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藥混改一年 新華都仍在“隱形”
引進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都”)混改一年后,云南白藥交出一份營收微增的成績單。云南白藥近日發布2017年財報稱,云南白藥營業收入增幅8.5%,略高于2016年的8.06%,而2012年這個數字為21%。在知名經濟學者、財經評論家郭凡禮看來,引進新華都混改豐富企業管理經驗,加速云南白藥建立市場化導向的治理與決策機制是2017年云南白藥營收增幅微漲的重要原因。不過,目前云南白藥面臨產品老化以及資產分散的風險,成熟產品云南白藥創可貼和云南白藥牙膏已經沒有太大增長潛力,新產品處于推廣期,難以獲取較高利潤,新華都能否再次提升云南白藥業績還有待市場觀察。
營收微增
相較于上年8.06%的營收增幅,云南白藥引入新華都混改一年后營收增長幅度有了一些提高,但與前幾年相比依然有較大差距。據云南白藥2017年財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收243.15億元,增幅為8.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45億元,增幅為7.71%。2012年,云南白藥的營收和凈利增幅分別為20.99%和30.69%。
目前,云南白藥以事業部的形式,按照產品系列及服務劃分了藥品、健康產品、中藥資源和醫藥商業四大業務板塊。其中,凈利最高的健康事業部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16.09%,而2012年這個數字為45.61%。
醫療戰略咨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合伙人趙衡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藥品依然是云南白藥目前的主要收入來源,但受國內兩票制等政策影響,凈利貢獻相對較小,以牙膏為核心的健康板塊不同,較高的毛利率讓牙膏擁有較大利潤空間,提供的凈利也會更多一點。
針對目前公司發展現狀以及引入新華都后的戰略布局和改變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云南白藥并將采訪提綱發至相關負責人提供的郵箱,但截至發稿并未收到相關回復。
借力混改
對于面臨營收“天花板”的云南白藥來說,進行混改是嘗試改變的重要舉措。2016年12月,云南白藥通過增資方式引入新華都,來提升自身的經營活力和資源整合能力。混改后,云南白藥控股的股權結構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持有100%股權變更為云南省國資委和新華都各持有50%股權。
當時有分析認為,主營超市、百貨的新華都能夠為云南白藥提供日化、保健品等銷售渠道,或許能為云南白藥業績帶來一些幫助。不過,從目前來看,云南白藥營業收入依然處于增長乏力的狀態,推出的養元青洗發露和衛生巾等大健康產品市場表現情況并不樂觀。
云南白藥在財報“可能的風險”一欄中提到,新市場開發、品牌建立、消費者認同均需要周期,當前公司健康產品及醫藥商業板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產能瓶頸,而新的利潤增長點也尚未形成。不僅如此,在新品推廣過程中,新的進入者更將面對激烈的終端狙擊和市場角逐。
北京市多家連鎖超市的工作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養元青洗發水很少有消費者會購買,銷售情況并不好。此外,云南白藥推出的苦參系列“日子”衛生巾在北京市多家超市和藥店難尋蹤跡。
未來待考
營收增長乏力,新產品市場表現欠佳,新華都的引進能否為云南白藥帶來較多的業績支持還有待市場考驗。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