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華友鈷業、青山控股三巨頭合謀干大事
權威、深度、實用的財經資訊都在這里
原材料鋰、鎳、鈷持續緊張,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壓力不小,連巨頭也坐不住了。
3月21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三大巨頭——大眾汽車、華友鈷業(603799)、青山控股簽署兩份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以確保原材料供應,實現透明、可持續的供應鏈,同時加強在包含前驅體、正極材料等全產業鏈的技術創新協同。
大眾汽車方面表示,此次合作將有助于實現大眾汽車電池成本降低30%-50%的長期目標。
三大巨頭謀求戰略合作
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三大巨頭——華友鈷業、大眾汽車、青山控股走到了一起。
3月21日晚間,華友鈷業發布公告稱,華友鈷業與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大眾汽車(中國)”)和青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青山控股”)就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分別達成戰略合作意向,擬共同布局印尼鎳鈷資源開發,以及鎳鈷硫酸鹽精煉、前驅體加工和正極材料生產等動力電池正極材料一體化業務。
華友鈷業表示,此舉旨在進一步強化動力電池原料供應保障,加強包含前驅體、正極材料等全產業鏈的技術創新協同,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鋰電材料一體化制造平臺。
具體來看,合作分為兩大部分。
其一,華友鈷業與大眾汽車(中國)和青山控股組建上游合資公司。
各方一致同意,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和資源,共同投資,在印度尼西亞布局鎳鈷資源開發業務,打造世界競爭力的新能源動力電池鎳鈷原料制造體系,建設世界先進的動力電池原料制造基地,實現透明、可持續的供應鏈。合資公司規劃建設規模為年產約120,000噸鎳金屬量和約15,000噸鈷金屬量的產品,可滿足約 160GWh電池所需的鎳鈷原料供應。
其二,華友鈷業與大眾汽車(中國)組建下游合資公司。
大眾汽車(中國)或其指定關聯公司、華友鈷業或其指定子公司擬在中國廣西等地依照中國法律成立一家或多家用于投資建設新能源鋰電正極材料一體化項目的合資經營企業,從事鎳鈷硫酸鹽精煉、三元前驅體以及三元正極材料生產制造等業務。雙方將加強前驅體、正極材料等全產業鏈的技術創新協同,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鋰電材料一體化制造平臺。
青山控股:與倫鎳事件不搭界
青山控股最近正處于風口浪尖,陷入倫鎳事件風波中。
青山控股方面相關人士通過媒體表示,本次合作是各方此前就在商談的項目,與倫鎳事件無關。
資料顯示,青山控股2020年的不銹鋼粗鋼產量達1080萬噸,產能超過1000萬噸,約占中國市場供應量的35.8%,占全球產量的21%。2021年,青山控股營收超3500億元,利潤達數百億。作為實控人的項光達則在《2021胡潤全球富豪榜》上以215億元的資產,穩坐溫州首富位置。
3月15日,青山控股發布聲明稱,青山集團已經與由期貨銀行債權人組成的銀團達成了一項靜默協議。在靜默期內,青山和銀團將積極協商落實備用、有擔保的流動性授信,主要用于青山的鎳持倉保證金及結算需求。在靜默期內,各參團期貨銀行同意不對青山的持倉進行平倉,或對已有持倉要求增加保證金。作為協議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山集團應隨著異常市場條件的消除,以合理有序的方式減少其現有持倉。
倫鎳事件發生后,華友鈷業股價一度大跌。
就此,華友鈷業此前公告回應稱,近期鎳期貨市場出現超異常波動,截止目前公司尚未出現被強制平倉的情況,風險可控。華友鈷業同時表示,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在印度尼西亞布局的紅土鎳礦濕法冶煉粗制氫氧化鎳鈷項目、紅土鎳礦火法冶煉高冰鎳項目等鎳鈷資源開發項目均正常推進,其中子公司華越鎳鈷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鎳金屬量紅土鎳礦濕法冶煉項目已順利投料試產。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巨頭抱團
有行業人士認為,動力電池原材料緊缺、價格高位運行正在成為常態化。供應鏈危機持續發酵,倒逼主機廠掀起動力電池供應鏈維穩“保衛戰”。
一方面,隨著新能源產業發展,鋰電池需求激增。GGII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25%以上,預計帶動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達到1550GWh,同時儲能市場拐點也將加速到來,預計2025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將達到416GWh。
但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原材料價格水漲船高。近期,國內電解鈷現貨均價報57.05萬元/噸,較2021年初漲27.55萬元/噸,漲幅達93.39%。此外,LME鎳價格近期異常波動。
財報顯示,2021年,盡管整體銷量同比下降6.3%至860萬輛,但大眾汽車集團銷售收入增長12%,達2502億歐元。2021年,大眾在全球共交付純電動車45.29 萬輛,實現近翻倍增長。其中,中國市場純電車型銷量增長為2020年的4倍,至約9.3萬輛。
此前,大眾預計到2030年,全球售出的汽車中有二分之一將是純電動汽車。按此推算,屆時其全球電動汽車銷量至少將達到500萬輛;而在中國市場,大眾計劃到2025年向中國消費者交付約150萬輛新能源汽車。
大眾表示,此次合作將有助于實現大眾汽車集團電池成本降低30%-50%的長期目標,同時通過技術協同不斷提升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等關鍵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的戰略發布會上,大眾宣布與國軒高科(002074)進一步深化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已達成《關于電池戰略合作關系的諒解備忘錄》。
編輯:全澤源 校對:馮雯君
圖編:尤霏霏 制作:單凌鶴
責編:張曉光 郭晨希 監制:浦泓毅
簽發:潘林青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大眾汽車、華友鈷業、青山控股三巨頭合謀干2022-03-22
- 逾百家藥企業績快報亮相 智飛生物百億凈利2022-03-22
- 風電行業打響“資金戰”,明陽智能20億定增2022-03-22
- 生活服務收入翻番,新希望服務CEO稱將持續2022-03-22
- 騰訊音樂尋求在港交所二次上市2022-03-22
- 3月LPR報價出爐:1年期和5年期均維持不變2022-03-22
- 百億級私募重倉股浮出水面2022-03-22
- “發債式”回購頻現 多家公司加碼提振投資2022-03-22
- 美國經濟距離衰退還有多遠?大摩模型最新預2022-03-22
- 海洋王:李文兵離任副總裁2022-03-22
- 科融環境:高管發生人事變動2022-03-22
- 多氟多今年計劃新建 3.5萬噸六氟磷酸鋰產能2022-03-22
- 未名醫藥因“不接電話”遭投訴收關注函2022-03-22
- 救援!飛機殘骸已發現,醫學專家啟程!東航2022-03-22
- Mysteel晚餐:鋼鐵重大問題座談會召開,162022-03-21
- 蘇州高新:尚未開展醫療器械相關業務 沒有2022-03-21
- 多家鋼廠2021年凈利創新高 “減量提質”趨2022-03-21
- 鼎龍文化確有1位員工在東航失事客機上,是2022-03-21
- 浙能電力:高管發生人事變動2022-03-21
- 人民同泰:高管發生人事變動2022-03-21
- 中國平安:東航事件后已啟動重大突發事件應2022-03-21
- 國光股份擬2.7億獲取鶴壁全豐51%股權2022-03-21
- 全國股轉公司、北京證券交易所與北京市平谷2022-03-21
- 北交所上市公司、新三板掛牌公司2021年年報2022-03-21
- 藍黛科技:2021年凈利同比增長3944% 擬10派0.5元2022-03-21
- 鍶鹽產品價格大幅上漲 金瑞礦業2021年凈利2022-03-21
- 大地熊: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1.542022-03-21
- 何氏眼科3月22日深交所上市儀式2022-03-21
- 哈焊華通3月22日深交所上市儀式2022-03-21
- 龍光“19龍控01”展期方案獲得通過 債券規2022-03-21
精彩推薦
- 生活服務收入翻番,新希望服務CEO稱將持...
- 騰訊音樂尋求在港交所二次上市
- 3月LPR報價出爐:1年期和5年期均維持不變
- 美國經濟距離衰退還有多遠?大摩模型最...
- Mysteel晚餐:鋼鐵重大問題座談會召開,...
- 龍光“19龍控01”展期方案獲得通過 債...
- 榮安地產:近期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
- 招商蛇口:2021年實現簽約銷售面積1464.4...
- 融創服務:預計2021年度歸母凈利潤增長超100%
- 當代置業:重組支持協議費用最后時限已延...
- 財報解讀 | 年報收入破億,醫療器械利...
- 截至2月底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9...
- 朗詩綠色生活:2021年收入增加22.7% 毛...
- 東方航空H股下跌6.46%
- 港股市場全線調整:科技指數收跌1.53% ...