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聚焦 > 正文

首創證券:研究賦能業務發展凸顯核心競爭力 資產管理業務迅速崛起

2022-12-23 09:35:18來源:晶報網

《金基研》翼緣/作者 楊起超 時風/編審

近年來,平穩、快速增長的國民經濟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推動了證券行業的發展。隨著國內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逐步建立,證券投資者數量不斷增加,證券市場規模日益壯大,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國內證券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促進企業轉制、改善融資結構、加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也為證券公司的發展帶來了歷史機遇。

作為北京市國資控股的證券公司,首創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創證券”)立足北京,面向全國,以服務客戶為中心、市場需求為導向、創新發展為手段,圍繞資產管理類業務和以固定收益為重點的投資類業務打造品牌,提升投資銀行類業務實力,實現零售與財富管理類業務突破,全面提升投融資能力、銷售能力、產品設計能力、風險管理能力等核心競爭力,完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實現各項業務的協同發展。經過多年的發展,首創證券已成為了具有自身特色和區域競爭優勢的全國性綜合證券公司。

一、宏觀經濟穩定增長居民投資需求提升,各板塊持續發展行業前景廣闊

近年來,國內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推動了居民收入的提升和社會財富的積累,是國內證券行業快速發展的基礎。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分別為83.20萬億元、91.93萬億元、98.65萬億元、101.36萬億元、114.37萬億元。

在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同時,2017-2021年,國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亦穩步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2021年,國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64萬元、3.93萬元、4.24萬元、4.38萬元、4.74萬元。

平穩、快速增長的國民經濟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一方面為國內企業持續盈利創造條件并激發了企業融資需求,另一方面提高了居民對股票、基金、債券等證券資產的投資需求,從而推動了證券行業的發展。

在股票市場方面,自1990年上交所和深交所成立以來,國內資本市場實現了快速發展,已經形成包括主板、創業板、科創板、新三板以及區域性股權市場等在內的市場體系,有力地支持了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Wind數據,2017-2021年及2022年6月各期末,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家數分別為3,485家、3,584家、3,777家、4,154家、4,615家、4,731家,呈持續上漲態勢。截至2022年6月末,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84.83萬億元,流通市值70.83萬億元。

另據Wind數據,截至2022年6月末,新三板掛牌企業共計6,728家,其中創新層1,696家、基礎層5,032家。在轉板上市規則逐步落地和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的情況下,預計新三板在中小企業培育方面將發揮更大作用。

在債券市場方面,目前,國內債券市場擁有國債、地方政府債、央行票據、金融債、公司債、企業債等多項品種。

據Wind數據,2017-2021年及2022年6月各期末,國內未到期債券只數分別為3.72萬只、4.27萬只、4.95萬只、5.71萬只、6.45萬只、6.71萬只。截至2022年6月末,全市場未到期債券票面總額138.30萬億元。

在基金市場方面,作為證券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國內的基金業伴隨著居民財富不斷累積、財富管理需求不斷上升而快速發展。

據Wind數據,2017-2021年及2022年6月各期末,國內尚處于存續期的公募基金只數分別為4,692只、5,153只、6,091只、7,403只、9,175只、9,842只。截至2022年6月末,尚處于存續期的公募基金份額24.00萬億份,資產凈值26.66萬億元。

總的來看,據證券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國內證券公司合計營業收入分別為3,604.83億元、4,484.79億元、5,024.10億元、2,059.19億元,市場規模呈持續擴大趨勢。

綜上,隨著國內經濟的穩定增長,居民對證券資產的投資需求持續提升,證券投資者數量不斷增加,證券市場規模日益壯大,行業前景廣闊。

二、營收凈利成長性高于證券行業,國有股東實力雄厚實現協同發展

受益于國內證券市場的發展,近年來首創證券經營業績實現穩步增長。

據招股書,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首創證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3.40億元、16.58億元、21.13億元、7.58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4.34億元、6.11億元、8.59億元、2.42億元。

其中,首創證券近三年的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均高于國內證券行業。

據招股書,2019-2021年,首創證券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25.61%、40.68%。

同期,據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國內所有證券公司的合計營業收入分別為3,604.83億元、4,484.79億元、5,024.1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8.06%;合計凈利潤分別為1,230.95億元、1,575.34億元、1,911.1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4.60%。

與此同時,首創證券近三年的凈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排名均明顯高于其總資產排名,凈資產收益率位于行業前列,盈利能力突出。

據證券業協會統計數據,截至2022年6月30日,國內共有140家證券公司。2019-2021年,首創證券總資產排名分別為64位、59位、59位;凈利潤排名分別為51位、49位、43位;凈資產收益率排名分別為-(未披露)、21位、26位。

需求說明的是,證券業協會2019年度僅公布“凈利潤”位于行業中位數以上證券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的排名,所以首創證券2019年凈資產收益率排名無確定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首創證券充分發揮國有控股金融企業的優勢,不斷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截至2022年11月22日,首創證券的股東首創集團、京投公司、京能集團均系北京市國資委下屬的大型國有企業,分別持有首創證券63.08%、19.23%、9.23%的股份,截至2021年末,上述股東的總資產均超過2,000億元,均連續多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

強大的股東背景有助于首創證券業務開展和市場拓展。首創集團、京投公司、京能集團及其下屬企業實力雄厚,主營業務涉及環保產業、房地產、基礎設施、能源投資等多項業務,可與其實現協同發展。

簡言之,近年來,首創證券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長率高于國內證券行業整體情況,凈資產收益率排名明顯高于其總資產排名,盈利能力突出。同時,首創證券國有股東背景強大,實現協同發展。

三、立足首都北京區位優勢明顯,不斷優化布局積累客戶資源

在二十多年穩健發展過程中,首創證券立足北京、深耕北京,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

北京市是國內經濟最為活躍、經濟最為發達、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2021年北京市實現生產總值4.03萬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50萬元排名全國第二。

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北京是一行兩會、國家金融企業總部和重要金融基礎設施所在地。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北京市金融運行報告(2022)》,截至2021年末,北京市共有法人證券公司18家,法人期貨公司19家,法人基金管理公司36家,轄區內境內上市公司總數為424家。

同時,北京市是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據202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截至2020年末,北京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9萬家,獨角獸企業93家,數量居世界城市首位。

繁榮的經濟、高凈值人群聚集、眾多的金融機構及上市公司、高新技術企業,為首創證券財富管理、資產管理、投資銀行等業務的開展提供了便利。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開市。作為深化新三板改革的重要舉措,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將形成與新三板創新層、基礎層的統籌協調與制度聯動,與滬深交易所、區域性股權市場的錯位發展與互聯互通,資本市場可能迎來新的發展格局。

多年來,首創證券立足北京,可充分把握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的政策機遇,以豐富的新三板業務儲備為基礎,積極加強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服務首都經濟發展的力度,擴大業務規模,提高經濟效益。

在立足北京的同時,首創證券不斷在經濟發達的重點城市或地區設立分支機構,進行戰略布局。

分支機構是證券公司對外服務的窗口,是證券公司開展證券經紀、資產管理等業務的重要載體。經過多年發展,首創證券已在全國經濟發達、投融資活躍的城市構建了規模合理、高效運營、不斷優化的經營網絡,在全國范圍內積累了客戶資源。

截至2022年11月22日,首創證券在19個省、直轄市設有17家分公司、49家營業部,其證券經營網點主要集中在華東和華北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

可見,首創證券在立足首都北京的同時,持續推動區域性戰略布局,不斷強化業務拓展的廣度和深度,為其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提升競爭能力奠定基礎。

四、固收業務收益率大幅跑贏指數,資產管理業務迅速崛起

據業務類型和業務牌照的不同,首創證券各項業務劃分成資產管理類業務、投資類業務、投資銀行類業務、零售與財富管理類業務和研究業務等。其中,首創證券傳統業務經營效益穩步發展,資產管理業務和固定收益投資交易業務形成優勢和特色。

固定收益投資業務方面,首創證券以自營投資為核心,大力發展多品種資本中介、量化對沖等業務。首創證券在自營投資盈利性、量化投資收益率和機構業務客戶服務能力等方面,具有不俗的競爭力。

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首創證券固定收益投資交易業務實現的收益分別為3.86億元、2.14億元、5.58億元、3.50億元。作為首創證券重要收入來源,固定收益投資交易業務已成為其特色業務,并逐步建立了競爭優勢。

首先,首創證券擁有不俗的自營投資與研究能力。在傳統債券投資的基礎上,首創證券不斷拓展投資領域,投資品種覆蓋了利率債、信用債、公募基金、可轉換債券、國債期貨、利率互換等。首創證券較早建立了專業的信用管理和債券研究團隊,對債券發行人進行深入分析,為交易業務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首創證券量化投資水平卓越。首創證券使用量化交易策略開展國債期貨及現券的套利及投機,是市場上最先開展國債期貨套利業務的機構之一,期貨和現券成交量均位居市場前列。

再次,首創證券的債券交易實力突出。首創證券多次榮獲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年度銀行間本幣市場交易300強”和“銀行間本幣市場活躍交易商”等獎項,是銀行間及交易所市場活躍的交易商之一。

最后,首創證券具備持續的業務創新能力。首創證券積極參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推出的各種創新性產品,如X-Bond、X-Lending、iDeal、匿名拍賣等,根據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統計情況,首創證券榮獲“2019年度銀行間交易機制創新獎”獎項等。

由此,首創證券的固定收益投資收益率大幅跑贏指數。

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首創證券固定收益投資業務收益率分別為11.90%、5.41%、9.40%、4.87%。同期,中債綜合指數總值漲幅分別為4.59%、2.98%、5.09%、1.83%。

資產管理業務方面,首創證券充分發揮在固定收益投資交易方面的傳統優勢,積極向權益領域拓展延伸,其資產管理能力不斷增強,資產管理規模快速增長,資產管理業務收入逐年上升,目前已成為首創證券優勢業務之一。

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各期末,首創證券存續的資產管理產品只數分別為270只、411只、448只、494只,產品凈值規模分別為478.41億元、812.60億元、867.34億元、1,032.32億元,規模增長迅速。

據招股書,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首創證券資產管理類業務實現收入分別為2.23億元、4.15億元、4.38億元、3.19億元,占其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6.65%、25.02%、20.71%、42.12%。

簡而言之,首創證券固定收益業務穩健發展,固定收益投資收益率大幅跑贏指數,同時其資產管理能力不斷增強,資產管理規模快速增長,資產管理業務收入逐年上漲。

五、研究賦能業務發展凸顯核心競爭力

證券公司的研究業務能夠為經紀業務、自營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等其他業務提供決策支持,證券公司研究能力的差異成為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體現。首創證券確立了研究業務內外兼顧的戰略定位,明確研究業務為投資者提供證券研究與投資咨詢服務的同時,也為其管理及各項業務的開拓提供支持。

目前,首創證券研究發展部構建了完整的宏觀經濟、產業經濟及上市公司研究框架體系,覆蓋了宏觀研究及科技、消費、化工、地產、環保等多個行業,為客戶廣泛提供研究報告、路演、產業調研等研究服務。

在向客戶提供研究成果和服務的同時,首創證券研究發展部在符合監管與合規要求的前提下,強化對內服務水平,努力為首創證券各項業務的順利開展提供研究支持。

在研究架構方面,首創證券的研究業務由研究發展部負責開展,下設宏觀策略與行業研究團隊、機構銷售團隊和中后臺運營團隊。

近年來,首創證券持續加大對研究實力的投入,通過多種舉措推動其研究品牌建設,努力形成中小型精品研究力量。

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首創證券研究發展部的研究費用分別為587.69萬元、635.82萬元、2,034.48萬元、1,517.12萬元。

截至2022年6月30日,首創證券研究發展部在崗人數55人,具有證券投資咨詢業務(分析師)資格的人員共22人。其中,博士學歷6人,占比10.91%;碩士45人,占比81.82%;本科或本科以下4人占比下7.27%。

與此同時,為保證持續穩健運行、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首創證券建立了符合監管要求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包括一套全面的、可操作的管理制度;一個健全的、執行有力的組織架構;一支專業的風險管理人才隊伍;一套科學合理的量化風險指標體系;一套可靠的信息技術系統;一個有效的風險應對處理機制。

未來,首創證券將堅持推進“以資產管理類業務為核心引領,以零售與財富管理類業務和投資銀行類業務為兩翼支撐,以投資類業務為平衡驅動”的差異化發展戰略,擴大特色業務競爭優勢,實現各類業務的科學布局和協同發展,完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提高可持續盈利能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8899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成人免费男女视频网站慢动作| 1204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无遮挡韩国成人羞羞漫画网站 | 国产成人黄色小说|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视频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亚洲欧美成人永久第一网站|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黄网址在线视频|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视频未|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成人免费v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国产成人tv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久久伊人精品伊人| 2021成人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四虎在线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3p|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免费视频软件网站| 色噜噜成人综合网站| 国产成人a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香蕉成人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 成人黄色激情视频| 成人草莓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