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大學新生軍訓割水稻
四川一大學新生軍訓割水稻
學校稱務農傳統已持續十多年 勞動教育納入學生必修課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的新生正穿著軍訓服割水稻
近日,各地高校相繼開學,很多學校也開始進行對大一新生的軍訓。在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大一新生的軍訓除了站隊列、踢正步外,還加入了一項新的內容——割水稻。錦城學院的老師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讓學生參加勞動教育是學校的一個傳統,已經持續有十多年的時間,不僅在新生軍訓的時候需要體驗這種勞動,而且平日還有勞動教育實踐課程,并計入學生的學分必修課。
新生軍訓內容包括割水稻
牛志勇是錦城學院學生工作處的老師,除了日常的行政工作外,他還是學校農場的負責人之一,他告訴北青報記者,學校是2005年成立的,從成立時起,就在校區旁建立了一座20畝左右的“學生農場”,農場可以種植蔬菜、水稻,他們后來甚至還挖了一座魚塘。
“所有來到學校的新生,在大一的時候,都要參加農場勞動,今年的軍訓期間,剛好是水稻收獲的季節,所以就讓學生來收割水稻。”牛志勇介紹說,錦城學院的學生大部分都來自城市,以前缺少農業勞動的技能,在軍訓期間讓大家體驗收獲水稻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一種技能,同時也可以讓他們體驗到勞動的艱辛和不易,這與軍訓踢正步、站隊列所達到的目的幾乎是一樣的。
農產品收獲賣給學校教職工
張志杰(化名)是錦城學院的大一新生,9月12日的午休期間,他來到了學校的這塊小農田。“我們現在正在軍訓,上午下午都是進行傳統的站隊列等訓練,中午午休的時候就過來參加收水稻的活動,我周圍的同學也幾乎都過來了,這也算是軍訓的一部分。”
張志杰說,他從小在成都市長大,從來沒有接觸過農活,“割水稻要站在水里,然后還要一直彎著腰,時間久了挺累的。但是感覺很新鮮,以前都沒有體驗過,而且是和同學們一起,大家說說笑笑很快也就把任務完成了。”
據牛志勇老師介紹,學校的這塊農場除了種水稻,還會種向日葵、油菜等農作物,收獲的農產品會被打上包裝,銷售給學校的教職員工,而拿到的收入會用于農場采購第二年的種子以及供師生使用的農具。
勞動教育是該校必修課
牛志勇告訴北青報記者,除了軍訓期間要進行勞動外,所有的大一新生,還需要在第一學期參加勞動教育課程,這些也都是在學校農場里來完成,每周兩節課,一學期共需要上64個學時,勞動課還有兩個必修學分。
“我們勞動課的內容其實比較雜,包括經營各種農作物、收割農產品等,學校那個魚塘也是學生們在農業勞動課上挖出來的,2300多名學生,斷斷續續地挖了四個月,現在魚塘已經開始用來養魚了。”牛志勇說。
對于學校這樣的軍訓內容和課程開設,很多網友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一位網友說,“現在很多學生從小沒有接觸過農活兒,有些孩子都不知道農作物是怎么長出來的,把這樣的軍訓當成一種體驗,既鍛煉身體又增長見識,其實也挺不錯的。”
文/本報記者 付垚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