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發致新IPO:不是“現金奶牛”卻被當做提款機 連環資本運作為規避分拆上市
出品:上市公司研究院
2022年12月30日,深交所發布了修訂的《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新增幾項創業板定位的量化指標,同時增加了限制在創業板上市的幾類行業。該規定在發布之日立即實施,且2020年6月的舊規同時廢止。
新增的量化指標主要包括營收增速、研發費用金額及增速。我們對創業板在審的338家(截至1月16日,不含已終止及已發行項目,下同)擬IPO企業進行復核,發現有43家企業不滿足新修訂的量化指標。
(資料圖片)
需要指出的是,剩余295家企業并不一定符合創業板定位,因其還需要滿足“三創四新”的定性指標。
在43家不符合創業板定位量化指標的企業中, 28家公司研發費用不達標,其中包括唯一一家營收過百億元的公司——建發致新。
公司淪為大股東“提款機”?
招股書顯示,建發致新前身為致新有限,成立于2010年。公司成立以來,控股股東和實控人頻繁更換,至少更換了5位控股股東。
2019年12月,建發醫療收購建發致新51.02%股權,斥資8.3億元。截至目前,建發醫療仍持有建發致新51.02%的股份,為控股股東。
值得關注的是,建發醫療與A股上市公司建發股份(600153)都為建發集團旗下的控股公司。
但頗為神奇的是,建發醫療在成為控股股東后不久,建發致新2021年4月便收購了建發股份持有的維爾醫療100%的股權,交易對價高達3.45億元。
資料顯示,德爾醫療主要從事醫療器械分銷業務,主要經營體外診斷試劑和普通外科耗材產品。而建發致新主要從事醫療器械直銷及分銷業務,并為終端醫院提供醫用耗材集約化運營(SPD)等服務,兩者的結合具備相關性。同時,收購也可以為建發致新IPO掃清同業競爭這一審核障礙。
建發醫療先收購建發致新51%股權,建發致新再收購建發股份旗下的德爾醫療,先后兩次向廈門國資委申報審批,兩次評估、盡調,耗費的時間、金錢要比一次性收購多。
但令人不解的是,建發集團完全可以通過建發股份收購建發致新51%股權一次性完成,省時省力省錢還減少同業競爭,為何還要通過建發醫療這一主體完成連環資本運作?
答案或在于“A拆A”上市有著嚴格的限制。2019年6月建發醫療計劃收購建發致新時,“A拆A”實際上并沒有配套規則。按照最新規則,果是建發股份收購建發致新51%的股權,那么建發致新3年內不得獨立IPO。換言之,如果建發股份收購建發致新51%股權,最早在2022年12月啟動IPO,到正式發行股票至少再需要兩三年時間。
無論建發致新的直接控股股東是誰,其先后被買來買去再IPO,會被外界質疑是資本運作的工具。尤其是建發致新在IPO前夕還收購了維爾醫療100%的股權,被外界質疑為“買業績”沖刺IPO。
2022年上半年,建發致新歸母凈利潤為0.73億元,而維爾醫療便貢獻了0.34億元,占比近五成。
建發致新“工具人”的質疑還體現在其自身的微弱利潤(或現金流)被無情拿走。
2019-2021年、2022年上半年,建發致新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7億元、1.6億元、1.67億元和0.73億元。2020年,公司凈利潤大降30%,可公司卻分走0.97億元,占一半以上。
來源:招股書
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在公司凈利潤沒有恢復到2019年水平的情況下,建發致新仍進行了巨額分紅,分紅總額同樣超過了凈利潤的一半。
值得關注的是,建發致新資產負債率一直居高不下,2019-2021年、2022年上半年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8.7%、82.43%、86.94%、87.59%,一路攀高。但在負債率逼近90%的情況下,建發致新為何還要大額分紅,進而間接提升負債率?
有意思的是,建發致新2019年沒有分紅,在建發醫療入主后的所有會計年度,公司都進行了巨額分紅。按照持股比例算,建發醫療合計拿走約1.16億元。
在建發醫療入主建發致新后,后者凈利潤整體上大幅降低,負債率急劇攀高,可高比例分紅卻從未缺席。有投資者認為,建發醫療不僅把建發致新當做資本運作的工具,還當做“提款機”,盡管建發致新并不是“現金奶牛”。
2019-2021年、2022年上半年,建發致新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分別為4.03億元、-0.01億元、-7.33億元、-5.22億元。加上畸高的負債率及有息負債,建發致新非但不是“現金奶牛”,還是“資本漏斗”。
正如上文所述,建發致新在建發醫療成為控股股東后,公司多項主要財務指標皆惡化,可公司卻在資金“捉襟見肘”的情況下,為股東們高比例分紅。
百億營收并非研發驅動 核心技術人員僅1人
近日,深交所創業板定位新規的出臺,給了連環資本運作的建發致新一記重拳。
2019-2021年、2022年上半年,建發致新研發費用金額(與研發投入金額一致)分別為354.14萬元、270.35萬元、479.15萬元和308.85萬元,占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0.05%、0.03%、0.05%、0.06% 。
建發致新2021年的研發費用沒有超過1000萬元,合計也沒有超過5000萬元,因此未達標。當然,公司2022年可以將研發費用增至1000萬元以上,這樣也滿足了三年復合增長率超15%的要求。但研發費用的突然增加,會令人質疑突擊美化指標,況且公司本就不是靠研發驅動的。
招股書顯示,建發致新是一家為醫療器械流通商,同行可比公司包括國藥控股、上海醫藥(601607)、華潤醫藥、九州通(600998)、嘉事堂(002462)等。
研究認為,醫療器械流通商最主要的驅動力來自市場渠道、資金等,研發并不是主要因素。
公司不僅研發費用低,研發費用率更是低到“沒朋友”。建發致新2021年的營收都超過了100億元,但研發費用不到500萬元,研發費用率不足0.05%。
顯示,在所有排隊的創業板IPO企業中,2019-2021年研發費用率皆低于萬分之六的企業僅建發致新一家(研發費用為0的不計入)。
建發致新的研發人數也體現了其對研發的需要程度。2022年上半年末,公司研發人員有43人,占員工總數的3.66%。其中核心技術人員僅吳莎莉一人。
營收過百億可研發費用卻不足500萬元,員工超千人可核心技術人員就1人的建發致新,創新成色可見一斑。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2月7日2023-02-07
- 全球最資訊丨萬家基金將成中泰證券控股子公2023-02-07
- 出境團隊游試點恢復 上市公司推多樣化產品2023-02-07
- 全球觀天下!無業務收入未開展合作 多家公2023-02-07
- 每日看點!假冒上市公司事件頻出 眾籌集資2023-02-07
- 天天通訊!皇氏集團加速跨界押寶鈣鈦礦電池2023-02-07
- 環球視訊!別知己簡譜歌譜完整版_別知己簡2023-02-07
- 【環球財經】英國央行官員釋放利率上升言論2023-02-07
- 環球短訊!揚州金泉:提供更多可能性 為全2023-02-07
- 全球微資訊!巴比食品“炒股”致凈利降近三2023-02-07
- 坤泰股份: 聚焦汽車內飾件 提升行業優勢2023-02-07
- 稅務部門曝光一批涉稅案件2023-02-07
- 【天天聚看點】三步清蒸鱸魚2023-02-07
- 當前視點!云海金屬獲30家機構調研:青陽項2023-02-06
- 每日熱點:建業地產1月物業合同銷售額28.712023-02-06
- 中原建業1月在管項目合約銷售13.67億元,同2023-02-06
- 2023年安徽省將新增城市“口袋公園”200個2023-02-06
- 江山歐派及江山轉債被評級機構列入關注2023-02-06
- 焦點簡訊:網傳“禁酒令”引白酒股下跌 白2023-02-06
- 觀察:【財經分析】北向流入放緩是“意料之2023-02-06
- 機器人:公司半導體裝備業務擴展速度明顯2023-02-06
- 南京舉辦2023年首場土地招商推介活動2023-02-06
- 當前快看:綠城中國:1月總合同銷售金額約132023-02-06
- 魅族20系列已經入網,新機將搭載UWB功能2023-02-06
- 每日速訊:2022年科創板IPO終止40家 因財2023-02-06
- 法拉第未來達成1.35億美元融資 FF 91 Fu2023-02-06
- 家庭性教育從父母自我學習提升起步2023-02-06
- 焦點快播:東北證券遭證監會立案,涉嫌保薦2023-02-06
- 世界快資訊:雷聲滾滾!5家A股公司接連被立2023-02-06
- 環球頭條:融創中國:1月合同銷售額約72.3億元2023-02-06
精彩推薦
- 環球視訊!別知己簡譜歌譜完整版_別知己...
- 稅務部門曝光一批涉稅案件
- 【天天聚看點】三步清蒸鱸魚
- 每日熱點:建業地產1月物業合同銷售額28...
- 中原建業1月在管項目合約銷售13.67億元,...
- 2023年安徽省將新增城市“口袋公園”200個
- 南京舉辦2023年首場土地招商推介活動
- 當前快看:綠城中國:1月總合同銷售金額...
- 家庭性教育從父母自我學習提升起步
- 環球頭條:融創中國:1月合同銷售額約72.3億元
- 世界微速訊:保利發展擬23億打包轉讓12...
- 環球時訊:大唐集團終止出售廈門盛善領...
- 刷牙時刷舌苔好不好用_刷牙時刷舌苔好不好
- 保利置業:1月合同銷售額約49億元,同比增105%
- 當前頭條:中國海外發展:1月合約物業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