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領域“后而爭先”的銳捷網絡
來源/微信公眾號賈不賈
銳捷網絡IPO已獲得證監會在創業板上市同意注冊的批復,定于2022年11月10日進行網上網下新股申購。通過銳捷網絡招股說明書我們看到,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達91.9億,凈利潤4.6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34.88%,主營業務毛利率39.01%,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40.31%,公司給自己的定位是:“行業領先的 ICT 基礎設施及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先聊聊啥是“ICT”?通俗點講就是IT(信息技術)+CT(通信技術),這個領域涉及的技術面是非常廣的,你可以認為凡是和信息化、數字化沾邊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都可以涵蓋入ICT領域,由此可見銳捷網絡的“鴻鵠之志”。
雖然銳捷網絡的目標市場是整體ICT領域,但公司當前的主營業務主要“聚焦”在網絡設備、網絡安全產品及云桌面,主要產品包括:交換機、路由、無線、云桌面、網絡安全、運維管理軟件等,銳捷網絡也確實在大部分細分領域,做到了行業領先,其中:
交換機產品:中國以太網交換機市場排名第三,互聯網行業市場排名第二(數據來源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IDC報告) 無線產品:中國企業級WLAN市場出貨量排名第一,Wi-Fi 6產品出貨量排名第一(數據來源2021年IDC報告) 云桌面產品:中國市場排名第一(數據來源2019年至2021年IDC報告) 運維管理產品:中國市場排名第一(數據來源2019年IDC報告)
不太了解ICT行業的朋友可能會覺得,交換機、無線產品排名行業第三還有什么可領先的?但是在這兩個領域銳捷網絡正面“硬剛”的競爭對手都是江湖中叱咤風云的“主”,包括:江湖老大哥華為(2021年營業收入6368億,未上市,員工全員持股),和華為曾經的“親兒子”新華三(后被多次易主,現在上市公司紫光股份控股51%,剩余49%仍屬于HP,2021年紫光股份營業收入676億);
而在這兩個市場排在銳捷網絡后面的競爭對手也都不是“等閑之輩”,包括全球網絡通訊的“扛把子”Cisco(2021年營收515億美元,隨著國產廠商崛起,在國內市場大幅萎縮)、國內另一位被老大哥中興通訊(上市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1145億),還有Juniper 、Arista等一眾大佬。交換機和無線市場,也絕對不是什么“無關緊要”的“次級戰場”,隨著數字化轉型、云計算、5G、AI等技術的蓬勃發展,對交換機、無線產品的采購需求都在不斷增加,尤其是數據中心交換機,更是ICT領域廠商必爭的“至高領地”。
銳捷網絡作為一家成立于2003年的公司,一、沒有什么“資歷”(其他行業老大哥基本都是“80后”,思科成立于1984年、中興成立于1985年、華為成立于1987年);二沒有什么“資本”(同是2003年成立的華為3com后改名華三,曾經是華為的“親兒子”,早期研發資源全部來自華為和3com,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的富二代),雖然銳捷網絡起步不是最早的,起點也不算高,但絕對屬于“敢于天下后、后而爭先”的公司,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公司在業績增速、毛利率、凈資產收益率等關鍵財務指標上,遠高于同業廠商。
一、業績增速同業第一:根據母公司星網銳捷上市(2010年上市)財報顯示,銳捷網絡2010年營收8.7億,凈利潤0.89億,2021年營收91.9億,凈利潤4.6億,11年間銳捷網絡營收平均年增速為24.35%,凈利潤平均年增速為19.64%,且這11年間營收全部為正增長,公司運營非常穩健。
同業業績增速情況:華為2010年-2021年的11年間營收平均年增速13.41%,凈利潤平均年增速為19.5%;中興通訊2010年-2021年的11年間營收平均年增速5.4%,凈利潤平均年增速為-104%(被制裁等原因多年利潤為負);紫光股份2017年-2021年的4年間(2017年新華三正式注入紫光股份)營收平均年增速14.8%,凈利潤平均年增速為8.48%,由于紫光股份還有很大一部分IT代理分銷業務,即便單純比較財報中披露的新華三近4年的數據,營收平均年增速17%,凈利潤平均年增速為11%。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強勁,2019年至2021年,公司網絡設備復合增長率達33.4%,遠高于9.8%的行業平均復合增長率,其中數據中心交換機復合增長率達55.8%,行業平均復合增長率為15.6%;無線網絡產品復合增長率達36.9%,行業平均復合增長率為23.2%。(行業平均增速數據來源于IDC)
二、主營業務毛利率高于同業平均水平:銳捷網絡近三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5.93%、39.24%、39.01%(2020、2021年受產品結構調整和疫情影響,毛利水平下滑,但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回升至40.31%)。同業中,中興通訊2021年毛利率35%,紫光股份2021年毛利率19.52%(新華三毛利率約為25.67%),華為近三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7.6%、36.7%、48.3%(2021年華為剝離了榮耀、服務器等毛利率低的業務,所以拉高了自身毛利率水平)。
銳捷網絡主營業務毛利率高于同業平均水平,說明公司雖然是“后”進入市場的“競爭”者,卻并不是通過“殺低價”來搶占市場,其產品方案具備較強的溢價能力。
三、凈資產收益率(ROE)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銳捷網絡2021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34.88%,過去11年(2010年至2021年)的平均值為40.78%;同業中:華為2021年ROE為30.53%,過去11年的平均值為24%;紫光股份2021年ROE為7.36%,近5年平均值為6.73%,旗下子公司新華三2021年ROE為42.19%,過去5年平均值為35.24%;中興2021年ROE為14.49%,近11年平均值為5.59%。
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過“如果非要我選擇用一個指標進行選股,我會選擇凈資產收益率(ROE)”,凈資產收益率代表一家公司對“凈資產資金”的利用能力,凈資產收益率越高代表這家公司可以通過相同的投入,創造更高的利潤。銳捷網絡具有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ROE,說明公司具備非常優秀的管理團隊,讓公司具備了很高的管理運營效率,在公司的研發資金投放方面能夠做到“有的放矢”。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還能有優秀的市場和財務數據表現,通過分析我認為核心原因有兩個:
1、產品創新力
據了解銳捷網絡和華為一樣,選擇讓一線人員呼喚炮火,但在確認用戶的某個需求進行研發投入之前,一線人員和產品經理往往需要經受公司的“靈魂三問”:1、該需求是否為客戶的真實需求(要做到不要騙公司);2、公司進入這個領域是否有自身獨特的優勢或需求更優解?(要做到差異化競爭)3、如果你作為這個需求項目的初始投資者是否愿意出真金白銀投資?(要做到不騙自己)。正是有了以上的靈魂拷問,才能保證公司可以在細分的行業場景中,敏銳發現用戶的真實痛點,并快速開發有創新性的解決方案,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保證公司所做出的每一份投入都產生出更高的價值。
正如公司招股說明書中反復強調的“競爭優勢”是:公司自成立以來,即確立了技術與應用充分融合的技術路線,堅持“場景創新”即深入場景、找到用戶痛點、設計相應的解決方案,真正解決客戶問題。有代表性的創新產品方案有:
數據中心交換機:敏銳把握了大規模云數據中心高速發展的趨勢,和國內互聯網大客戶緊密合作,將最新的技術最快速應用到客戶實際的場景,從而搶占新技術紅利。
極簡以太全光方案:敏銳把握企業級園區全光網絡發展趨勢,突破傳統光網絡管理禁錮,首創一張以太全光網兼容光纖和銅纜的網絡架構, 助力用戶零門檻實現“光進銅退”。
場景化無線方案創新:業內獨創“智分”“X-sense靈動天線”“零漫游方案”等創新技術與方案,化解不同場景的無線應用難題。
云桌面解決方案:自主研發EST桌面傳輸協議,率先推出全場景融合三擎云桌面解決方案,引領中國云桌面發展。
2、市場擴展能力
銳捷成立早期采用的是“利基”戰略,只選擇了部分市場和產品深度耕耘站穩腳跟。隨著公司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逐漸開始進行產品和市場的擴張。根據招股說明書信息顯示:公司是從2008年開始自研無線產品,并逐漸拓展了醫療、交通、企業、運營商等行業市場;2013研發云桌面產品,進一步鞏固了教育、醫療市場的領先地位。2017年突破數據中心交換機產品,擴展了互聯網行業市場。概括起來說,銳捷看準一個市場,就能深耕下去做好這個市場。
現在公司也繼續在進行新的產品和市場擴張,例如:全光網絡、5G皮基站、物聯網、網絡安全等產品領域,SMB、智能電力、海外等市場領域。銳捷網絡正是依靠自身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把握,和產品研發的快捷響應創新能力,才能不斷進行市場擴展,實現業績的高速增長。
投資就像“滾雪球”,所以要尋找具有“長坡厚雪”的公司,投資最重要的是“安全”,所以要尋找具有“護城河”的公司。
銳捷網絡的“長坡厚雪”:公司所在的ICT領域市場容量巨大,2021年全球ICT市場規模已經超過5.3萬億美元,中國ICT市場規模7268億美元(IDC數據),預計2022年中國ICT市場規模將達到7937億美元,同比2021年增長9.2%,持續高于GDP的增速。
隨著云計算、邊緣計算、AI智能化、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剛需迫切,加上“新基建“戰略驅動、“東數西算”等國家級項目需求的不斷釋放,可預見的未來ICT行業的市場容量都將保持高增速預期。銳捷網絡也有能力通過“產品和服務的創新能力”,在ICT領域不斷進行產品(如:數據中心、5G、云端融合方案等)和市場(如:海外市場等)的擴張。
銳捷網絡的“護城河”: 我認為公司的護城河就是”堅持做對的事情,堅持把事情做對”。對于銳捷網絡來說“對的事情”,就是持續不斷地發掘客戶的需求,敏銳發現用戶痛點并快速開發出針對性、創新性方案解決用戶的難題,永無止境地加強企業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力。具備了“把事情做對”的能力,就是銳捷網絡通過科學的方式方法,建立了先進的公司文化、實現了業界領先的運營效率、培養吸引了各領域高素質人才,大幅提高了公司在面對重大的研發投入選擇時的正確率。
我認為銳捷網絡就是這樣一家,身處“長坡厚雪”的賽道,擁有自身寬廣“護城河”的優秀公司,這家公司“敢于天下后”又有“后而爭先”的能力,公司管理層相信長期主義,“堅持做對的事情”,又培養了“堅持把事情做對”的公司文化,相信這樣一家公司未來可以走得更遠,成為像華為、蘋果這樣偉大的全球化企業。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熱資訊!大部地區將出現大范圍雨雪、大風、2023-01-11
- 環球快報:券商員工違規炒股 監管出手清理2023-01-11
- 【環球報資訊】2022年新能源車滲透率翻番 2023-01-11
- 政策利好頻發 房企流動性緊張趨緩2023-01-11
- 每日看點!明星私募展望2023年投資:一個值2023-01-11
- 【當前熱聞】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1月11日2023-01-11
- 環球即時:艾隆科技:1月10日獲融資買入27.2023-01-11
- 全球今日訊!青云科技:1月10日融券賣出金2023-01-11
- 西力科技:1月10日獲融資買入29.88萬元2023-01-11
- 空客2022年共交付661架民用飛機2023-01-11
- 寶馬去年在華純電動車銷量增長91.6%2023-01-11
- 【環球速看料】中科軟董事長左春: 穩健“2023-01-11
- 要聞:傳藝科技:已向兩輪車和儲能客戶送出2023-01-11
- 天天熱議:華龍證券IPO獲受理2023-01-11
- 要聞速遞:平安i貸貸款逾期21年多久上征信2023-01-11
- 捷報!中國長城擎天EF860雙路服務器成功斬2023-01-10
- 從香氣重新定義云南茶飲的代表作——麒麟大2023-01-10
- 微動態丨盛迅達擬出售對華立科技全部持股 2023-01-10
- 北水動向|北水成交凈賣出0.06億 內資無懼2023-01-10
- 環球新動態:田野股份:目前與匯源無合作,2023-01-10
- 新城發展:新城控股2022年累計合同銷售金額2023-01-10
- 城投“驚雷”:誰為托底者托底?2023-01-10
- 天天微資訊!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2022年各車2023-01-10
- 百度李彥宏:自動駕駛率先進入商用的很可能2023-01-10
- 當前資訊!百度李彥宏:交通網絡智能化改造2023-01-10
- 杭州市委書記劉捷調研螞蟻集團等企業2023-01-10
- 焦點觀察: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特斯拉降價2023-01-10
- 南充冬菜(宜賓芽菜配燃面味道一絕!本溪豆2023-01-10
- 北京天寧寺(天寧寺橋下空間提升利用試點探2023-01-10
- 【環球新視野】公司前線|嶺南股份新增“數2023-01-10
精彩推薦
- 熱資訊!大部地區將出現大范圍雨雪、大...
- 要聞速遞:平安i貸貸款逾期21年多久上征...
- 北水動向|北水成交凈賣出0.06億 內資無...
- 城投“驚雷”:誰為托底者托底?
- 世界今熱點:豪宅市場冰火兩重天,透露一...
- 天天百事通!華潤置地獲授35億港元定期...
- 上市房企重組首單細節曝光 陸家嘴三年...
- 今亮點!新城控股:2022年商業運營收入10...
- 招商蛇口開年“動刀”,重倉城市重新布陣
- 天天最新:吉大正元: 招商證券股份有限...
- 【天天新要聞】禹洲集團2022年銷售額356...
- 央行:2022年住戶貸款增加3.83萬億元
- 天天觀焦點:遠洋集團2022年協議銷售額1...
- 前沿熱點:央行:引導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
- 全球快看點丨強冷空氣來襲!多地氣溫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