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業務成深信服2021年營收增長引擎 底層技術構建競爭優勢
4月19日晚,深信服(300454)(300454,SZ)發布了2021年財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約68.05億元,同比增長24.67%。
其中,云計算及IT基礎設施業務成為了深信服去年的營收增長引擎,實現營收約23.79億元,同比增長49.53%,占公司整體收入的比重由2020年同期的29.15%上升到了34.97%。
深信服云業務副總裁李新表示,過去10年整個IT領域最大的一個背景就是傳統數據中心云化,而未來10年IT領域最大的趨勢或許就是用戶逐步向數字化轉型。
根據國際知名IT咨詢公司Gartner預測,到2025年,全球企業傳統數據中心關閉率將達到90%,企業云技術使用率將達到100%。
李新稱,在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深信服將憑借在超融合、桌面云、私有云、混合云、軟件定義存儲和安全等層面的競爭優勢,聚焦中等規模客戶市場,希望能在它們的IT基礎設施乃至未來的數字化進程中占領一席之地。
研發等投入加大
迎戰略轉型陣痛期
如今,深信服正處于業務“云化+服務化”轉型的關鍵階段。
什么是“云化+服務化”?對深信服來說,就是將所有的產品能力部署在云端,以訂閱的方式為客戶提供服務,這包括基礎設施即服務的托管云、安全即服務的SASE架構的Sangfor Access、桌面即服務的DaaS和安全運維管理即服務的MSS等方案。
深信服的轉型,瞄準的是“云化+服務化”趨勢背后的巨大市場空間。以安全即服務的SASE為例,根據國際知名IT咨詢公司Gartner預測,2024年全球SASE總收入將會達到110億美元,而當前總收入規模僅為19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高達42%。
再比如桌面即服務DaaS,Gartner預測2022年全球DaaS市場容量將達到26.67億美元。
盡管市場前景廣闊,但轉型期間也會面臨陣痛。深信服財報顯示,2021年深信服實現凈利潤2.73億元,同比下滑66.29%。凈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轉型期間,公司各項投入進一步擴大。
去年,深信服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20.88億元,同比增長38.34%,高于營收增速。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例也提升到了30.68%,較2020年同期提升了3個百分點。
深信服表示,公司近幾年在云計算和IT基礎設施領域的研發投入增長非常快,這是影響公司整體利潤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何持續加碼研發領域?深信服稱,由于公司業務堅定地向云轉型,堅定地看好新型IT基礎設施賽道,所以在研發投入方面不遺余力。
據了解,深信服在研發層面強調“面向未來做投入”。除了繼續向已經形成規模的超融合和桌面云業務投入以進一步構筑競爭力外,云業務的主要研發方向還包括托管云、軟件定義存儲、邊緣計算等。
深信服表示,為了提升云業務的后端能力,公司投入了大量的研發人員去研究開發存儲組件和產品,持續改進托管云的基礎架構、運維和SRE。與此同時,公司也投入了兩百多人去做下一代超融合,構筑公司擁抱云原生時代的底層技術架構。
云市場回歸本質
深信服“磨煉內功”
近年來,企業“上云”已成為大勢所趨。李新認為,國內市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很多客戶已經開始回歸本質,慢慢知道做云是為了讓IT去匹配業務的發展,降本增效。
“這兩年,我們觀察到行業用戶對超融合的接受度明顯增加,甚至很多行業頭部客戶也開始考慮使用超融合、虛擬化這種軟件定義的架構,而不是一上來就考慮一個類似于大型OpenStack很重的云架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驅動力。”李新說。
而在私有云、超融合產品上,李新認為深信服有產品成熟度和核心底層技術等競爭優勢。
“我們是從2013年左右推出私有云、超融合產品的,至今快10個年頭,可以說是國內極成熟的超融合產品之一。目前我們為客戶組建了超過11000個超融合集群,大量的用戶使用場景促進了我們的產品變得更加穩定、成熟,這是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先優勢。”李新說。
與此同時,從2020年開始,深信服的私有云、超融合發展路線還開始“磨煉內功”,力求把底層架構做好、做穩定、做安全、做開放。
“我們穩扎穩打練好‘內功’,走‘做中國的Vmware’的產品和技術路線,同時通過提供更豐富的功能來吸引客戶選擇我們的云產品。這是我們在產品側去應對競爭對手的主要思路。”李新說。
這個戰略,也影響了公司在研發層面的投入。據了解,近幾年公司通過社招引入了大量的業界技術大咖來補充底層的技術能力。2021年,深信服研發人員增長至3550人,同比增長17.63%,博士團隊已超過70人。
戰略也使得深信服的超融合產品具備了較強的競爭優勢。2019年,深信服入圍了Gartner全球超融合基礎設施魔力象限,并在2020年和2021年繼續上榜Gartner全球超融合基礎設施軟件魔力象限,是目前中國唯一全棧自研入圍的服務商。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關鍵詞: 競爭優勢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云業務成深信服2021年營收增長引擎 底層技2022-04-21
- 華脈科技努力開拓電商市場2022-04-21
- 持續優化能源產業結構 寧波能源2021年營收2022-04-21
- 迎智慧礦山業務風口 科達自控2021年扣非凈2022-04-21
- 百合股份2021年營收凈利增超10% 堅持自主2022-04-21
- 強瑞技術:積極布局新能源賽道 被機構看好2022-04-21
- 銀川:首套結清再次申請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2022-04-21
- 縱深磷酸鐵鋰全產業鏈 金浦鈦業新能源戰略2022-04-21
- 中國海油高開高走,盤中快速拉升達44%漲停2022-04-21
- 金浦鈦業牽手翔龍控股 布局磷礦資源上下游2022-04-21
- 杭州康恩貝鋁碳酸鎂咀嚼片通過一致性評價2022-04-21
- 正強股份2021年營收增長26% 各區域、各市2022-04-21
- 廣東清遠、韶關、河源、梅州、云浮部分銀行2022-04-21
- 欣旺達:已調整售價 漲價幅度參考行業龍頭2022-04-21
- 萬達商管:近期將重新提交招股書2022-04-21
- 【權益變動】景聯集團(01751.HK)獲China N2022-04-21
- 遠洋集團發行2億美元綠色債券 票面利率3.8%2022-04-21
- 【盈警】辰林教育(01593.HK)料中期虧損介乎2022-04-21
- 愛慕先生男士家居服,睡眠居家“面面俱到”2022-04-21
- 選擇旗幟奶粉,助力寶寶走好成長每一步2022-04-21
- 新蛋助力跨境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化解畢業生2022-04-21
- 恩捷股份一季度營收25.92億元 同比增長79.62%2022-04-21
- 熊貓乳品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 凈利2022-04-21
- 紫光國微2021年凈利潤19.54億元 同比增長142%2022-04-21
- 平安私人銀行推出“懂”投資的家族信托,為2022-04-21
- 預計俄羅斯2022年的通脹率將加速到23.7% 2022-04-21
- 上海:社區疫情擴散得到有效遏制,兩區首日2022-04-21
- 產業規模破萬億元,工業互聯網發展提速2022-04-21
- “三農”穩產保供增收全面發力2022-04-21
- 上海市國資委發布通知要求監管企業全力做好2022-04-21
精彩推薦
- 銀川:首套結清再次申請公積金貸款,最低...
- 廣東清遠、韶關、河源、梅州、云浮部分...
- 萬達商管:近期將重新提交招股書
- 【權益變動】景聯集團(01751.HK)獲China...
- 遠洋集團發行2億美元綠色債券 票面利率3.8%
- 【盈警】辰林教育(01593.HK)料中期虧損...
- 上海:社區疫情擴散得到有效遏制,兩區...
- 產業規模破萬億元,工業互聯網發展提速
- “三農”穩產保供增收全面發力
- 上海市國資委發布通知要求監管企業全力...
- 濟南萊蕪社區篩查發現5例陽性人員,全區...
- 報告:今年3月外貿出口穩中有增,中小微...
- 上海國資委:企業復工復產復市要實現達...
- 美國石油出口飆升,上周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 博鰲亞洲論壇預測:2022年亞洲經濟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