子”歡2021-08-25
精彩推薦
- 光伏股漲幅進一步擴大 通威股份(6004...
- 南亞新材(688519.SH)高開高走 報46.9元...
- 工程機械板塊走弱 三一重工跌約4%
- 瑞信:碧桂園(2007.HK)上半年核心溢利按...
- 泰和科技(300801.SZ)現報18.34元 最新市值39.6億元
- 科達利(002850.SZ)大跌近7%,報115.48元...
- 甘李藥業(603087.SH)漲5.68% 總市值468億元
- 瑞銀:同程藝龍(0780.HK)第二季業績穩固...
- 科大國創(300520.SZ)跌逾5% 總市值52億元
- 瑞聲科技(2018.HK)午后直線拉升,現報47.85港元
- 復星醫藥(2196.HK)漲4.6% 上半年歸屬股...
- 美銀證券:頤海國際(1579.HK)上半年銷售...
- A股金博股份漲20%漲停,海優新材、帝科...
- 第一太平(0142.HK)直線拉升漲近5% 最新...
- 華夏文化(1566.HK)報2.6港元 總市值25.5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