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盾光電:凈利潤同比增長23.16%,需求擴張帶動主業實現全面成長
3月21日晚間,藍盾光電(300862)(300862.SZ)披露2021年年度報告,據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8.67億元,同比增長21.26%;歸母凈利潤1.60億元,同比增長23.16%;扣非歸母凈利潤1.20億元,同比增長19.08%,公司年度業績實現全面提升。同時,藍盾光電公告以實施利潤分配的股權登記日當天的總股本為基數,向股權登記日在冊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00元(含稅)。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從長期發展來看,隨著十四五計劃的實施,公司主營的環境監測、智能交通等領域正陸續進入高速成長軌道,而隨著下游市場的需求擴張,公司主業規模的成長將有望迎來持續表現。
各項主營實現多點開花
環境監測及交通等領域的需求預期明確
藍盾光電的主要業務為高端分析測量儀器制造、軟件開發、系統集成及工程、運維服務、數據服務和軍工雷達部件的生產,下游應用領域主要包括環境監測、交通管理、氣象觀測和軍工雷達等。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在環境監測領域實現營收5.40億元,交通管理領域實現營收2.15億元,氣象觀測領域實現營收0.31億元,軍工雷達部件實現營收0.80億元,在下游需求提升的推動下,公司經營能力持續增強,各領域營收規模均呈現正向增長。以經營數據分析來看,在體量方面,環境監測領域無疑是目前公司的絕對主營,領域營收占比超過公司總收入的60%;而在成長性表現方面,企業在交通管理領域的收入較去年提升99.07%,同期增幅在各領域中居于首位。
營收規模和成長性的保持主要與公司緊抓行業機會有關。據年報顯示,在環境監測領域,藍盾光電通過緊抓國家關于細顆粒物與臭氧的協同管控、揮發性有機物以及碳中和、碳達峰等監測需求,在組分網建設和VOCs監測方面獲取了優勢區域的多個大項目。與此同時,公司以最高中標金額獲取國家總站運維項目,使其環境監測領域在“國家隊”的地位穩步提升,市場影響力得到有效擴大。而在交通管理領域,隨著智慧交通、智慧城市、“雪亮工程”建設等政策規劃的實施,新的市場需求不斷涌現,行業規模正持續擴大,而公司在系統集成及方案設計的優勢使其具有著強大的橫向業務拓展能力,其一定程度推動了公司業務的高速成長。
以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未來環境監測、交通等行業均存在明確的需求增量。一方面,隨著“十四五”建設的推進,各項環境監測和治理政策相繼出臺和實施,環境監測市場正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行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而另一方面,根據公安部交管局印發《公安交通管理科技發展規劃(2021-2023年)》,自2021年開始到2023年,50%地市、80%縣市將建設使用全省統一的專網集成指揮平臺,其亦將為行業帶來新的業務增量。據此判斷,目前公司下游領域尚處于成長周期,而這也將為藍盾光電的長期發展帶來受益。
研發成果取得持續進展
未來發展及產業延伸值得關注
除了經營領域取得的良好表現,公司在產品研發領域亦取得了多項成果。
據公告顯示,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報告期內,藍盾光電采取了一系列創新措施,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制定和實施,持續加強研究開發投入、創新能力建設、人才集聚和培養,緊緊依靠產學研合作,突破關鍵技術、完善系統工程方法,建立了產學研創新平臺和機制環境,形成了持續創新發展的內在動力。
而在科研項目方面,公司成功獲批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痕量氣體的衛星超光譜遙感關鍵技術與數據應用》項目獲得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三波長四通道氣溶膠激光雷達”獲批認定為安徽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大氣臭氧探測激光雷達”獲批認定為安徽工業精品,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認知度均得到提升。
據年報顯示,2021年藍盾光電研發費用共計4176.62萬元,較去年同比增長0.24%,較前年同比增長21.01%。據悉,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擁有有效專利228項、軟件著作權300項。通過持續的研發和長期的領域深耕,公司目前已成為行業中少數具備較強儀器自主創新和研發、系統軟件開發、系統集成、運維和數據服務能力的行業分析測量儀器的企業,并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同時公司也被評為國家創新型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研發與技術能力受到了高度認可。
公司方面表示,未來藍盾光電將持續加大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完善公司核心技術研發體系,以“系統化、智能化、精密化”為方向,確保公司技術始終走在行業前列,其一定程度保障了公司在行業內的競爭力。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據年報披露,未來公司還將拓展相關技術在食品、藥品監測領域的應用,進一步延伸公司產品及服務的應用領域。預計,隨著產品應用領域的持續擴張,公司未來的成長空間或將有望進一步打開。
關鍵詞: 同比增長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藍盾光電:凈利潤同比增長23.16%,需求擴張2022-03-23
- 恒生科技指數漲2.1%:蔚來開漲超12%,嗶哩2022-03-23
- 新希望旗下華融化學成功登陸創業板 華泰聯2022-03-23
- 赴港二次上市能救騰訊音樂嗎?2022-03-23
- 贛鋒鋰業董秘回復:阿根廷Cauchari-Olaroz2022-03-23
- 港股異動 | 亞盛醫藥-B(6855.HK)漲6.09%2022-03-23
- 地一線|杭州虎年首批集中供地推60宗地,溢價2022-03-23
- 哈爾濱擬廢止區域性房地產限售政策2022-03-23
-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00902.HK)跌4.45%報3.652022-03-23
- 安踏(2020.HK)首兩個月銷售趨勢強勁 今年2022-03-23
- 受隔夜美股新能源車大漲帶動 蔚來-SW漲6.52022-03-23
- 加科思(1167.HK)漲7.45%報7.21港元 總市值56億港元2022-03-23
- 福萊特玻璃(6865.HK)2021年凈利潤按年增長32022-03-23
- 海天國際(1882.HK)盤中漲7.44%報20.5港元 2022-03-23
- 亞盛醫藥-B(6855.HK)漲6.09%報17.78港元 2022-03-23
- 數字貨幣板塊走低 中藥股拉升2022-03-23
- 中升控股(0881.HK)漲4.66%現報56.15港元 2022-03-23
- 甬金股份(603995.SH)現漲5.75%報54.99元 2022-03-23
- 香港中華煤氣(0003.HK)續跌逾4% 兩日累計2022-03-23
- 聯想控股(3396.HK)延續反彈行情 總市值重2022-03-23
- 敏實集團逆市大跌13.53% 報18.72港元2022-03-23
- 平安好醫生(1833.HK)漲5.48%報22.15港元 2022-03-23
- 歐陸通(300870.SZ)漲8.22%報53.19元 總市值54億元2022-03-23
- 特高壓概念股拉升 港股汽車股拉升2022-03-23
- 東岳集團(0189.HK)漲12.35%報10.92港元 總2022-03-23
- 通達股份(002560.SZ)股價繼續走強 現報5.92022-03-23
- 歌禮制藥-B(1672.HK)漲近9%報5.31港元 總2022-03-23
- 寶尊電商-SW(09991.HK)漲超10%報20.5港元 2022-03-23
- 先聲藥業(2096.HK)漲5.51%報10.72港元 總2022-03-23
- 微盟(2013.HK)漲超6%現報4.83港元 暫成交82022-03-23
精彩推薦
- 恒生科技指數漲2.1%:蔚來開漲超12%,嗶...
- 赴港二次上市能救騰訊音樂嗎?
- 港股異動 | 亞盛醫藥-B(6855.HK)漲6.0...
- 地一線|杭州虎年首批集中供地推60宗地,...
- 哈爾濱擬廢止區域性房地產限售政策
- 發改委:探索在氫能應用規模較大的地區...
- 交通運輸部:各地要指導經營者及時向社...
- 韓國2021年對外直接投資增32.8%,創53年來新高
- 廣東:爭取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出臺金融支...
- 【異動股】醫藥商業板塊下挫,重藥控股(...
- 世紀金花: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 預期202...
- 小米公布百億港元股份回購 早盤漲幅超7%
- 諾誠健華-B(09969.HK)更換公司秘書、授...
- 【異動股】CRO板塊拉升,和元生物(68823...
- 碧桂園董事、監事、高管擬再回購不超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