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用改革破解難題,靠創新贏得先機 北元集團2021年經營業績創歷史最好
高質量發展,是追求,是方向,更是標準。2021年,北元集團(601568)(601568.SH)在高質量發展領航坐標的引領下,緊盯“雙碳”目標,聚焦聚力重點工作,勇挑重擔,主動加壓,用改革破解難題,靠創新贏得先機,公司安全形勢和經營業績創歷史最好,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了新步伐,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4月19日晚,北元集團披露2021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1.54億元,同比增長33.49%;實現歸母凈利潤18.5億元,同比增長9.87%;實現扣非凈利潤18.36億元,同比增長10.5%;基本每股收益0.51元。
此外,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5元(含稅),擬合計派發現金紅利12.64億元(含稅),占公司2021年度歸母凈利潤的比例為68.30%。同時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以資本公積金轉增1股,共計轉增3.61萬股。
據了解,北元集團主要從事聚氯乙烯、燒堿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主營產品包括聚氯乙烯和燒堿等,業務范圍涵蓋發電、電石生產、原鹽開采、離子膜燒堿制備、乙炔法聚氯乙烯制備等環節。具有110萬噸/年聚氯乙烯,在國內生產企業中排名第三;8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在全國燒堿產能排名第五;4×125MW和2×25MW發電、220萬噸/年新型干法工業廢渣水泥、50萬噸/年電石的生產能力。
一直以來,北元集團依托榆林地區豐富的煤炭和原鹽資源優勢,致力于一體化經營,以自備電廠為紐帶,建設了以PVC產品為核心的“煤—電—電石—氯堿化工(600618)—工業廢渣綜合利用生產水泥”的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鏈,有效降低了廢棄物排放,資源在生產全過程得到高效利用,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
近幾年,我國氯堿行業由高速發展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生產規模穩居全球首位,行業布局日趨合理,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安全管理和環保水平不斷提高,行業的整體盈利水平明顯提升,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成為行業重要的發展方向。截至2021年底,我國聚氯乙烯生產企業為71家,總產能2,712.50萬噸,主要分布在22個省市、自治區及直轄市。燒堿企業數量保持158家,燒堿總產能4,507.50萬噸,主要集中在華北、西北和華東三個地區。目前,國內聚氯乙烯和燒堿的總產能約分別占全球總產能45%左右。
2021年,北元集團在“雙碳”目標對化工產業的約束和要求下,在氯堿行業良好的發展態勢下,緊扣打造現代一流化工企業的戰略目標,強黨建、保安全、穩增長、促改革、抓創新、謀轉型,不斷提高公司發展質量,超額完成了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報告期內,北元集團生產聚氯乙烯128.99萬噸,營收104.16億元,較上年增長34.1%,完成年度計劃的103.19%;生產燒堿86.72萬噸,營收16.41億元,較上年增長28.12%,完成年度計劃的103.24%;生產水泥230.72萬噸,營收6.4億元,較上年增長18.83%,完成年度計劃的115.36%。
值得一提的是,北元集團堅持將科技創新作為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瞄準先進、做精做專,著力打造科技創新協調發展的新格局。2021年,北元集團積極布局高端化產品,新研發了5種特種樹脂,樹脂序列產品達到33種,共形成了53種特色產品序列體系,不斷填補國內市場空白,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報告期末,共擁有研發人員350人,占公司總人數比例達8.68%。不斷加大研發力度,研發投入也較上年增加20.78%,達到7910.45萬元。
報告期內,北元集團加快了新產品、新技術研發、新工藝引進,共實施45項科技創新項目,加速公司轉型升級。自主研發了煙氣與燒堿制備碳酸鈉生產技術;加速研發平臺建設;加快了電石法聚氯乙烯無汞化進程,開展了2種超低汞觸媒應用研究,累計運行時間達到6,500小時,轉化率在98%以上;開展了3種無汞催化劑的應用研究,其中金基無汞催化劑累計運行18,000小時。依托這些項目,科技成果不斷落地,技術優勢逐漸凸顯。在2021年發表論文189篇,獲授專利62項,截至2021年底,累計擁有授權專利366項。
當前,我國氯堿行業發展進入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的重要窗口期,企業發展也將緊密圍繞高質量發展而調整,國內局部地區或個別企業因缺乏競爭力和資源掌控力、資產重組等原因仍存在停車頻繁或長期停車現象,未來尤其在電石資源緊張成為常態的背景下,無原料供應基地的電石法PVC企業轉變耗氯產品結構、退出或部分退出PVC產能的情況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北元集團表示,2022年,北元集團將圍繞“16333”戰略目標,把握新機遇,拓展新空間,打造新優勢,銳意進取、勇毅前行,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在陜煤集團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征程中建功立業,貢獻北元力量。
未來,公司將始終圍繞“‘雙碳’目標,做精主業,進軍新能源,堅持綠色低碳高質量、多元融合”發展思路,優化升級存量,穩步拓展增量。開拓風光新能源產業,把“新能源+儲能+二氧化碳消減+化工+氫能”作為轉型升級新路徑,抓核心技術攻關、抓科技成果轉化、抓募投項目建設,全力構建全流程智能制造、綠色低碳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經營業績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年報]用改革破解難題,靠創新贏得先機 北2022-04-19
- 陽光電源2021年凈利同比下滑19% 儲能業務2022-04-19
- 曙光股份:高管發生人事變動2022-04-19
- 股價暴跌 連花清瘟功效引爭議 以嶺藥業千2022-04-19
- 萬通液壓:建設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目2022-04-19
- 海大集團擬向實控人定增募資不超15億元2022-04-19
- 萬里揚2021年實現營收54.75億元2022-04-19
- 【公司前線】中交地產出資1.5億元人民幣成2022-04-19
- 【公司前線】金地集團成立新全資子公司 注2022-04-19
- 【公司前線】恒輝安防出資1.5億元人民幣成2022-04-19
- ST中昌:高管發生人事變動2022-04-19
- [公司]資產整合成效顯著 四川九洲2021年歸2022-04-19
- 東方鋯業擬向控股股東龍佰集團等定增股票募2022-04-19
- 輕紡城:馬曉峰上任董事會秘書2022-04-19
- 風范股份:顧佳羽上任副總經理2022-04-19
- 大悅城地產前3月合同銷售總金額約69.6億元2022-04-19
- 物流受阻導致深圳商家電風扇滯銷 “淘小二2022-04-19
- 喜臨門2021年報:營收77.72億,自主品牌持2022-04-19
- 江淮汽車踐行新發展理念,夯實核心實力為新2022-04-19
- 投資者棄購、券商含淚包銷……新股破發重壓2022-04-19
- 新智認知:歸母凈利潤大幅扭虧,經營質量顯2022-04-19
- 三全食品去年凈利潤下滑近17% 員工薪酬減2022-04-19
- TCL科技:擬與協鑫集團等120億元投建光伏多2022-04-19
- 梅安森:今年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55.25% 202022-04-19
- 珍寶島:兩方面布局配方顆粒銷售 已搭建完2022-04-19
- 縱橫股份: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授予價2022-04-19
- 剝離影視業務業績大振 喜臨門2021年度凈利2022-04-19
- 天龍股份: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占比很小2022-04-19
- 新疆火炬2021年業績增長約38% 積極實施多2022-04-19
- 廈門銀行2021年營收同比降4.32%,恒大子公2022-04-19
精彩推薦
- 大悅城地產前3月合同銷售總金額約69.6億元
- 易居企業控股:于2022年到期的7.625%優先...
- 江蘇常熟人才購房新政:首套自住商品住宅...
- 工信部:按“一企一策”“一園一策”組...
- 萬達申請注冊多個“萬茶”商標
- 全國高速公路共關閉收費站116個,比4月1...
- 北京二中院、北京金融法院凍結泛海控股...
- 陽光城:未能按期足額償付"21陽光城MTN00...
- 4次暴雷欠債56億 這家潮商總部不保?|財訊60秒
- 傳銷女王的地產生意|財訊60秒
- 京東方精電(00710.HK):鐘啟昌獲任首席...
- 碧桂園創投退出蒙娜麗莎
- 稻草熊娛樂(02125.HK):劉帆獲任非執行董事
- 李寧(02331.HK)首季同店銷售按年錄得20%...
- 河北唐山實行臨時性封控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