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還要看廣東,廣東土雞看清遠!深挖清遠麻雞的登頂之路
2021年各地GDP陸續出爐,其中餐飲占據了百姓消費中的重要地位。據2021年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顯示,廣東一年餐飲收入達4000億,吃出了3個冰島的GDP,不僅如此,在“無雞不成宴”的觀念加持下,傳聞廣東人一年要吃掉30億只雞。難怪網友說:吃雞還要看廣東。
廣東人吃雞講究,養雞更講究。據廣東省農業信息監測體系數據,廣東年出欄國雞超8億只,且每年都有超過10億羽的國雞雞苗在廣東集散經銷,廣東國雞出欄量占比全國國雞總出欄量19.71%。不僅出欄量大,本地名雞在消費者中的受歡迎程度更是日益提高,其中廣東地區有三種名雞名列前茅,深受大眾喜愛,它們分別是——清遠麻雞、三黃雞、杏花雞。
清遠麻雞、三黃雞、杏花雞作為廣東三大名雞,各自擁有不同的外形特點。
清遠麻雞,體型特征可概括為“一楔”“二細”“三麻身”。“一楔”指的是母雞體型像楔形,前扼緊湊后軀圓大;“二細”指頭細、腳細;“三麻身”指母雞背羽面主要有麻黃、麻粽、麻褐三種顏色。三黃雞,具有體型小,羽毛黃、爪黃、喙黃的“三黃”特點。杏花雞,體型特點突出,頭細、骨細;嘴黃、毛黃、腳黃;身短、頸短。
廣東之所以能夠成為國雞超級產區,一因為其消費需求大,二是對品種需求多樣化,三是對烹飪方式有講究,對雞的品質要求高。這也使清遠雞不僅在眾多土雞之中脫穎而出,更位列三大名雞之首,其優秀的肉質口感與多樣的烹飪手法,成為了老廣的吃雞首選。深究其中原因,可歸納為三方面:
清遠雞:清爽韌香兼而有之
相對于其他土雞,清遠雞的雞皮薄,皮下脂肪少,口感清爽不肥膩。因在山坡地形散養而運動充足,表皮滑嫩爽脆、肉質緊實韌香,雞味濃郁回味無窮;而三黃雞煮后肉質偏松軟;杏花雞皮下和肌間脂肪分布均勻,更為油光閃亮。
在喜愛清淡少油、卻又摯愛濃郁雞味的廣東,清遠雞獨具特色的清爽與韌香使人食后仍覺喉腔甘潤,自然備受喜愛。
清遠雞:營養豐富食補佳品
清遠雞飼養條件優質,主要以山林散養為主,以自然覓食結合糧食喂養相結合的方式,同時因其生長速度較慢,養殖時間需達到130天以上才可出欄,廣東知名品牌天農集團旗下鳳中皇清遠雞甚至需達到160天以上的養殖標準才可出欄。由于獨特的生長環境、養殖方式與長天齡的養殖時間,清遠麻雞肉質沉淀了更為豐富的營養——
據擁有全國唯一清遠麻雞原種保種場的天農集團資料顯示,其出品的鳳中皇清遠雞蛋白質含量17.6g/100g;硒含量為18.9μg/100g~23.8μg/100g;維生素E含量1.11mg α-TE/100g~1.76mg α-TE/100g;牛磺酸含量80mg/100g~115mg/100g。其中,蛋白質是維持組織細胞生長、更新和修補的重要成分,硒是健康元素生命的大管家,具有助力防癌抗氧化、去除體內重金屬等功能,同時與維生素E這種抗氧化劑進行協同搭配,有助于增強機體活力。
相對于普通的白羽雞和黃羽雞而言,清遠雞所含營養物質更為豐富,是公認的食補優質食材,同時規模化養殖生產具有更加明確清晰的營養物質量化數值,值得消費者的信賴。
清遠雞:文武烹制不受限制
清遠麻雞品質特優,用途廣泛,烹飪不受單一限制,被名廚稱為“文武雞”。無論蒸、燜、燉、炒、烤,均可成為上肴佳品。
白切雞是最傳統、最考驗食材品質、發揮其原汁原味的做法,而使用清遠雞制成的白切雞,能夠在細嚼慢咽中,品味清遠雞嫩滑鮮甜的原汁原味。
此外,以清遠雞為食材制作的名菜“清平雞”素有“廣州第一雞”之稱,以多種藥材、香料特制的白鹵水,代替清湯浸雞;用陳年雞湯代替冷水浸雞,讓雞肉在過冷時不斷吸收原雞湯,以保持雞的鮮味、原味。
著名的“洲心吊燒雞”也以清遠雞為主料,以鹽水腌制兩小時后用古法磚窯炭燒,經燒制后,出爐的燒雞色澤金黃、酥香骨脆,輕輕一撕,整只雞便可骨肉分離,這道美食也有“清遠名片”之稱。
認可清遠雞的不僅是食客老饕們。2010年,“清遠雞”更成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被列入《中國家禽品種志》,成為27個優質地方品種之一;2020年,廣東省清遠市清遠雞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被認定為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可以說,清遠雞備受喜愛、聲名遠播。
消費者熱情搶購清遠雞
目前,清遠雞年出欄量達到1億只,年產值超過50億元。在眾多土雞產品中,清遠雞已以“佼佼者”的姿態,贏得了市場與消費者的青睞。
在2019年,清遠雞更是走出國門,獲得巴拿馬春晚世界博覽會金獎。相信未來在中國之外,還會有更多消費者愛上清遠雞,使中國廣東清遠雞進軍世界美食之巔。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熱資訊!大部地區將出現大范圍雨雪、大風、2023-01-11
- 環球快報:券商員工違規炒股 監管出手清理2023-01-11
- 【環球報資訊】2022年新能源車滲透率翻番 2023-01-11
- 政策利好頻發 房企流動性緊張趨緩2023-01-11
- 每日看點!明星私募展望2023年投資:一個值2023-01-11
- 【當前熱聞】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1月11日2023-01-11
- 環球即時:艾隆科技:1月10日獲融資買入27.2023-01-11
- 全球今日訊!青云科技:1月10日融券賣出金2023-01-11
- 西力科技:1月10日獲融資買入29.88萬元2023-01-11
- 空客2022年共交付661架民用飛機2023-01-11
- 寶馬去年在華純電動車銷量增長91.6%2023-01-11
- 【環球速看料】中科軟董事長左春: 穩健“2023-01-11
- 要聞:傳藝科技:已向兩輪車和儲能客戶送出2023-01-11
- 天天熱議:華龍證券IPO獲受理2023-01-11
- 要聞速遞:平安i貸貸款逾期21年多久上征信2023-01-11
- 捷報!中國長城擎天EF860雙路服務器成功斬2023-01-10
- 從香氣重新定義云南茶飲的代表作——麒麟大2023-01-10
- 微動態丨盛迅達擬出售對華立科技全部持股 2023-01-10
- 北水動向|北水成交凈賣出0.06億 內資無懼2023-01-10
- 環球新動態:田野股份:目前與匯源無合作,2023-01-10
- 新城發展:新城控股2022年累計合同銷售金額2023-01-10
- 城投“驚雷”:誰為托底者托底?2023-01-10
- 天天微資訊!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2022年各車2023-01-10
- 百度李彥宏:自動駕駛率先進入商用的很可能2023-01-10
- 當前資訊!百度李彥宏:交通網絡智能化改造2023-01-10
- 杭州市委書記劉捷調研螞蟻集團等企業2023-01-10
- 焦點觀察: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特斯拉降價2023-01-10
- 南充冬菜(宜賓芽菜配燃面味道一絕!本溪豆2023-01-10
- 北京天寧寺(天寧寺橋下空間提升利用試點探2023-01-10
- 【環球新視野】公司前線|嶺南股份新增“數2023-01-10
精彩推薦
- 熱資訊!大部地區將出現大范圍雨雪、大...
- 要聞速遞:平安i貸貸款逾期21年多久上征...
- 北水動向|北水成交凈賣出0.06億 內資無...
- 城投“驚雷”:誰為托底者托底?
- 世界今熱點:豪宅市場冰火兩重天,透露一...
- 天天百事通!華潤置地獲授35億港元定期...
- 上市房企重組首單細節曝光 陸家嘴三年...
- 今亮點!新城控股:2022年商業運營收入10...
- 招商蛇口開年“動刀”,重倉城市重新布陣
- 天天最新:吉大正元: 招商證券股份有限...
- 【天天新要聞】禹洲集團2022年銷售額356...
- 央行:2022年住戶貸款增加3.83萬億元
- 天天觀焦點:遠洋集團2022年協議銷售額1...
- 前沿熱點:央行:引導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
- 全球快看點丨強冷空氣來襲!多地氣溫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