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聚焦 > 正文

大宗師文化解析①天地人同釀融通表達中國哲學思想高度

2022-07-11 12:49:42來源:榕城網

中國文化璀璨星河,孔子、老子、莊子等哲學大家閃耀著矚目光芒。仁與義、道法自然、逍遙世外……穿越時光,照耀時代,影響未來。中國哲學親自然、講感性、重思辨,與一同生長的“酒文明”共同出彩表達。

在中國酒中可以品出生活的辯證思維與歷史的真味,也會得到永恒的哲學啟示。一款酒融合中國哲學思想精髓會呈現怎樣的精彩,將為我們帶來怎樣的味覺體驗和展現博大深遠的精神世界?

百家爭鳴下的哲學思潮

在浩瀚中國史上,值得銘記的高光時刻,思想和文化發展盛況空前,當屬春秋戰國。道家、墨家、儒家、法家、兵家……諸子百家爭鳴,可謂群星閃爍,對后世人們的思想及民族圖騰有著極其深遠的重大影響。

各大思想流派著書講學、互相論戰,以致學術繁榮。其中儒家代表孔子,道家代表老子、莊子,更是描繪了春秋戰國學術思想的璀璨畫卷。他們的思想或相互滲透,或相互獨立。

家喻戶曉的圣人孔子,是“萬世師表”,也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創立儒家學派,首創私人講學,倡導“仁義禮智信”,以“仁”和“禮”為思想核心,主張“為政以德”,即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同時,“老莊”(老子、莊子的尊稱)之學也是流芳百世的經典。作為道家學派創始人、道教始祖,老子的思想核心是“無為”和“道”,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講究物極必反、性命雙修、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理論。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認為,道作為天地萬物存在的本原,締造成就了天地萬物,并非有意而為,而是無意為之,人要順其自然,這才是真正遵循了道的本性。

作為老子理論的繼承者和發展者,莊子的思想核心是“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質區別,幻想一種安時處順,逍遙自得的生活狀態,尋求在矛盾中獲得內心的寧謐。所以他齊死生、得喪、小大、多少、貴賤、是非,乘道德而浮游,泯然無累。

有研究學者認為,莊子雖是老子思想的傳承者,但思想不同于諸子,甚至不同于老子,他有自己獨到的社會觀、人生觀。莊子崇尚自由,洞悉易理,他的“逍遙法外”之說塑造了一種“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與灑脫,于今人有慰藉之效。

富有哲學魅力的中國酒

在中國傳統哲學中,酒始終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除了令人著迷的品質風味,酒的精神價值也耐人尋味,成為中國文化與歷史中最富有藝術光彩和最具有哲學魅力的一頁。在一盞酒中,生活的辯證法、歷史的真味、永恒的哲學啟示都被一一呈現。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哲學上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觀念深入人心,中國白酒尤其講究生態釀造哲學理念。天人共釀、尊重自然、順天應時,被白酒行業奉為圭臬,代代傳承。

自古以來,中國文化崇尚自然。作為中國哲學的源頭,《老子》認為:“天乃道,道乃久。”而酒,就是表達人與“天”的情感相通的重要媒介,是催動人的靈感與激情、激發人的意志與力量、喚醒人的精神與潛質的天作之物。

更值得注意的是,酒,形似“水”,性似“火”,形雖柔,性卻烈,暗藏哲學里“水與火”的陰陽理念與辯證法則。飲酒,不僅令人產生“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的神仙感覺,更在于它是人類回歸自然、親近自然,追求天人交感、精神會通的哲學境界的文化行為。

可以看到,“酒”以辯證的方式不斷演繹著自身的故事,尤其是在哲學的層面上,為古今的人們提供了許多可資借鑒的思想范例,表現著宇宙的生命法則,亦柔亦剛、亦陰亦陽、一張一弛、一樂一傷。

相傳在孔子周游列國,宣傳克己復禮四處碰壁之時,與老子共飲??鬃右蛔砣辗叫?,醒后的第一句話就是:“太清酒,美哉,唯酒無量,不及亂。”老子告誡他:“飲酒要量力而行,做到不沉、不淫、不湎、不酗,微醺可矣,這樣才能得到飲酒真趣”。

莊子夢蝶,完全忘我。酒的醉和醒,與莊子講的夢和覺相似。一個人只有把自我忘卻,才能與對象融合為一,從而舒適自由。莊子的思想世界里,有著酒與醉意,有著夢與夢境,它綻出生存的開放性與天地的敞開性。

孔、老、莊三人思想,各有千秋。所謂“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孔子是入世救世,老子是出世救世,而刻意的入世和出世,都不能做到返璞歸真。唯有莊子才是真正的“逍遙”。

 莊子哲學五大思想

莊子是最高歷史上一位曠世大家,他以精神的自由沖破物質的羈絆,用萬物平等張揚和諧共生,憑浪漫的文字影響后世文學藝術,借詼諧的寓言照亮歷史的深空。他的作品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他閃耀著熠熠光輝的5大思想33篇作品,并未因時間的滾滾車輪而蒙塵,反而因歲月的沉淀更加耀眼奪目。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先秦諸子研究中心主任方勇所著《莊子》一書,深入解讀了莊子的5大思想33篇巨著(533文化),為我們更好地認識莊子讀懂莊子打開了一扇智慧大門。

宇宙觀: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統一

莊子說:“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庚桑楚》)可以看出,莊子認為“宇宙”的概念是無始無終、無邊無垠的,莊子將其歸結為“道”。正由于“道”是生養天地萬物的根源,且無處不在,故人與天地萬物從根本上同根同源且地位平等,因此莊子說:“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肯定天地萬物與人是統一體,密不可分的,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成為了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精神。

認識論:靜虛忘我,突破感官局限

在認識論方面,莊子很清楚地意識到了人類認識領域內的一些矛盾,這些矛盾來源于人類認識的種種局限——感官經驗的局限,個人思維的局限,時間、空間的局限等等,這些局限使得人類在認識上很難達到完全的統一,而往往表現出某種相對性。這種相對性常常是令人困惑和不安的,因此人們一直在尋找超越這種相對性的絕對的“真知”。

可是在莊子看來,由于認識有局限而被認識的對象無限,人類獲得“真知”顯然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正如他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養生主》)

當然,并非人人都能成為“真人”,掌握“真知”,但人們可以努力超越自身狹隘的認識,擴大自身的認識能力與范疇?!肚锼菲?,莊子借北海若之口對河伯說:“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可見,“可與語大理”的前提是走出陜小的認識范圍,以獲得更豐富的感官經驗。當獲得足夠豐富的感官經驗時,則可能將這些感官經驗上升到新的層次,從而得到新的更高層次的知識。

莊子不僅肯定了“真知”的存在,而且肯定了“真知”是可以“聞”,可以“體”,可以“守”的。而如何“聞道”“體道”“守道”,莊子則提出了“以明”“見獨”“坐忘”的方法。所謂“以明”實際上就是消除是非偏見,“見獨”就是超脫時間與死生的束縛,“坐忘”則是精神上一片渾沌的無待狀態。

人生觀: 超然世外,逍遙自適

莊子的人生觀首先立足于解決人的人生困境,企圖為人類尋找一個擺脫現時社會困境及最終生命困境的途徑。因此,莊子一方面要求鄙棄人間的世俗道德、功名利祿,以達到遠禍全身、逍遙自適的境界;另一方面要求齊同死生,不悅生亦不惡死,從而超越死生,獲得真正的自由和解脫。

莊子認為,要實現最大的精神自由,首先要認識到人同自然界其他事物一樣,都須經歷由生至死的過程,《大宗師》篇中說:“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既然“死生命也”,那么面對生死最好的態度就是“安之若命”,因為“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大宗師》),自然賦予人形體,就是要讓人生時勤勞,老時安逸,死時休息,這是一個自然而必然的過程,所以應當“善吾生”亦“善吾死”,將生死都看成一件美事。如果連生死都可“安之若命”,那么世俗的情感則更可以一種平靜的態度去面對。

《德充符》篇中惠子與莊子爭辯“人故無情”的問題,惠子認為人無情便不可稱為人,而莊子則認為包括“好惡”在內的各種情感都會傷身,人一旦被生死、好惡等等束縛,便會累如倒懸,相反,如果能齊同生死,忘卻情感,便能不為外物所傷,得以“懸解”。

但人總是要生活在某個特定的歷史與社會之中的,因此更現實的問題還在于如何避免外物對于本性的摧殘,莊子由此提出了“避世”和“游世”的辦法。“避世”是比較極端的作法,主張遁于山林,隱于世外;而“游世”的前提是虛己、無為,除此之外,還應學會順應現實和躲避矛盾,與外界達成形式上的妥協,以做到“不失己”。

政治觀: 人人平等,無為而治

莊子的政治觀直接來源于對所處時代的體驗。他所生活的戰國中晚期,戰爭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痛苦,權術也將人們的精神推向了險惡境地。他認為當時所存在的政治制度、道德法度是完全多馀的,如果硬要以道德法度來約束、欺騙百姓,則必然造成嚴重的后果,因為天地萬物的發展都應循其自然之道,人與社會也應如此,所以莊子提出了廢棄君臣之分、復歸原始的無君返樸思想,并為人們勾畫了一個無等級君臣的理想社會。

莊子眼中的理想社會有其鮮明的特點,一方面要求返回原始的素樸狀態,使人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另一方面要求去除等級制度,廢除仁義道德,消除欲望機心,使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

美學文藝觀:法天貴真,天然本純

莊子的美學觀直接來源于他的哲學觀,因此他眼中的美是與“道”合一的境界美。人一旦做到“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天下》),就能從天地萬物中體驗到一種人與自然合一的愉悅感,這在莊子看來才是美的極致。因此,莊子的美學觀從一開始就有兩個指向,一個指向外部形體的自然之美,另一個指向內部的無為素樸之美。

莊子認為,“天地有大美”的原因在于它能順應大道,自然無為。因此在他看來美的本質也在于此,保持自身天然本性的事物就是美的。莊子也將這種最自然素樸、不加雕琢虛飾的美稱為“真”。這種“法天貴真”的美學觀點不僅表現在反對人工雕琢、追求事物天然本真,而且表現在推崇純真率性、自由不羈的人格上。同時也認為虛靜恬淡、素樸無為的精神美遠遠超越于形體之美。在其33篇巨著中,創造了一大批形極殘、德極全之人。

莊子的美學觀又極大地影響了他的文藝觀。由于認為“美”在于“真”,在于自然無為,因此文藝創作應當以還原本真為目的,在自然無為的態度下進行,這就要求摒棄一切功利目的,使得文藝創作成為一種自然而然、合乎本性的行為。

同時,由于莊子認為最高層次的美是超越形體之外的精神美,所以表現美的文藝創作也應該基于一種內在的精神體驗,只有忘卻外物,與天地精神往來,做到與“道”相通時才能創作出好的藝術作品。列御寇射箭的技藝雖高,一旦“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便發揮不出來了,就是由于還未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田子方》)。

同時,他認為藝術創作只可能建立在大量現實經驗的基礎之上,如《達生》篇中的承蜩老人,其高超的承蜩技藝是經過“累丸二而不墜”“累三而不墜”“累五而不墜”這幾個艱苦的訓練過程才達到的。

但莊子雖肯定高超的技巧要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然而又主張在獲得技巧之后最終要將技巧忘卻,如工倕之所以能成為巧匠是因為他不但不依據規矩,也不受心思的指使,完全憑手指自然而然地進行創造(《達生》)。同時,莊子并不主張進行人為的藝術創造,在他看來,藝術創造是內在精神體驗的外在表現,一定要進行藝術創造的話也應該是“意在筆先”,達到精神與外物合而為一的狀態。

總言之,莊子的思想已經不再局限于任何知識體系和意識形態的范圍內,他的哲學是一種生命的哲學,他的思考也具有終極的意義。莊子的思想與理論、文學作品、藝術風格等,對后世的文學、宗教學、養生學、煉丹術(古化學)、傳統戲曲(如莊周夢蝶)等影響巨大。被后人譽為“才華橫溢、言辭之美、飄逸灑脫”者莫過于莊周。

莊子不僅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同時也是中國酒文化的哲學鼻祖。對于中國酒文化來說,重要的是莊子提倡的“真性情”和“逍遙游”兩重境界。“真性情”即破除假我,回歸真我,超脫功利;“逍遙游”即萬物為一,齊同生死,精神遼闊。而飲酒要追求的也正是這兩重境界。

傳統文化要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對于酒業而言亦如是。大道思想與自然釀造美酒同生同源。

大宗師:大道至簡,美好之選

優選全國重點城市開啟招募落地合伙人

大師加持企業標準匠造品質醬香新高度

權威媒體傳播矩陣賦能品牌營銷全國化

(葉歌觀酒)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8899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毛片100免费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3p| 免费的成人a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成人免费夜片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淫片在线费观看| 成人国产mv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成人凹凸短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网址|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成人中文精品3d动漫在线|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最新毛片基地| 综合558欧美成人永久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欧美成人午夜做受视频| 免看**毛片一片成人不卡| 成人口工漫画网站免费|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成人看片黄a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成人亚洲成人影院|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俄罗斯一级成人毛片|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免费播放| 成人口工漫画网站免费|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成人影院wwwwwwww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