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維股份被國資接盤后“喜摘帽” 這3大變化能否令業績開懷
“維維豆奶、歡樂開懷!”,曾遭大規模違規占用資金而“戴帽”的維維股份(600300),近日亦迎來令人開懷的好消息。
維維股份日前發布公告顯示,鑒于公司各項財務狀況恢復正常、相關風險異常情況已消除,公司自4月12日起正式撤銷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從“ST維維”變更為“維維股份”。與此同時,國資入主、管理層換血、主業重振計劃,維維股份的諸多變化似乎也讓不少投資者看到未來。
變化1:曾被違規占用資金超27億,今成功“摘帽”
維維股份被ST的前情需追溯到兩年前的一紙“自曝”。
2020年3月,維維股份在回復上交所針對公司購買關聯方房產相關事項的問詢函時,自曝曾在2019年遭原控股股東、時任第二大股東維維集團應急性短期違規占用資金累計9.44億元;5月,證監會對維維股份立案調查,2017至2019年期間,維維集團累計違規占用金額超27.53億元;7月,江蘇監管局決定對維維股份、維維集團及相關責任人員分別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不等罰款。2021年4月27日起,由于維維股份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且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公司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成功“摘帽”等同時,維維股份披露,截止2020年12月31日,維維集團已全額清償以前年度發生的資金占用本金。截止2021年4月22日,維維集團已清償了資金占用形成的利息,公司違規擔保已全部解除。維維股份表示,公司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部門要求,并結合本公司實際,完善內控制度,優化內控體系,強化內控管理,建立起防范占用資金、違規擔保的長效機制。2021年度,公司內部控制缺陷整改完成,內控有效運行。
變化2:國資接手結束“無主”狀態,高管大換血
從“戴帽”到“摘帽”不到一年時間,維維股份內部已天翻地覆。
距離維維股份被ST不到3個月之際,2021年7月,有著國資背景的徐州市新盛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盛集團”)出手了。據維維股份彼時公告,新盛集團合計斥資9.19億元獲得維維集團所持上市公司2.16億股股份,從而成為控股股東,徐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則成為實際控制人,結束公司長達兩年的“無主”狀態。
其實,早在2019年8月,新盛集團已經成為維維股份的第一大股東。當時,維維集團向新盛集團轉讓其所持有的維維股份2.84億股股份,從而退居至第二大股東,維維股份同時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狀態。而后的大規模違規占用資金事件,無疑加劇了維維集團“出局”。
如今,新盛集團持股比例累計達到29.90%,同時陸續派出“自己人”入駐。2021年12月,維維股份創始人崔桂亮以及多名高管同日宣布離職,公司最新管理層名單中,董事長任冬,董事時博、郭敏,監事馬翔均有著少則5年、多達10年的新盛集團任職經歷。
變化3:糧食初加工成為主營收業務,奶茶店拓至16家
盡管維維股份稱經營狀況不會因股票“摘帽”而發生重大變化,但獲得國資加持后,其經營能否迎來拐點仍備受關注。
回溯過去,維維股份并不專注,曾插足乳業、白酒、房地產、煤炭、醫藥等領域,但大多因為缺乏經驗而導致經營不善,最終只能匆匆轉賣甩手。這也致使業績增長乏力,營收下滑、扣非凈利潤更是2017至2019年連續虧損。
2021年報為新盛集團入主后的首份財報。公告顯示,維維股份實現營業收入45.68億元,同比減少4.81%;實現凈利潤2.23億元,同比減少48.75%。
圖源:上市公司公告
分產品看,固態沖調飲料(豆奶粉、豆漿粉等)營業收入占比37%,動植物蛋白液體飲料(牛奶、谷動等)占比10%,糧食初加工產品占比47%,茶類、儲運及其他產品占比均在1%上下。相較2020年而言,糧食初加工產品營收占比進一步提升。
圖源:上市公司公告
茶業務相關方面,維維股份曾在2021年10月跨界新式茶飲,首店落地于江蘇南京,彼時其提出的萬店目標卻被解讀為“華而不實”。盡管遭唱衰,但截至4月20日,據窄門餐眼,維維奶茶店門店數量已經達到16家,好評率接近82%。至于該部分經營數據是否在財報中體現,筆者致電維維股份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未能給出確切答復。
曾經的“豆奶大王”,如今卻靠糧食初加工產品來貢獻收入。2015年,維維股份啟動糧食初加工業務,當年僅實現營業收入3.3億元,6年來業務規模迅速擴大。在此基礎上,維維股份提出“產業雙百億帶動千億級產業集群”發展戰略,即將徐州地方經濟發展與企業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爭取糧食和食品飲料產業雙雙過百億,通過政府主導,維維帶動,在徐州打造出一個千億級糧油食品產業集群。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借助國資力量是維維股份提振公司經營能力的穩妥手段,比如“新盛集團可以將更多的國資控股產業裝進維維股份”等。維維豆奶同樣稱已具備國資控股企業的優勢,“國資控股后,公司更具政策優勢、資金優勢、資源優勢”。
維維股份指出,成為國資控股企業是公司“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轉折”。那么,低迷已久的業績是否同樣會實現新的突破?值得后續關注。
關鍵詞: 維維股份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維維股份被國資接盤后“喜摘帽” 這3大變2022-04-21
- 邁威生物首秀年報虧損擴大 IPO募35億海通2022-04-21
- 會稽山再度漲停,四日斬獲三板累計漲近40%2022-04-21
- 億田智能獲153家機構調研:公司的主營業務2022-04-21
- 出欄一頭生豬虧損327元!市場仍處于周期筑2022-04-21
- 【異動股】保險板塊下挫,中國太保(601601.2022-04-21
- 君實生物(01877.HK):鄒建軍獲任副總經理兼2022-04-21
- 天業節水(00840.HK)首三月凈虧損擴大至人民2022-04-21
- 直擊業績會|保利發展劉平:預計全年市場規模2022-04-21
- 片仔癀牌雪肌無瑕潤白雪融霜,讓你今夏逆襲2022-04-21
- “三桶油”會師A股 中海油漲幅超30%2022-04-21
- 賽生藥業(6600.HK)漲超4%報8.42港元 總市2022-04-21
- 中電信服務收入按年增長重新加快至9.9% 中2022-04-21
- 君實生物H股漲3.8%報52.25港元 A股漲超6%2022-04-21
- 中國鐵塔(0788.HK)公布今年首季業績 按年2022-04-21
- 恒指跌幅擴大至1% 美團(3690.HK)盤中跳水2022-04-21
- 光伏股震蕩走低 粵海飼料、京糧控股跌超9%2022-04-21
- 天風證券:人民幣匯率可能出現關鍵走貶2022-04-21
- 山東煙臺實現“清零”,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2022-04-21
- 國家衛健委:20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830例,2022-04-21
- 江西省一季度地方生產總值7320.5億元,同比2022-04-21
- 天風證券:人民幣匯率可能出現關鍵走貶2022-04-21
- 美聯儲“褐皮書”顯示美就業市場緊俏、通脹2022-04-21
- 泰和科技(300801.SZ)逆勢漲4.39%報21.4元 2022-04-21
- 佳兆業健康(0876.HK)盤中持續拉升一度暴漲12022-04-21
- 香港銀行股普漲 大新國際銀行、東亞銀行跟2022-04-21
- 同心抗疫共渡時艱,信也科技守“滬”在行動2022-04-21
- 靈活繳費、周全保障等設計使得福壽年年專屬2022-04-21
- 總市值突破10萬億!300位資本圈精英共聚廣2021-09-26
- 高科技藥膳加工企業,福建伊家伊湯制品有限2022-04-21
精彩推薦
- 【異動股】保險板塊下挫,中國太保(6016...
- 君實生物(01877.HK):鄒建軍獲任副總經...
- 天業節水(00840.HK)首三月凈虧損擴大至...
- 直擊業績會|保利發展劉平:預計全年市場...
- 天風證券:人民幣匯率可能出現關鍵走貶
- 山東煙臺實現“清零”,在院新冠病毒感...
- 國家衛健委:20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830...
- 江西省一季度地方生產總值7320.5億元,...
- 天風證券:人民幣匯率可能出現關鍵走貶
- 美聯儲“褐皮書”顯示美就業市場緊俏、...
- 【異動股】寧組合板塊拉升,石頭科技(68...
- 【異動股】毛發醫療板塊拉升,朗姿股份(...
- 【異動股】賽馬概念板塊下挫,棲霞建設(...
- 【異動股】化肥行業板塊拉升,六國化工(...
- 【異動股】水產養殖板塊下挫,粵海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